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是目前我家碩果僅存的一隻金魚。
想當初第一次看到它時,是在三年前我家的餐桌旁,不知哪兒找來的玻璃缸裡,幾隻金魚慌忙地遊蕩著。
媽得意洋洋地說,這是上菜市場時人家送的。
平時只聽過買菜送蔥蒜,會加菜到送金魚的倒是第一次。
當年的大白還只是小白的大小,在金紅色的魚群裡,不甚起眼。雖然對魚沒什麼研究,但連我這外行人都看得出來,大白實在稱不上美麗。
蒼白、凸眼、肥肚、裂得不對稱的尾巴。張著嘴一開一闔、緩慢扭動的身影,活像拖著支沒力的大拖把。如果真要說,那大概是在金魚群裡,也會被同類排擠的長相。
反正不久就會一命嗚呼了吧,我心裡暗想。
不過,媽很愛護這些小魚群,每天不忘餵食,坐在餐桌旁讀書讀累了,還會入神地欣賞著魚群,直呼可愛。
那段日子,魚兒們跟著我們家渡過吃飯時光,一餐又過一餐,總覺得小魚應該快變成大魚了吧,但放在餐桌旁的這群小金魚們,始終沒長大多少,反倒是一隻跟著一隻暴斃,數量越來越少。
我們笑媽,直說她不該把魚擺在餐桌旁,那些魚兒們看我們餐餐大魚大肉,大概都嚇得不敢長大。
但是媽不以為意,死了幾隻,就不知又上哪兒搬回來幾隻。魚兒來來去去,魚缸也越換越大,但出乎意料地,當年不被看好的大白原來是隻長命的傢伙,成為魚缸中高流動率下,唯一不變的一角風景。
大概是意識到自己原來也可以長命百歲,大白放下心來,開始像吹氣球般越長越大,終於勇奪大白的稱號。
大白愛吃沙,每每游到水面處後,就向下俯衝,吃了滿嘴的沙子後,又緩緩地游回原位,然後再俯衝、再回到原位,樂此不疲。水面與水底之間,是它最快樂的時光。
不過,有時它也會吃到不該吃的東西。
有一次,大白一轉身,才剛用嘴巴吸了口大氣,還沒吞進肚裡,一張嘴,竟吐出了隻蝦子來,只見那隻蝦子飛也似地逃竄到別處去,大白卻像沒事人似地繼續閒晃,溫吞的模樣,真不知該怪蝦兒太不機靈,還是大白不長眼睛。
前陣子寒流來襲時,大白也懶散了起來,攤在水中愛動不動的。蒼白的模樣,嚇著了來玩的朋友,以為我們家的魚缸養了條死魚。等到一群人圍上去,它才吐出幾個泡泡,證明自己不是浮屍。
這才驚覺,大白已經在我們家度過了數個秋冬了。上網一查,聽說人工飼養的金魚,可以活到三十歲。
還好還好,看來大白還在小朋友的年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