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1 23:40:33| 人氣1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失敗為成功之母!!品德也是......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失敗為成功之母!!品德也是......

2008/06/06 02:17

大家都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可是,我更認為:“品德為成功之母”。在人群中學習做人處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透過不斷的磨練與考驗,我們會深深體認:“困難與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失敗雖為成功之母,但過多的失敗肯定與自己的經驗、能力、觀念、習慣及行事風格有關,甚至跟自己的“陋習”有關。嚴格說來,成功與否更應該是與自己個人的品德息息相關。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地說:“君子有三項品德,我還做不到。”這三項品德就是: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孔子所說的智、仁、勇被後世稱為“三達德”,那是千古名言,也是成功者須具備的人格條件。品行良好之人,因為懂得修心養性、利己利人,所以能以福轉業,而一善破千災。有德行之人,因為能以德服人,讓人心悅誠服,所以生命中多貴人,如此當然也是一個到處受歡迎的人。因此,孔子才會說:“德不孤,必有鄰”。

一個品德不好的人,縱然是長袖善舞,善於運籌帷幄,表面上是建立了很好的人際關係,但由於是以利相牽,而非以德相會,一旦彼此的利益不再,則一切關係與交情將付諸流水、徒勞無功。這種求助於外力的幸福或成功,由於內在的道德基礎脆弱,而往往經不起考驗。有些人雖也成功致富,但由於為富不仁,雖富有但缺仁德,因此如佛陀所說:“富而不智,則衰!”終有一天將會衰敗下去。

人的品德,不是天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裡固有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逐漸累積形成及提昇的。一個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生活中的“習性”與“慣性”所養成,此謂之“習慣”。有些人雖未有高深之學問,然透過“內修外行”而具備高風亮節之品德,因此仍能過其幸福美滿的一生,甚至深受敬重。所以,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除了透過認真工作來不斷自我修養及社會實踐之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來自生活中有好的習慣。

生活習慣不好的人,難以培養好的品德,這樣的人即使獲得短暫的成功,其成功絕對不會維持太久。因為,一棵根已逐漸爛掉的樹木,任憑樹尾雖還枝葉茂盛,那有如鮮豔的花朵,色彩美麗但生命短暫,最後還是沒救。習慣既然影響品德,因此要有好習慣,就要行、住、坐、臥有所自律,言行舉止有所規範。如此“修於內,行於外”,把品行培植好,習慣培養好,形象氣質自然改善,品德日漸提昇,則距離成功不遠。

羨慕別人的成功,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或學習成功的技巧與秘訣,那是一般人事事求助於“特效藥”的心態,雖也能有效改善一些表象的問題,但往往只是治標而無法治本。要徹底達致成功,就要找出“以人為本”的癥結,用心去探討“成功者的心念”及“成功的本質”。

成功如果是來自投機取巧或不勞而獲,那不足為取。但如果是來自內在修惟的提昇,將“自己享有”提升為“與人分享”,將“名利兩得”默化為“悲智雙運”,則為福德具足之人,令諸事亨通,如此當然成功在望。即使尚未成功,也是即將水到渠成,成功指日可待。因為,唯有將樸實的道德內涵與禮儀文采同步提昇,如此才堪稱“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就是成功的本質。此有如,只要將樹根與樹幹照顧好,樹枝與樹葉自然就會獲得養分,在開枝散葉中充滿繼續成長的無窮希望。

“失敗是成功之母”讓我們學習從失敗中找尋成功的方法,“品德為成功之母”讓我們從成功中學習謙卑與感恩。真正的成功是“由內而外”,啟示我們學習“內能自謙,外能禮讓”。唯有將內在的品德培養好,才會令外在的成功有希望。

“仁”是思想品格及身心修養的最高境界。要成為仁德之人,必須努力修養,培養各種優良的道德品質。一個有仁德的人,因為散發戒德之香,眾人歡喜與之親近。所以,不但自己是自己的貴人,其身邊也充滿貴人,如此獲得好緣相助的人生,自然而然就是隨時準備要成功的人。

 

轉載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一次次的失敗!!不稀奇、不必難過!~~~

但是,失敗過後,找不到....問題所在!那就該檢討、反省摟!

台長: 心羽
人氣(17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