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08 22:10:50|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客家文創 新瓦屋園區揚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4-09-08╱工商時報╱第A9版╱文創產業╱彭淵燦  
  《在地文創》客家文創 新瓦屋園區揚威
 
 
 

  走進新竹縣竹北市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映入眼簾的是一種充滿融合、對比的美感,大樓和古厝所激盪出的美麗風景,常讓人佇足。最具特色的是,透過空間規畫利用和藝術家駐村,不僅和地方產生更密切的連結,也成為在地文創的園地。

  凝聚社區共識

  傳承發揚客家文化

  新瓦屋是台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許多人一談起新瓦屋,第一個印象可能是有一支花鼓隊很有名。

  新瓦屋花鼓隊成立於民國36年,當時居民為慶祝台灣光復,仿效水滸傳中梁山泊好漢宋江等人裝扮為花鼓藝人救出被奸人所陷害的盧俊義的故事,由男性村民扮成女裝,個個濃妝豔抹,穿著花衫、拿著花傘、走花步、打花鼓,隨著花鼓的節奏律動,以誇張式的肢體動作,扭腰擺臀,充滿歡樂逗趣。

  這支花鼓隊是台灣碩果僅存的一支客家花鼓隊,迄今已走過一甲子。難得的是,花鼓隊不僅凝聚了社區的共識,傳承發揚客家文化,隨著時空的演進,花鼓隊在表演的層次和技藝上不斷提升,同時展開薪火相傳。98年列入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並獲選為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因此在重大節慶或是新竹縣國際花鼓節活動中,「新瓦屋花鼓隊」都是吸睛的隊伍。

  2011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從行政院客委會手中接手管理新瓦屋,隨即展開一連串的空間再規畫利用,除了協助保有花鼓隊的榮耀,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藝術家駐村,透過多元的文創團體,注入創意產業、藝術、人文的新活力。

  目前進駐園區的有文創協會、樂團、影像館、展覽館等,另外每個月還有綠市集、藏物市集等活動,不同的團體展現出多元的創意風貌和活力,匯聚成一股新興的產業風潮。這樣的運作模式,共同目標就是致力於藝術和文創理念的扎根,而不是以營收為優先考量,不同於一般熱鬧區段的商家經營模式。

  例如園區內的「打幫你樂團」,看到這樣的名稱就讓人覺得好奇,原來「打幫你」是客家話,也就是「幸好有你」、「多虧有你」的意思,許多大人小孩還沒有進入樂器研習的課程就先學會一句客家話。這種在地的親切感,成功地和地方產生情感的連結,在這樣的氛圍下研習創作,特別有文創的味道。

  在園區禾埕的新瓦屋展覽館不時傳出青春的笑聲,這個館布置成日治時期的台灣場景,民眾可以穿上劇服,擺一個POSE,「卡嚓」一聲,留下一張張美美的創意照片;或是坐在長板凳上觀賞老電影,享受老戲院濃烈的懷舊風,彷彿時光倒回到古早的年月。

  藝術家進駐不為賺錢

  在於理念與經驗分享

  比鄰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辦公室的另一間特色店內,有數名學員正聚精會神地聆聽新竹縣花藝協會第一屆總幹事蔣育鳳傳授花藝的技巧,這些學員大都是社區的媽媽,她們利用空檔時間,在園區內選擇喜愛的藝文活動,提升生活的美感和質感。

  許多人很好奇,新瓦屋並不是一個充滿熱絡商機的地點,藝術工作者為何會願意進駐,如果就文創商品的產值來說,效益並不大,藝術家的心裡究竟是怎麼想?

  「藝術家願意進駐,根本就沒有想到要賺錢」蔣育鳳說,大家想做的是理念和經驗的分享,建構一個藝術的平台和舞台,讓年輕的藝術家有揮灑的空間,更樂於播下藝術和文創的種籽。

  例如她教授創藝花卉、日本黏土家飾創作,經過一年的運轉,她發現來參加活動的民眾約有七成是來自當地的社區,再進一步分析大人們為何會來參加研習,原來有不少是小朋友來參加研習活動後,將活動心得或作品帶回家和父母分享,透過這樣自然的連結,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研習的氛圍就自然形成了。

  蔣育鳳說,很多爸爸媽媽事後都對她說:「真的不知道有藝術工作者就在這裡」、「現在才知道有一個這麼好的地方」。她聽到這些衷心的讚賞,心裡充滿喜悅和感動,因為藝術工作者想做的就是對社區的回饋,如果能夠讓更多人對藝術、文創感興趣,就可以期待激發出更璀璨的文創產業火花。

  另一個充滿創意的據點是「綠禾塘」,這一家友善小鋪除了販售一些小農產品、手作文創外,同時也三不五時邀請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舉辦發表會或經驗分享,這樣的「營業項目」看似搭不上,卻是另一種在地文創表現的特色。

  「綠禾塘」負責人呂秋月說,原本和一些小農在清華大學的綠市集擺攤,後來在新瓦屋租下店面,同時將綠市集的觀念和做法也帶到新瓦屋,每個月有一次市集,由在地的小農提供安全新鮮的蔬果,最重要的是透過市集的互動,宣導友善耕作、友善環境的理念。

  社區和文創團體情感連結

  激發不同創意

  因此「綠禾塘」不同於一般的店家,它還擔負著傳遞綠色環保、友愛環境的使命,例如運用園區內的一塊稻田,讓社區民眾和小朋友全程參與水稻的耕作、成長,透過紀錄和觀察,深化對土地的情感。這些做法讓「綠禾塘」成為一處心靈交流和創意分享的園地。

  園區內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駐村,提供不同的美感作品和研習,推動在地文創或是DIY創作,目前已經蔚成一處具有綠色環保和文創的園地。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影音館,陳列鄧雨賢的相關資料及當時所發行的黑膠唱片,想瞭解鄧雨賢的生平,走一趟會有滿意的收穫。

  「社區影像合作社」以社區影像紀錄地方大小事和人情故事、環境變遷,同時還可以相互討論專業技巧,強化對地方事物的觀察和紀錄手法。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張愛倫認為,新瓦屋有濃烈的歷史故事,整體環境氛圍非常適合營造成具有文創特色的園地。園區周圍是現代化的巨大建築,新瓦屋聚落保存了一些舊有的歷史面貌,她覺得新瓦屋的建築就是美好的收藏品,比博物館的珍藏更值得細細品味,何況這些建築有著不同的故事,公部門透過空間規畫,注入文創活力,讓社區和文創團體產生更親密的情感連結,進而激發不同的創意展現。

  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已經是地方珍貴的資產,具備文化傳承和開創的意涵,絕對不能只滿足於特色的創意店家和藝術家駐村。它提供在地文創產業很好的素材,就像一塊瑰玉,值得精心的雕琢。

  (本文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