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寧靜的革命╱李崇建(作家‧體制外資深教師)
有一天,如果突然有位不速之客闖入你家,樣子像一條半公尺高的黃瓜,你會怎麼處理?
這條黃瓜「客」從你家地下室跑上來,頭頂鑲寶石的金皇冠,手戴棉質白手套,腳趾甲塗成紅色,趾高氣昂,自稱國王。你別看他一身貴氣,行為舉止可一點也不高貴,他絲毫不懂得尊重:沒有友善問候,態度輕蔑,並且張口、閉口「寡人」,只會對你的家人頤指氣使。
這位黃瓜國王怎麼會到你家呢?據說,他遭到自己國家的臣民「叛變」,才逃到你家來避難。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想好該怎麼處理「這條黃瓜」了呢?將他掃地出門?還是報警處理?或者忍氣吞聲?
如果是我,可能會將他送進動物園,或是上網拍賣。
但是,本書的作者涅斯林格是一位人道主義者,絕不會像我一樣,用如此粗暴的方法對待「這條黃瓜」。她讓黃瓜國王闖入侯曼家,藉由這個家庭成員的對待方式,製造出一連串荒謬卻幽默的故事,嘲諷了某些人物,也喚醒受壓迫者的心靈,讓讀者從中省思。
小黃瓜國王落腳侯曼家,在爸爸的庇護之下,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而且目中無人;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並不真的像一位國王。你可以發現,古今中外所有受人稱頌的國王,不會只用權力壓榨、控制人民。因為國王雖有權力,卻也有其天職。
從外表的裝飾看起來,小黃瓜國王充滿高貴與權力。但他的行為無疑卑鄙難堪,想以控制的手段捍衛他的權利。就像德國的希特勒派遣蓋世太保監控人民;像明朝的宦官以東廠箝制百姓:小黃瓜國王竟然竊聽瑪汀娜的隱私,偷藏大門鑰匙、郵票、圖書館寄來的逾期通知單……等。這些伎倆,使他掠奪別人不願示人的祕密,用來討好爸爸,控制其他家人,得以繼續享有權利。
如果侯曼一家人繼續悶不吭聲的忍受,小黃瓜國王的權力將更擴大,家人的生活將更難以忍受。
我們不妨一起思索:是誰賦予小黃瓜國王這樣的權力?
從書中來看,第一個給予的人是侯曼家的爸爸,只因為愚蠢的利益交換。
爸爸既然能給予,表示他也是有權力的人,而且侯曼一家人都深為父親粗暴的對待所苦:渥夫考試成績不好,被爸爸打耳光!媽媽花錢,得瞞著爸爸。至於瑪汀娜,更道出了爸爸的控制:「看電視要看爸爸的臉色!吃飯要看爸爸的臉色!穿衣服要合爸爸的意!連笑也要爸爸高興才可以!」
這樣看起來,爸爸和小黃瓜國王有沒有相似之處?還有學校的林恩老師,也是以老師的權力粗暴的對待學生。
那麼,是誰賦予這些人權力?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另外,涅斯林格還在書中藉由瑪汀娜說:「如果有人帶著軍隊去解散國會,將他不喜歡的人關起來,而且禁止報紙的言論自由,那就是『叛變』。可是,如果是人民把國王驅逐出境,成立國會、舉辦選舉、讓大家在報紙上說出想說的話,那才是『革命』。」
關於叛變與革命,很適合小讀者們討論,或者從歷史中找題材印證,這是有趣的議題,也相當耐人尋味。涅斯林格當然不是要小孩向父親革命,或者學生向老師革命!但受壓迫的人該如何說出自己的感受、維護自己的權益呢?這是大人及小孩都該思考的重點。
也因為有人不斷思考,使得社會有了革命性的改變,以臺灣為例:老師體罰學生,父母痛毆小孩(家暴),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如今的法律已明令不准。
涅斯林格寫這本書時,也許反映了奧地利當時的社會狀況;果真如此,這本書也在進行一種寧靜的「革命」,驅逐的正是「小黃瓜國王」這樣的人或者體制。
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是一位傑出的童書作家,她的作品常在幽默中充滿關懷,對權勢充滿嘲諷。尤其在這本書中,將看似不重要的細節,輕輕以幽默帶過,卻又如此值得思索、討論。
比如小黃瓜國王,他的樣子如此可笑、穿戴如此高貴,卻只吃發芽的馬鈴薯(對人類來說,發了芽的馬鈴薯會分泌毒素,因此不能食用。);當他離開皇冠時,又顯得如此虛弱……這些細節,彷彿密碼潛藏在書中,各位小讀者不妨細細咀嚼,將會看到無比豐富的寓意在其中。
編輯選書
品味經典的永恆之美
東方總編輯 李黨
將近十年來,挑選、策劃少年小說,幾乎成了我的工作重心,也因為接觸面廣了、深了,對於少年小說的發展脈絡、各國的作家作品,有了比較全面性的認識。
也因此,有時候跟熱心推廣少年小說閱讀的老師或故媽聊起書來,常常說得渾然忘我,不知時光飛逝。除了談我們家的書,也會談起別人家出的好書,甚至已經絕版、不復容易購得的經典傑作,然後,扼腕頓足之餘,他們就會對我曉以大義:「你能不能想辦法讓這些書起死回生?我們想推薦給小朋友看,卻苦於買不到書啊!」
幾次輪番說項下來,不碰重製書的決心漸漸融化(當然也因為自己心中本就有一把火),開始找機會摸清那些老書的版權狀況。有些書年事雖高,但在國際間依然備受肯定,相對的在台灣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問題倒不見得是該書移民寶島後水土不服,關鍵往往出於行銷策略失誤或出版時機不對。譬如在大家一窩蜂搶讀繪本的狂潮期,即使引進國際最頂尖的少年小說高手,文字筆功了得,架構縝密、布局奇巧,依舊沒辦法將讀者的目光從圖像上吸引過來。其次,每本小說都是獨立的個體,為了銷售方便,硬要讀者按照配好的套餐照單全收,反而成了票房毒藥。
而今時移境遷,如果重視文字閱讀成了一種趨勢,行銷不再以套賣包裝、直銷為考量,這些被埋沒的知名傑作,理應出現在台灣亮眼的晴空下,讓我們的小朋友,有機會重新閱讀這些第一流的作品,豐富、開拓寬廣的視野。語文能力的奠定不僅在於閱讀量,從書中獲得啟發進而深入思考,更能建立孩子的思維邏輯。
跟流行性商品不同,書其實沒有新舊之分,更沒有時空的阻隔或限制,經典永遠是經典,禁得起時空的檢視,這也是經典文學作品能夠代代相傳、感動人心的道理。而《小黃瓜國王》就稱得上是少年小說中的經典。
十四年前,當《小黃瓜國王》首次在台灣亮相時,我就對作者的書寫角度深深折服,後來在搜尋少年小說資訊時,更屢屢看到各國兒童文學評論家對此書的推崇,我們的鄰國日本,更將此書列入「最佳翻譯少年小說百大」之一。作者藉由小黃瓜國王的闖入,帶出侯曼一家人面對專制、蠻橫爸爸的無奈,以及主角在學校裡不適應新老師的辛酸,筆調虛幻加寫實,風格幽默卻又意有所指,讀來十分過癮。尤其是最後挺身而出解決問題的是年僅五歲的弟弟,更讓人拍案叫絕。
在台灣絕版近十年後,《小黃瓜國王》將以新的面貌在東方落腳,希望大小讀者都可以從中享受不一樣的閱讀趣味,親炙這位安徒生獎作家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