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有個電視節目
一堆老外主持人帶大家在上海市區到處亂跑的
因為迎接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
所以從各個層面去探索上海的各個環節
從公共廁所的數量、整潔
到個人的英文能力、餐廳的英文菜單、交通等等的
是個有意思的節目
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台灣
先不管我們有沒有機會承辦這樣大型世界性的活動
我們先來檢視台灣的內部條件
在這大環境已經動盪不安的國際局勢中
找回台灣核心價值競爭力
首先 國家大門 中正國際機場
講到這我就覺得很丟臉
因為這樣重要的第一印象
中正機場雖然開了二期航廈但是慘不忍賭的醜
怎麼讓人相信台灣現在不停的喊著設計設計設計呢
叫我也不相信
尺寸上我相信大園機場一定有空間在視覺上創造很亮眼的視覺尺寸
中正機場的二期航廈相對來講顯的小了很多
對國際活動來講能夠容納足夠的吞吐量嗎??我很懷疑
當初的政府實在很沒有遠見又亂花錢的造了這個不稱頭的機場
全世界各個國家城市無不在設計上創新
因為對國際觀光客來講這唯一就是第一印象的建立
曼谷新機場相信去過的人一定對它讚歎不已
上海機場第一航廈已經大的不像話了
今年才啟用的第二新航廈尺寸更是大的驚人
乾淨明亮科技化的設計
我相信對第一次到上海的觀光客來講絕對有好印象
在中國這段時間裡
不要講上海或是北京
北京新機場聽說大的也很離譜加上新穎的設計風格
不過因為我還沒去見識過所以不能做評論
但我去過的武漢機場、山東青島、山東煙台、山東濟南
浙江溫州、哈爾濱機場
這些三四線等級的城市光是機場的尺寸規模,設計,整潔
所有都比中正機場好的太多太多了
另外機場到台北市區桃園市區的交通我也認為一蹋糊塗
機場捷運說了這麼多年了還是一個屁都沒見到
巴士站的標誌也不是這樣的明顯
計程車我相信對外國觀光客來講價格有點高
我記得上次回家的時候
從中正機場坐計程車回中壢家
聽到跳表跳的不像話滴 滴 滴的聲音
不停往上跳的數字心都在滴血了
不用一小時的車程最後居然是950元
連我娘都覺得怎麼會貴成這樣
這只是普通計程車耶!!!!
只是好笑的是聽司機抱怨台灣已經很久沒有觀光客了
我只能心裡表示同情
舉例好了通常我從上海做特殊計程車也只要人民幣130~250元
相當於台幣的585~1125的台幣
不塞車的話大概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舒服乾淨的車子
司機也會在機場出口等到你為止哪怕飛機誤點他照樣等阿等的
機場巴士路線多又便宜一趟車可能只要人民幣18~20元
相當於台幣81~90元的超優惠價格任你選擇
路線標示中英文服務也非常清楚
酒店
台灣的酒店數量及服務
夠不夠一個大型的國際活動入住的人潮
房間數量、服務品質、設施等等硬體軟體構不夠應付
這因為我拿不出數據所以很難回答
可是我相信是很不夠的
只是政府能夠配合著全球化的宣傳策略
讓活動結束後能保持一定數量的觀光人潮
才能讓業主有信心去投資一份長遠的事業
這點我想台灣有的是很好的服務品質經驗
酒店經營管理的軟體都很到位
所以我想台灣還有一些些進步的空間在
餐廳
就拿上海跟台北相比較的話
上海的餐廳數量跟種類多的太多了
選擇的機會多也大
你想的到的各國美食、酒類、酒吧、咖啡廳等等選擇一堆子講不完
上海有很多提供遊客或是居住在這的外籍人士的刊物
裡頭的內容包羅萬象,這個部份我想台灣是輸了很多很多
你可以在這麼多的刊物裡找到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所有資訊
全都是中英文版本一應俱全
也因為很多的外籍人士到訪上海在這麼多年的文化交流下
很多餐廳的服務品質也不斷的再提升
有一些些的餐廳服務員都有一點點英文基礎
這在上海是很必要的
除非你吃的是路邊小餐廳或是本地菜家常菜之類的
不然很多的餐廳一定會備有中、英文菜單搭配圖片
這是我最喜歡的
因為我很不會在餐廳點菜就算是中文字我也很難點菜
可是看到照片我就可以點菜了
這也是我比較笨又好笑的地方
我記得以前的台北我最愛的就是很多很有個性的咖啡館或是小酒吧
並不讓國際咖啡連鎖店專美
我喜歡這些小咖啡廳還有小酒吧的特色跟服務給人很溫暖的感覺
這就是台北的文化值得推廣的部份
可是當我來到上海之後最缺少的就是這類的咖啡館
但是在酒吧及餐廳的選擇上
上海真的贏過台灣很多很多
環境、空間的設計、餐點內容、餐具、服務
你可以不停的看到國際化的大格局設計概念
設計在這邊真的是發揮的很極致
很多東西你真的會感慨台灣的退步
台灣有的就是很親切的服務我相信會是我們很自豪的地方
有人會說因為市場太小了所以餐廳的規模是有限度的
所以如何造就市場我相信都是政府跟我們國民要一起共同努力的
路邊垃圾筒在上海是隨處可見
所以不會有找不到垃圾桶丟東西的問題
以前的台北因為怕大家把住家垃圾往公共垃圾桶丟
所以很多道路都沒有公共垃圾桶的設置
這點是我最痛恨的地方
在新加坡我隨處都看的到垃圾桶可以隨手丟垃圾
在美國、巴黎、曼谷、香港我去過的國家
在中國這些我去過的城市裡頭
真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整齊乾淨的垃圾桶設置
這點在城市規劃上我相信一定是非常必須要的
我相信台灣人的習慣其實已經進步很多了
已經不是以前那樣的隨手亂丟垃圾的壞習慣到處可見
因為已經一年沒有回台北了
所以我不知道垃圾桶是不是還是隨手可見
公共廁所
印象中我覺得台灣的公共廁所好像不多見
在上海雖然公共廁所的設置不多
不過有些小街上其實都看的到廁所的設計
都有人員專門管理清潔保持乾淨
上海唯一很糟的地方就是地鐵沒有廁所
可能也是因為人太多習慣也太差的緣故吧
我不知道
在外頭我們要是真的很急我們也還是往麥當勞
咖啡廳、百貨商場或是酒店廁所跑
畢竟比較乾淨人也較少
這是上海很不足的地方
可能他們以為就是商場多所以不需要蓋太多的公共廁所吧
公共交通 地鐵
上海的地鐵路線很多只是設計的很差
幾乎都是想到就做,不是事前的完整規劃
所以你到了有些站想要轉其他路線的時候你會走的很長很多路
可能地鐵很快只要十分鐘就能到你想要的地方
但是多走的這些轉乘的路線可能就要十幾二十分鐘多了
這也是我討厭在上海坐地鐵的部份
上海坐地鐵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人多沒有秩序的上下亂推亂擠讓人痛恨
可是另外一個角度想想
因為人真的太多太多
如果真的都是坐扶梯靠右趕路的走左邊
我相信上海地鐵一定人滿為患的排隊到地鐵站入口吧
台北地鐵乾淨的另人覺得很驕傲
整齊有秩序,路線的選擇也多相當的方便
也提供完整的路線圖及中英文標示
是我覺得看過這麼多國家的地鐵
台北地鐵真的是最棒的
只是在舉辦國際性大活動的時候
真的能夠容納的下所有的觀光人潮嗎??
因為已經不是只有每年跨年的101煙火一個晚上忍一忍的事情而已了
可能是個維持個幾週全天候的人潮
所以除了地鐵、公車路線、司機英文能力
計程車夠多嗎??司機的英文接待能力夠嗎??
整個台北市或是台灣各城市會不會因為一個大型國際活動
就造成了市區街道交通一夕之間爆滿癱瘓、寸步難行的地步
待續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