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攀岩 -jashan
(88/10/13 原文載於師大精靈之城登山社版)
聽說社辦已經開始進行人工岩場的工程了,不知目前進行的如何?
何時開始動用呢??
以前唸書時候爬山,別人說我路走的很好,我自己並不自知,但是
我卻有感覺到,為什麼走山路尤其是崎嶇的地形,有人走的輕鬆,
駕馭自如,有人卻產生相當大的心理壓力,不是跌跌撞撞就是肉腳了,
後來我才感受到平衡的重要.
在大學,我並沒有在攀岩上面下過什麼功夫,只不過參加過幾次的岩訓,
重點是那個時候,攀岩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樂趣與成就感,只是潛移默化
的就深受其影響,直到畢業之後,有一次一群畢業的手足邀我去龍洞
遊玩性質的攀岩,有再立,建興還有已故的80級智凱,大夥而都畢業幾年了,
看到他們的身手還有些底子在,只是不復當年的體力與技巧吧!
我發現他們的瓶頸所在我竟然能夠超越,顯然可能有些技巧我有掌握到,
只是我不知道全盤的理論,無法去解釋它,就好像陸地上學游泳,理論說的
再多,卻沒有實際行動來的重要.我開始愛上攀岩,但是在那次之後,隔了
當兵兩年加退伍一年,我沒有再攀岩過.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與小宏正去龍洞玩水,遇到楊文章與高美玲,
那次的活動中我再次接觸到攀岩,與楊文章結識,開始購買攀岩器材,起初
兩個人花了幾千塊錢買基本裝備,擬定攀岩計劃.
在我認為,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儘管我們攀岩沒有達到
選手級的水準,但是,我們可以不要訂定那麼高的目標,我把攀岩當作是一種
休閒運動,健康又可以練身材,退伍之後沒有發胖或許是一大功臣吧!
我試著說出以下幾點,我認為攀岩給我帶來的好處:
1.登山步伐的改善--在登山過程中調節自己的肌力與速度達到最高效率.
2.踩腳點的選擇--經驗會告訴你,石頭或岩面的形狀,你該如何使力,重心
如何放會讓你有如蜻蜓點水的行走於山徑之中.
3.運用手的輔助--攀岩在訓練時候可以試著踩斜版向上,不要靠手攙扶任何
東西,減少對手的依賴,但是實際在山路行走,背負重裝,用手有效的減輕
雙腳的負擔,可以增加腳的肌肉的續航力,延長大腿酸痛或抽筋的可能.
4.平衡感--我覺得,就好像體操選手走平衡木一樣,在平衡木可以單腳站的起 來,但是一般人沒有平衡好就是東倒西歪,有可能是心理作用,也有可能是
平衡沒有捉到,假若是在平面的地板上,試試看單腳蹲下去,再單腳站起來.
5.肌肉的放鬆--這裡我想說的與第三點一樣,肌肉在運動時候會產生一些
代謝(非體育系的我也不知道專有名詞是什麼,還望你們指正),但是這些
所產生出來的代謝物質來不及消化會造成乳酸堆積,腳會酸痛,進而就會抽筋,
反觀,我們看看那些長跑的或是一千五游泳的選手,他們絕不可能用衝刺的
力量全程進行,動作應該是有出力--放鬆--出力--放鬆,這樣的一個節奏,
如此才能長久.攀岩也是,攀岩有攀岩的節奏,基本上,四肢能夠適度的找機會
放鬆,休息,如果全程暴力攀登,沒有人受的了長時間的負荷,比方說,攀岩
在過渡的點不宜停留太久(動態平衡),有些點只能稍微借力,但是停留會消耗
大量肌力,造成肌肉疲勞.能夠用最輕鬆的姿勢,讓身體疲勞的部分充分的休息,這點很重要.
所以平時練習踩腳點,點踩的穩,手自然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了.
我們可以用腳站一個小時沒問題,可沒有辦法用手拉著單槓十分鐘啊.
6.攀岩瘦身--這是我本人的經驗.若要持續保持這項嗜好,很自然的體型就會
隨之控制在一定的水準,體型維持著,就會自然的保持這項興趣,若應酬多,
肚子微凸,馬上警覺,馬上安排活動.在陡峭的岩壁上,撐著,可以抖掉多餘的
贅肉,腹肌再現.
7.信心--我覺得這是綜合所有的好處我想說的,在從事戶外活動中,我們學得的技能可以幫助解決困難的處境.克服困難帶來成就感,這是相當愉快的事情.
假如不會游泳,就不知道玩水的樂趣,諳水性,在水中,如魚得水,優遊自在,
同樣的,體力練好,爬山可以遊刃有餘,欣賞風景,賞心悅目,甚至照顧自己
照顧別人皆得心應手. 以自己暑假走丹大東郡橫斷的經驗,也是我自爬山以來
從沒有過的經驗,我的左手掌在第一天就在一次的摔倒中被劍竹刺傷,幾乎
貫穿,劍竹還留在我的手掌內,往後還有九天的行程,我的左手幾乎已經不能在用,只能靠雙腳及右手走過任何一種地形,我深深的體會攀岩給我帶來的好處,
我完全用上了,有些垂直上下的峭壁,我依然能安然的度過,有些技巧,也需要些膽識,而這些都來自於對自己的信心.
拉拉雜雜聊了一堆,其實也都是自己主觀的想法,當然,很多人不攀岩的,山還不一樣爬的好好的,這就是看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個人的目標不同吧!
建議社上喜愛攀岩活動的山胞,請不要遲疑,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兩個都好,利用短短的時間(熟練的,兩個小時爬到你沒力),去大砲岩,去熱海,互相砥礪一番.
jashan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