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02 21:13:03| 人氣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腦生理學和遺傳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腦生理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日新月異,過去被認為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的人類能力或性格,其實是在零歲至三歲左右的幼兒期便已形成了。換句話說,每個人出生時都是相同的,天才或蠢才都不存在,唯有出生以後的教育良寙,才可以讓人成為天才或蠢才。話雖如此,但不是喜歡在某個時候或無論何時施教都能造就天才,例如到十七、八歲還想成為天才,就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出生至三歲左右之間,人的能力或性格便幾乎定型了,所以,上了小學以後,聰明的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什麼困難,而愚笨的孩子則再怎麼教也不會懂,這種差異已經沒有辦法再改變了。千萬記住,零歲至三歲左右的教養方法,將影響孩子未來的一生。

  零歲至三歲期間的教育情形如果良好,將有助於造就天才,這樣說,一定會有許多母親以為「那麼,所謂幼兒教育,就是為了造就天才的教育囉!」

  答案是...「不!」幼兒教育唯一的宗旨是──「養育具有靈活的頭腦,健壯的身體及明朗質樸性格的孩子。」

  人,除非肢體障礙,否則出生時都是相同的,如果有頭腦聰明的孩子與頭腦愚笨的孩子,或性格開朗的孩子與性格怪癖的孩子的分別,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無論什麼樣的孩子,只要在適當的時期,給予良好的刺激,就絕對會成為智能發達與性格健康的孩子。

  即使是血統非常優秀的純種狗,如果把牠趕到野狗群裡的話,也會逐漸被帶起狂暴的性格,而變成真正的野狗。何況剛出生的嬰兒,只有比狗還差的頭腦,若是給它類似的環境,是絕對會成為野狗的。

  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不過是為了避免造成的不幸,不使難得的良犬反成野狗,結果如何,就看父母在小孩剛出生時如何教育了。

  讓他聽好的音樂,讓他學習小提琴或鋼琴,並不是要把他造就成音樂天才,教他英文或讓他記憶許多中文語彙,也不是要造就語言學天才,更不是為了進入明星幼稚園或明星小學,所做的準備工作,音樂教育或英文、中文教育,只不過是為了引導幼兒的無限可塑性,所使用的一個手段而已。

  人類的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大腦還像白紙一樣,人類的嬰兒將會具有怎樣的能力,就看完全記什麼在白紙上而定了。

 想培養嬰兒傑出的能力獲良好性格,是非常有可能達到的,反過來說,若忽略了這一時期的教育,那麼停留在幾近白痴狀態的事,也就不稀奇了。

  在幼兒期間,應該溫柔且嚴格的加以鍛鍊,到了自我萌芽的三歲以後,反而應逐漸的尊重孩子的意思。父母的干涉,嚴格的說,在幼稚園以前便應該結束,若不如此,在孩子上幼稚園以後,還多方面干涉的話,便只會產生扼殺孩子才能,植入反抗心理的負面效果而已。

  可能有很多父母會懷疑,如果在子女的幼兒時期施予嚴格教育,到他們入學時又採自由教育,這與現行的教育體制完全相反,則孩子入學後能適應嗎?其實有這種疑問的人,是因為還沒有看到幼兒的無限可塑性。只要依照正確的方法在幼兒時期施予教育,使他們的人格成熟穩定,將來不但能適應社會,便一定會出類拔萃的。

台長: 心羽
人氣(2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