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8 09:35:29| 人氣1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4角度‧從寶寶尿液看健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4角度‧從寶寶尿液看健康
育兒生活 │ 2009-09-16 採訪/陳俐君
 
 
4角度‧從寶寶尿液看健康 打從寶寶一出生,經腎臟所製造出的尿液,在膀胱累積到一定容量時,即會從尿道排出。而受生理機能、飲食、季節等因素影響,寶寶的排尿量、解尿數、尿味,甚至於尿色等多所改變,透過觀察更可從中解讀諸多生理變化。關心寶寶健康,從「檢查尿尿」做起;視覺仔細、嗅覺機靈,新手媽咪也能透過「尿液」,替寶寶的健康把關喔!

由95%水分,加上約5%固體代謝物的「尿液」,就像是人類循環系統的「清道夫」,負責代謝體內多餘、廢棄的物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腎臟專科醫師黃心平指出,在母親體內的胎兒,正常約8~10周大時,生理即有「解尿」功能;而從寶寶出生那一刻起,只要有水分吸收,就有排尿能力。


基礎認識

解尿能力,出生開始
黃心平醫師表示,正常寶寶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理應會出現第一次「解尿」動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專科醫師許淑埜更補充指出,根據調查研究顯示,足月寶寶一出生即在產台上解尿的機率約15%~20%;50%~60%的小Baby,則會在出生後12小時內解第一次尿;而90%會在24小時內,99%最晚在出生後48小時內會解出尿來。

嬰兒解尿,主靠反射
許淑埜醫師指出,剛出生的小Baby解尿行為,基本上是一種脊髓反射(spinal reflex)動作。由於新生兒的大腦皮質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只要小小的膀胱漲滿尿,不用等到大腦下指令排尿,膀胱即會自己收縮解出尿來。
嬰兒時期的膀胱因為容量小,所以相較於成人動輒單次尿量200㏄上下,小Baby的每次尿量僅約10~30㏄不等。而隨著年紀漸長,膀胱容量會變大;大腦皮質在成熟、發達後,也較能利用認知與意識來控制排尿地點與儲存尿液。
黃心平醫師表示,一般孩子大約在2歲半以後,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白天不尿在褲子上;而在3歲半後,大多可免除「夜晚尿床」的尷尬生活。
尿床定義,「5歲」為界
正常幼童大概在3~4歲大後,多能有效控制膀胱,避免讓自己深陷尿床困境;但對有的孩子來說,受疾病、構造與心理等多重因素影響,到了快入小學的年紀,卻怎麼也學不會排尿控制。
醫學上對「小兒尿床(Nighttime wetting)」的定義,主要是針對5歲以上幼童,每個月若持續出現2次或2次以上的夜間尿床現象;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自信心,父母親需考慮帶孩子就醫,尋求治療。
特別提醒家長,除了尿床以外,小寶寶若白天無法禁尿,放任尿液外流沾濕褲子,爸比媽咪也得警覺孩子是否有泌尿道系統的問題。


4因素,影響尿液
受到生理機能發育與季節、飲食等因素影響,新生幼兒的排尿量、尿液濃縮度與尿液顏色等常有別以往,甚至不若成人般穩定。根據黃心平醫師與許淑埜醫師的小兒臨床門診經驗,影響寶寶正常排尿,主與下列4項因素有關。

「年紀」對於排尿影響
許淑埜醫師解釋,1歲以前的小嬰兒,由於生理機能未成熟,其尿液留鹽能力不佳;濃縮能力也不強,僅約成人的二分之一,所以與爸比媽咪等大人相比,小Baby所排出的尿液通常較稀。
嬰兒們的尿液比成人稀,其背後也正代表著寶寶所需水分量比大人多。許淑埜醫師提到,相較於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所需30㏄~40㏄左右的水分,Baby每天平均每公斤就需高達100㏄水分,所以若水分補充不足,小嬰兒可是會比大人更容易面臨「脫水」危機。

「季節」對於排尿影響
身體廢物的代謝型態、管道多元,「尿液」僅是其中之一;受到冷熱季節變換影響,排尿量也會跟著改變。黃心平醫師指出,撇除飲食、疾病的其他因素,一般來說,冬季因體表揮發水分少,尿液排出相對較多;夏季因高溫造成代謝循環加快,體內廢棄物質外散管道增多,尿液相對變少。
許淑埜醫師進一步解釋,體驗夏季高溫,人體會自己發展一套散熱模式。在此其中,可分成「有感散熱」與「無感散熱」2種。所謂「有感散熱」,主要是指水份由尿液及糞便中排出;而「無感散熱」則是水分透過體表(如:皮膚、肺呼吸)來蒸散。
  在炎熱夏季,正由於「無感散熱」的揮發量大,從體表外帶出的水分多,所以有別於寒冷冬季,尿液量相對較少。

「飲食」對於排尿影響
當孩子的水分攝取夠多,解尿量相對就會增多、尿色也較淡;但若所攝取的飲食含水份量少,尿液則會減少、尿色相對較濃。
另外,食用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腎臟負荷變重,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偏高,容易有尿色偏濃的狀態出現;而過度飲用如可樂、茶等咖啡因含量過高的食物,則會因為食物釋放出咖啡鹼與茶鹼,刺激泌尿系統產生利尿效果,同樣會影響排尿量。

「疾病」對於排尿影響
舉凡泌尿系統疾病,或是發燒、腸胃炎水瀉等所造成的生理不適,也都會影響身體水分散失。


尿量分析
儘管人體所排出的尿量多寡,最大影響因素是「飲食」;不過對新生寶寶來說,不同月(年)齡時程,排尿量也各不相同。

  許淑埜醫師表示,剛出生的寶寶,因為頭幾天進食量少,加上脊髓反射動作,單次尿量多半很少;但在出生約3~5天後,會進入「生理性利尿期」,此時排尿量會明顯增多,在這時期的寶寶,體重多會有明顯下滑10%~15%左右;之後的排尿量,就會與進食量與身體無感所喪失的水分有著緊密關係。
 
受到個體差異、每日水分吸收量、疾病與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黃心平醫師認為,小寶寶所謂的「正常尿量」並無一定標準。不過一般說來,寶寶解尿量,基本上仍與「體重」呈正比關係。不過他也提醒新手爸媽,若孩子的排尿量每小時每公斤小於0.5~1㏄,就是少尿;而每小時每公斤尿量超過3~4㏄,則是多尿,若合併有口乾、腹瀉,或是吃多、喝多等情況,須盡速就醫,以免錯失如糖尿病(多尿)、急性腎衰竭(少尿)等疾病的早期診斷機會。


結語
透過全方位的新生兒篩檢,只要孩子沒有特殊的自體免疫疾病,多數小寶貝只要平日飲食均衡、水份攝取充足、定時排尿,就能免除疾病發生。但儘管如此,平日尿量、尿色、尿味的基本檢查功夫仍馬虎不得,爸把媽咪還是得替孩子細心把關,才能養出頭好壯壯的「健康寶寶」喔!

詳文請見2009年九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懷孕‧生產‧育兒情報站 www.mababy.com
※不容錯過的婦幼社群請見 http://www.facebook.com/pages/Mababy2009-/169748515872
※最即時的婦幼資訊請見 http://www.plurk.com/mababy
看更多雜誌 »

台長: 心羽
人氣(1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