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18 00:01:16| 人氣3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子保母扼殺童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07-19 22:46:07



電子保母扼殺童年

七成四小孩是電視兒童,小學生上網成癮無法自拔

洪淑菁



電子世代的兒童,電視成為小朋友的保母。

暑假到了,你的小孩是否每天盯著電視、電腦看?還是天天匆匆忙忙地趕著上才藝班?



根據金車教育基金會的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父母認為孩子的價值觀深受電視影響,卻有七成四的家庭休閒生活依然是「看電視」;至於日前「虛擬世界你殺我,現實世界我殺你」的網路遊戲殺人事件,也暴露出孩子深受電腦、網路影響的嚴重問題。同時,根據兒福聯盟的調查,有超過五成的都市孩子,必須在才藝班穿梭,度過漫長的暑假。二十一世紀的都會兒童,在大自然裡奔跑歡笑的快樂童年已經不再。不同世代有不同的童年,面對在電子時代下生活、被才藝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孩子,父母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電視多看一秒都好



娃娃是國小五年級的小女生,從小就是在電視前面長大的。「快點,要出門了。」儘管媽媽叫得聲撕力竭,但娃娃的屁股還是黏在沙發上;經過三催四請,娃娃終於跟著媽媽走到門口。當媽媽在開門時,娃娃還是轉頭盯著電視螢幕看,「好像多看一秒都好!」娃娃的媽媽對於女兒成為電視兒童覺得很火大,但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秀文(化名)有三個女兒,過了暑假就要上國小六年級、五年級和一年級了。她本身是在澎湖長大,「我們小時候下課後,就跟同學在家裡前面的空地玩,很少看電視。」她很清楚,現在的孩子跟自己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不同了,現在,小孩在家看電視對父母來說,反而比較安心。「到外面太危險,像我們住在都市,外面都是車子,治安也不好。」



讓小孩在家看電視,對父母而言,是處於一個較令人放心的環境;但孩子到最後離不開電視,對家長卻是另一種危機。秀文的三個女兒放學回家,功課一寫完,就盯著電視看,「連重播都在看。」為了小孩,秀文家不裝第四台,她很難理解,為何就那麼幾台,小朋友還可以看得如此著迷。「暑假過後,三個小鬼的視力一定會再變差。」



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教授大衛帕金遜近年出版《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成長的兒童》一書,「童年之死」四個字,讓不少小孩就是在電子媒體環境下成長的家長心頭為之一震。



媒體識讀推廣中心研究員郭宏恬表示,兒童對於電視中五光十色的畫面總是充滿興趣,甚至無力抗拒它的吸引力;只是,在小朋友如同海綿般吸收電視節目內容的同時,卻產生不少負面作用。



日本兒童科學會調查發現,長時間觀看電視的幼兒,語言能力發展較慢;美國小兒醫學期刊的研究也顯示,電視快速且非真實人物的影像,可能會刺激幼兒腦部,影響大腦正常發育,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焦躁不安等情緒反應,甚至會縮短記憶力的廣度。



其實不用研究報告說明,大部分的家長都警覺到,小朋友不能太常看電視,「但關了電視,他們也很無聊,有時看他們看電視看太久了,就會硬把電視關掉,但不到五分鐘,她們又去打開,我也就算了。」這是秀文的妥協。



找回節目主導權



如果家長正在忙,這時,電視可是幫了大忙。從事新聞工作的左美雲,每天晚上都得在家寫稿,看到一旁看著電視的一雙兒女,她感激地說:「電視保母實在太好用了。」因為小孩看電視時,根本不會來吵她。



孩子看電視,讓左美雲可以獲得一段時間的清靜,但她也早已意識到電視無設限的內容,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左美雲家中並沒有裝第四台,孩子平日看的是她買回來的DVD。「他們很愛宮崎駿的片子。」雖然同樣是盯著電視,但她知道,孩子看的節目內容是她篩選過的。



愈來愈多的家庭選擇這種方式。開容今年八歲,開容媽媽家裡不裝第四台,結果連無線台的畫面都很模糊,開容要看就看DVD。「我後來才發現,不少同事家裡不是沒有電視,就是只看DVD。」



讓孩子看DVD,將節目的主導權放在父母手中,因為,電視節目內容的不設限,讓家長相當憂心。



在一場「含著金湯匙出生——談親子教養」的座談會中,一位媽媽憂心地問在場的專家,有關孩子受到媒體「污染」的困境。因為在倪敏然自殺後,媒體不斷報導,結果小孩突然問她:「自殺是不是很偉大,那我是不是也要去自殺?」讓這位媽媽嚇得說不出話來,也感受到自己應該要幫孩子擋住隨時入侵家中客廳的電子媒體。



為了避免電視節目內容不設限,愈來愈多的家長只讓孩子看DVD。

有的家長讓孩子看DVD來篩選節目內容,有的家長則更「激進」,家裡不裝電視。「平常跟女兒在家就是聽音樂,讀故事書。」馨德(化名)覺得電視節目實在太沒有營養了,而且現在親子可以相處的時間有限,如果小朋友再花時間看電視,親子共處的時間就更少了。



但是,鑽研兒童心理的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認為,有些家長會選擇不裝電視來因應,但能做到的家庭實在太少了,而且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怎麼跟別人不同,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培養小朋友對節目內容的判斷能力。



網路入侵家庭受威脅



家有四個孩子的富邦基金會執行長陳靄玲,並不禁止孩子看電視,孩子對電視也不會太著迷,頂多跟著爸爸看體育節目。對她來說,網路反而是她「day to day」要面臨的難題。



陳靄玲的老二和老三深愛網路遊戲,讓她曾經很頭痛。後來跟老師討論過,決定在家中的電腦設下密碼,學期中間不准玩,只有考完試後才可以玩,而且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小孩當然不會如此聽話,三不五時就央求媽媽破戒;但對這點,陳靄玲很堅持,因為只要讓小孩玩個五分鐘,小孩會想整個晚上。



偉偉過了暑假就要上小學三年級了,每年放暑假,他都要回到鄉下奶奶家。偉偉的媽媽最近忙著把自己的一些重要檔案轉存到隨身碟,因為家中的電腦要拆下來,隨著偉偉的行李一起被載到奶奶家。



「他本來還吵著說奶奶家沒有電腦,他不要去,最後才想到,不然連電腦都拿去奶奶家好了。」媽媽也覺得很無奈,本想讓偉偉過一個可以接近大自然的暑假,但如果不將電腦一起送到奶奶家,他肯定不願意去;就算去了,兩天就吵著要回家,因為去年就是這樣。



文吟(化名)自從家裡電腦壞掉之後,就不再裝新電腦,雖然小孩的功課常需要從電腦找資料,但文吟寧可委託住在附近的親戚幫忙。文吟夫妻兩人忙著做生意,小孩獨自在家的時間很多,光要小孩離開電視都很難了,如果再加上電腦,她不敢想會有什麼後果。「但每次去姑姑家,小朋友一定先占著電腦,幾個小朋友還要排時間玩。」



成癮小學生日增



「門診中,小學生網路成癮問題的案例太多了。」曾開設網路成癮特別門診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柯志鴻說。在門診中發現,小學生沈迷網路,以四、五年級最嚴重。



住在南部的郁文(化名),兒子天天上網玩遊戲、養寵物,有一天家裡網路壞掉,兒子竟然打給台北的表哥,要表哥上網幫他養,而且一再電話遙控,就怕有個差錯。對兒子的行為,媽媽只覺得很奇怪,「有那麼嚴重嗎?」對媽媽來說,不就是網路上養的一隻寵物嗎?



小朋友不但沈迷網路,而且還會要家長「幫忙」。柯志鴻就遇到一些小朋友跟父母達成協議,如果考試考得好,要幫他買軟體,好讓他有更高等的寶物和裝備,上網跟其他網友一戰高下。



小朋友上網玩遊戲,基本上只是娛樂的一種,但令人憂心的是,愈來愈多案例顯示,一旦沈迷於網路,似乎會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混在一起,多起凶殺案件,就是因為網路遊戲而起。



近年玩線上遊戲的案件時有所聞,最近才有兩名青少年在線上遊戲中因將對方的虛擬角色砍死,雙方引發衝突,並互相嗆聲,結果造成一方帶著西瓜刀砍殺另一位網友。許多線上遊戲不但充滿暴力,而且常是一群人連手起來對付另一群人;對於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兒童或青少年來說,成群結黨、適者生存的觀念,似乎太早被建立了。



柯志鴻發現,跟吸毒品一樣,大部分成癮的孩子們都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有問題的,只是無法自拔;尤其是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成就與滿足的孩子們。



適當的使用網路沒有問題,但家長要小心孩子是否有成癮的現象。

安排活動轉移注意力



很多家長對小孩玩電腦或是看電視,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因為實在不知道當關掉電腦或電視之後,要孩子們幹什麼?



不知道要做什麼,是孩子離不開電視或是電腦的重要原因,這時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



蓓蓓有個三歲大的小男生,她並不限制兒子一天只能看幾個小時的電視,小朋友甚至會跟她看韓劇。只是小朋友看電視時,她會坐在一旁看書。「孩子會好奇,過來看我在幹嘛,覺得很有趣後,就會去拿他的書,坐在我旁邊看。」她覺得要讓小孩發現,除了看電視之外,還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做,絕不能爸媽自己一回家就看電視,卻要小孩不能看;自己不看書,卻要小孩培養閱讀的習慣。



Jennifer是名五歲的小女生,每天晚上七點看完《櫻桃小丸子》,她就會自己把電視關掉,然後拿出畫板開始畫畫,不然就是玩陶土,而且還會一直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討論。雖然問東問西的,但家人還是會「應付」她,由於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Jennifer根本就不想看電視。



與其對孩子上網或看電視的行為而頭痛,臧汝芬建議家長,不妨想一下,孩子有沒有其他興趣,以培養孩子其他的技能。她強調,這並不是要家長用各種補習來填滿孩子時間,而是要陪孩子找出自己的興趣。萬一家長一味地要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活動,只會讓孩子討厭,甚至設法逃回到電視或網路的世界。



柯志鴻認為,現在的父母的確很辛苦,但面對電子世代的環境,父母必須創造一個可以跟孩子一起努力的環境。臧汝芬直言,就像兩性相處一樣,父母跟孩子的互動也需要學習。



黃金期培養價值觀



網路是新世代父母面臨的教養問題,高雄醫學院精神科醫師柯志鴻表示,網路成癮的孩子,多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才轉而尋求網路世界的肯定,進而淪為惡性循環。當自己發現已經沈淪下去,要跳出來十分困難。



柯志鴻在臨床中發現,求醫的個案大多知道自己的行為偏差,想要改變,卻沒有條件改。因為長期的逃避,讓他不知如何建立人際關係,也不懂得該怎樣打入一個團體;長期下來,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競爭力。



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表示,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是最安全的,大人也樂得輕鬆;但如果這些娛樂成為孩子的生活主軸,對孩子的發展將造成影響。



她強調,小學中、高年級是培養人生和價值觀的最佳時機,這時需要不斷地透過人際互動來訓練;如果時間都耗在電腦和電視上,就無法藉由衝突、思考的過程來培養。一旦錯過了這個黃金期,到了國中這個需要對外發展的階段,就沒有能力銜接,進而影響與同儕和社會的連結。



柯志鴻強調,小學是父母可以掌握的黃金期,因為這個階段,小朋友是「管得動的」。如果這個時間沒有帶著孩子改變生活型態,日後要改變,就更難了。



創造可以掌握的環境



很多人擔心沈迷線上遊戲會把虛擬與真實世界混在一起,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柯志鴻強調,多數個案很清楚知道網路的世界是虛擬的,卻會期待或是相信它是生活的主軸;明明知道那個世界是假的,卻接受在假的世界中獲得的成就感,而且直接當成是另一個世界來經營。



柯志鴻指出,網路遊戲有一定的規則,這個部分跟現實生活不同,很容易讓在現實生活中遭到挫折的孩子逃到網路環境中,只要他努力地玩,就可以不斷晉級。面對這樣的特性,家長必須要讓小朋友在現實世界獲得成就感,或是創造孩子被鼓勵的機會,將孩子拉回現實世界中。





臧汝芬建議家長,陪孩子找出他的興趣,但千萬不要用一堆才藝班來填補時間。

留意情緒障礙



鑽研兒童心理的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表示,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網路和電視的威脅並不大;但對五分之一有情緒障礙的小朋友來說,如果沈迷於網路或電視,對其心理和人格的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她指出,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電視和網路只是一項娛樂,頂多是著迷的程度不同,但對於有情緒障礙的孩子來說,網路世界成為他逃避的空間。



家長常會用小孩「好帶」或「不好帶」來形容小朋友的個性。臧汝芬表示,家長一定要認清楚,10個小朋友中,有兩個是絕對難帶的,有1個是中間,另外7個是容易帶的;遇到難帶的小孩,就需要家長多費心。



要如何知道小朋友是否有情緒障礙,臧汝芬提醒,6歲之前的孩子如果有適應能力差、愛哭、說話慢的表現,就要特別留意。到了國中時期,孩子如果有不合理的叛逆、憂鬱的情緒,就要小心。



她特別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用「小孩子都這樣」來合理化孩子的每一個動作。例如孩子在家會跟弟弟打來打去,到了學校,就會覺得打其他小朋友沒什麼不對。一些正確觀念的灌輸,得靠家長的努力,否則很可能扭曲孩子的發展。



洪蘭教授(左)從小就沒讓孩子看電視,孩子因此有時間讀很多課外讀物。

「很多父母常說,孩子大了,愈來愈不聽話,問題出在小時候根本沒花時間好好了解孩子。」周祝瑛認為,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父母要負很大的責任。有些爸媽因為過於忙碌,沒有力氣提供孩子有質量的親子關係;假日又累得要死,不是睡覺就是看電視,自顧不暇。等孩子有問題時,父母常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如果贏在起跑點,半路倒下有什麼用?小孩的生涯發展不是百米賽跑,是馬拉松。」周祝瑛認為,父母把眼光放遠,孩子才有成長的空間。



一位從事資優兒童啟發教育的老師陳敏則說:「贏在起跑點,更要贏在終點。」



孩子從小學才藝,是否能出人頭地,得看能不能持續。周祝瑛表示,許多研究都發現,孩子太小學才藝,超過九成到了中學階段就中斷。「很多人都說小時候學過小提琴、鋼琴,看起來琳琅滿目,好像花了很多錢、學了很多東西。問他們學會什麼?從中得到什麼?卻又多半答不上來。」孩子長大後回憶兒時經驗,除了短短幾年的才藝班生活,似乎沒留下什麼。



關機專心陪孩子



周祝瑛除了研究教育,自己也是個稱職的母親;為了「專心」陪孩子,家裡已經六年不看電視,手機也關了一年多,是個標準的「關機族」。



「多半是晚飯的時候看電視,但是電視新聞內容讓人看了不快樂、不得安寧,所以就不看了。我也不知道這種不看電視、不打電玩的日子可以撐多久。」周祝瑛也擔心孩子會因為不看電視而成為同學間的異類,因此正努力思考中。



還好她的孩子也很懂事,不會排斥別人談電視內容。她不懂的事就「認真聽」,別人不懂的事她就「開口講」,目前和同學間也保持和諧的同儕關係。



不上才藝班、不看電視的孩子,放學回家做什麼?周祝瑛說,孩子多半在家裡看書,或是跟她談心。「有時候我怕她們太悶,還帶她們出門騎腳踏車。」



另一個堅持不看電視、不送才藝班的家庭,就是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的家。曾太太洪蘭教授,多年來一直秉持「關機族」的精神,所有資訊從網路及書本中獲得。



「因為時間多了,孩子看的書很多,親子相處的機會也多,孩子就能健全地成長。」洪蘭舉家回國那年,兒子才九歲,當時家中沒有電視機,後來也不曾想買過。沒有電視的日子不曾單調,不上才藝班的孩子也沒有落後。



「那時候我把兒子帶著,跟我在實驗室裡,學了東西,也看到同學們一起做實驗的團隊精神。」洪蘭的兒子也因此在身教的過程中,學習到生活態度、如何跟人群相處,以及自我探索。



「重要的是,父母自己怎麼教孩子。」洪蘭的一句話說出了培養孩子的重點。孩子是自己的,當然要用心、花時間去了解、教導,而不是靠才藝班或媒體來「栽培」;不然有一天,孩子變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面目,就很難挽回了。

參考資料 教出資優兒的我 &文章轉貼自網路




台長: 心羽
人氣(3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最前線 |
此分類下一篇:措辭正面才能教出能幹的孩子
此分類上一篇: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