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07 06:58:01|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義民爺 ◎文、攝影:鄧榮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4-08-07╱更生日報╱第11版╱更生副刊╱文、攝影:鄧榮坤  
  義民爺 ◎文、攝影:鄧榮坤
 
 

  義民,是指崇尚信義的人。義,為合宜的事情,亦指正道、正理,而合於正義的人,稱之為義民。在客家族群信仰上,「義民」是指為了保衛家園鄉土起而抵抗戰鬥的一群人。

  這群人被尊稱為「義民」之後,為何又有「義民爺」的呼號?因為「義民」不具有神格,而「義民爺」才可能具有神格,於是,義民被神格化了,而被稱為義民爺。

  爺,自古以來都是崇高的稱呼。如老天爺、財神爺、閻王爺、萬歲爺、王爺、駙馬爺,以及明朝末年,鄭成功扛「反清復明」旗幟,明唐王賜姓朱,民間習慣稱他為國姓爺;甚至清朝末年時,在紫禁城裡穿梭的王公大臣或太監婢女,見到了慈禧太后免不了以「老佛爺,吉祥」來問安。

  爺,在客家族群中為「父親」之稱呼,地位崇高,而尊敬將那群捐軀的義士如至親,可見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信仰,是中國人的心靈生活依據。客家人也不例外,逢年過節或紀念日祈福還願,都會到廟宇、佛堂燒香拜佛,以求順利平安。在眾多神祇仙佛中,客家族群祭拜神佛,除了特定的義民爺、三山國王外,其他的與閩南族群沒有差異。在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神農大帝、老母娘……在這麼多神祇中,義民爺為何可以躍昇為客家信仰之代表?

  檢視台灣的近代史,我們會發現義民爺並不是臺灣客家人獨有的信仰,起源與清代治理臺灣,採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有密切關係。

  每一次跟清廷聯合起來打垮「叛逆份子」的順民,如果不幸在戰亂中遇難,清廷就勒封他為義民或義勇……客家人在清代林爽文與戴潮春事變中,曾經參加清廷剿亂的戰鬥,有許多客家人遇難而敕封為義民;而在臺灣的客家人,在缺乏強大的主體信仰之下,受到官方敕封「助官平亂」的義民,逐漸繁衍成特有的信仰體系。

   
  清代官方文書中記載,想當義民的人,要到當地的知府報名,領得腰牌,作為識別。所以,義民來源不限於客家族群,也有泉州庄民充當義民者;甚至在難民營中挑中身強體壯者當義民,由官府給予口糧,撥交義民軍首領管束。

  義民爺在客家族群心目中,是獨特和具有族群色彩的信仰,主要是源於台灣早期戰亂,從大陸移民拓荒者為了勢力之擴張,或權益之維護,時有械鬥發生,而清廷所派來的官兵無法平息賊亂,因此,許多客家人自組保鄉愛國的義勇隊,以黑色布纏繞手臂為記號,協助清廷平息了匪亂。

  在短兵相接的平亂過程中,很多人因此而喪失了生命,屍駭散落遍地,令人怵目驚心,有些骸骨有親人收埋,但多數骸骨任憑風吹雨打逾兩年而無人收埋,附近民眾恐屍骸會成為無主的孤魂野鬼,於是,當地仕紳林先坤等人決議將他們集體埋葬,葬於新竹縣大窩口。

  在運送屍骸的過程中,據說還發生一段令人難以思議的怪事;而這則故事先從乾隆五十一年說起。

  十七歲時,隨父親自福建漳州移民到彰化的林爽文,於三十歲那年,台灣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逮捕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的叔叔與伯伯,引來一陣恐慌,於是,林爽文號召民眾以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鄉)為集中地,與清廷對抗,很快攻下了彰化城,知府孫景燧遇害。不久,南路隊伍浩浩蕩蕩進佔了諸羅,直逼台灣府城,聲勢銳不可擋;而北路部隊攻下了淡水,竹塹城也陷落了,大隊人馬繼續挺進六張犁庄(今竹北六家地區)……

  為了保衛家鄉,當地仕紳林先坤率子弟兵丁防禦,並聯合王廷昌、陳資雲、劉朝珍等客家籍鄉親迅速集結三千餘人,以鄉勇形式組織義民團練,共組義民軍,自發性打著黑令旗,手臂上戴著一小截黑布圈為記,協助官兵剿亂,奮勇抵抗,於是,義軍在六張犁、員山仔(今竹東鎮員山、頭重)一帶交戰,與同清廷援軍夾擊,征戰中,不幸犧牲的義軍二百餘人。

  林爽文事變平定後,林先坤等人回到了曾經護衛鄉土的戰場,發現遍地盡是骨骸,熱淚盈眶之餘,決定撿拾將那些沒有人收拾的骨骸集體埋葬。於是,僱請十幾輛牛車緩步前進,與鄉親們沿途在新竹、竹北撿拾有黑布圈為記的骨骸,之後,準備運往大窩口(今湖口鄉)安葬。

  說也奇怪,十幾輛牛車過了鳳山溪後卻停了下來,駕牛車的村夫無論如何驅使,牛就是靜止不動,不肯再走;經焚香禱告,並擲筊請示,才知道是往生的義民們決定埋葬在這裡││新竹縣新埔鎮下寮里四十三號。在獲得地主戴禮成、財成、拔成昆仲以其父戴元玖之名獻地後,選擇了吉日,將牛車上的骨骸以合塚的方式安葬。

  同治元年,彰化發生了戴潮春事變,義民軍為免鄉土再度遭受蹂躪,義民軍再次出征,以劉維翰、姜殿邦、張元清為首,衝鋒陷陣保衛鄉土之餘,也有百餘人喪生,後來,也撿拾曝屍於外的骨骸合葬於新埔褒忠亭,稱為附冢。

  此即附塚之由來。


  林爽文事變平定後,乾隆皇帝龍心大悅,賜匾「褒忠」給各村莊,以嘉勉在事變中出錢出力的義民。接旨後,林先坤邀集地方領袖劉朝珍、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等人,倡議建廟崇祀,於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冬,奠基破土,兩年後的冬天,竣工落成。

  褒忠亭懸掛有清乾隆皇帝御筆「褒忠」敕旨後,「褒忠」與褒忠亭畫上等號,也成為客家族群門的代名詞。

  只要提到「褒忠」,就想到義民廟想到客家人,而台灣目前供奉義民爺的廟宇,散布在新北、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和花蓮等地,以褒忠亭、褒忠祠……之名,繼續見證了客家人曾經對這片土地的犧牲與奉獻。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