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5 00:03:29| 人氣1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升學之道之我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升學之道
大學多元入學第一年,號稱聯考廢除,但仍保留75﹪名額做小聯考之用,可見教改畏首畏尾毫無自信可言,但總算踏出一小步,可惜開走第一步,走的琅琅瑲瑲搖搖欲墜,每天都有人在媒體吐苦水,果然其中缺點一一浮現,。畫虎畫皮難畫骨,把外國方式移植國內,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走了獅子卻來隻老虎。學生所承受的壓力、痛苦,所花費金錢、精力、更甚於往年之聯考,如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毛病一蘿筐,終究會走上絕路的。包括學生、家長,學校、開始懷念過去的聯考,當初教改的初衷是讓學生減少升學壓力,教學社區化,縮短城鄉差距。這一切目標顯然並未因實施多元入學而有所改變,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已到非改弦易轍的地步。對於聯考與多元入學的缺點不再贅述。本人四十年前第一次初中聯考所鉻下的傷痕至今猶未撫平,其後對升學制度變成我出國時最感興趣的問題,最近報上對多元升學撻伐者多,卻鮮見提建言者,本人經多年比較各國升學方式優缺點,特在此建議一種新的升學方式,以達到目前教改所不能改之問題。
對於聯考最為人所垢病者,就是一試定江山,內含不少運氣成份,有人平時名列前茅,只因聯考當天緊張壓力,或身體不適,三年成績毀於一旦這公平嗎?不論聯考、多元入學一致的目標還是往明星學校擠,這樣對改善城鄉差距亳無助益,學生所承受壓力並無差別。為了減輕學生壓力,壓力不要集中在點,像聯考或學力測驗決定前途的做法,只是把一點分為兩三點,對疏解壓力幫助不大,應該將壓力全面平均分散到學習期間,就如李遠哲博士所言,務必將在學成績納入計算。本人建議從高ニ起,按月累積課業成績,公怖全校排名,將來以排名決定升學志願,志願共分四十二等級,以OP1至OP42區分,OP就是整體表現(OVER ALL PERFORMANCE)高三約在四月中舉行全國大會考,在學成績x80﹪+會考成績x20﹪=個人成績,會考成績以學校為單位而非以個人為單位,比如建中總平均90分中山85分義民高中65分,教育部以此成績據以分配OP比例額給各校,比如建中得OP1 3﹪OP3 5﹪OP7 10﹪、、、義中得OP2 2﹪OP15 12﹪OP39 5﹪、、、等等如此再計算出建中OP1 30人OP3 50人OP7 100人,再按在學個人成績分配OP級數給學生,會考計算學校團體成績,不會因個人會考當天出狀況而影嚮太多總平均成績,平時在校排名成績幾乎就決定你升學成績,因為會考採團體成績,這樣資優班放牛班,大家成了命運共同體,因為放棄放牛班,等於拖跨資優班,大家就會互相扶持努力向學,大家也不必往明星學校擠,只要在學校名列前茅,機會都是均等的,
甚至基於政策考量,調整名額比例,在鄉下第十名的學生,可能比建中第五十名還有利,想想看如果鄉下學校第十名的OP等於建中第五十名的OP,就有許多人願意留在小廟當大和尚,總比到大廟做個沒沒無名的小和尚好吧!這樣學校社區化,城鄉差距也會縮短,對於一些弱勢學生如殘障生、原住民、僑生、受災生,等個別情況而應訂特別OP進級條款。特殊專長學生,如參加全國比賽或國際賽者,因為他們長期努力而犧牲課業應按比賽成績給予OP進級,以做為獎勵,這樣各種專材,如美術生、音樂生、舞蹈生、體育資優生、都可以得到獎勵而達到人盡其材之目的,而不限於資優生、書呆子オ能進好學校,接著把全國各校招生名額不分大學、學院、專校各系所集中列表,並按往年成績提供參考OP級數。各人憑自己的OP級數參考往年各科系OP級數,填三個志願,第一為夢想理想志願,比自己OP高的級數,第二為口袋現實志願,按自已OP級數應有之志願,第三為漏網保險志願。升學率達百分之百,人盡其材人人有書唸,不必再多元、多金、多簡章、多煩惱、多緊張,畢竟這是個多元社會,行行都能出狀元,能為學子多設想才是好的升學制度。

台長: 阿夏
人氣(1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我的人生! |
此分類下一篇:黑海竽之迷戀!22
此分類上一篇:黑海竽之迷戀!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