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1╱自由時報╱第D07版╱副刊╱張錯
從蓪草花到蓪草畫
◎張錯
許多人均不知蓪草畫為何物,至是可惜。許多蓪草紙的聯想,均在於紙花製作,近年台灣推廣本土文化、民俗手藝復興不遺餘力,蓪草紙花為傳統手藝製作的佼佼代表。據報導,蓪草本是台灣最早產業植物之一,如今卻僅剩苗栗、新竹還有少量栽植,全台也僅剩一家(重生後的)蓪草公司。為喚起民眾對消失產業的記憶,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和「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合作,在台北植物園「欽差行臺」推出蓪草特展,展出至11月17日。林試所所長黃裕星回憶,小學做勞作時都會利用蓪草髓心(其實今天許多人回憶都有小學勞作做紙花的經驗,只是年幼不知這材料叫蓪草紙),過年時也會收到蓪草製作的紙賀卡。曾經輝煌發展的台灣蓪草產業,因各種塑膠和新紙材出現而凋零,不僅老師傅所剩無幾,年輕一代甚至根本不知什麼是蓪草。
曾有的輝煌時代
蓪草俗稱「通脫木」,它的莖幹髓心柔軟緻密,可抽出製作工藝品,分布在台灣和大陸華南地區,台灣多生長在海拔三百公尺以上的潮濕山區。不僅清朝時已深入民眾生活,日據時期更被列為重要經濟產物,市場供不應求。據稱1830年台灣就是蓪草紙出口國,日治時代台灣總督積極輔導新竹一代工廠蓪草加工,占全台生產量95%以上,不但為日本皇室指定使用,還曾獲得1925年巴黎國際手工業博覽會以無纖維織之紙張獲得優等獎,即使試圖以機器增加蓪草紙生產量,品質仍敵不過純手工製造。1930年代外銷美國鮮紅豔麗、栩栩如生的紅玫瑰紙花久放不壞,就是用天然蓪草製作,當時為了完成美國訂單,曾創下連續三年每天生產十萬朵紀錄,裝滿一貨櫃運往美國,帶動了新竹從五峰鄉泰雅族部落、客家聚落以及市區內片草、造花產業,1993年最後一家蓪草紙製造業者遷廠到中國,為台灣百年蓪草紙產業畫下休止符,從此被低廉乏味的塑膠花大量生產取代。
19世紀廣州及港澳的外銷水彩畫(export watercolor painting)多畫在棉紙(rice paper)上,棉紙有生、熟兩種,生棉未經處理,容易滲透,便於水彩渲染。熟棉經明礬處理後色素較收斂貼切,宜於工筆。外銷水彩畫多用熟棉,因而風格光亮明麗,極為順眼。
但是另出奇兵,讓人刮目相看尚有蓪草水彩畫,用一種蓪草樹(Tetrapanax Papyrifer)的髓心當紙,所謂的蓪草髓紙(pith paper,簡稱蓪草紙),不是紙但可當做畫紙用,它直接來自一種植物樹心、幼樹長如粗草,長大後幹身長成龐大圓徑,樹幹內有白色圓捲髓心可取出,用闊長利刀可把圓髓心慢慢削成一張張輕薄如紙的木片(行內稱片草或撩草),曬乾後用做畫紙。愈闊長的髓心愈難削平,稍不平均,便會破裂。水彩蓪草畫尺寸有逾30X20cm者,但低於30cm(1英尺X8英寸)的畫紙比較多、幼嫩蓪草髓也較雪白光亮,所以一般水彩蓪草畫都屬於這類的小型彩畫。
中國早在18至19世紀便開啟了大量出口所謂東方印象的外銷畫(export painting),包括遠涉重洋旅居中國的西方畫家與廣東南方畫家,後者多是靠當時尚未有攝影留像,替人寫真繪像的畫師,素描基本功夫扎實,揣摩學習西方繪畫表現,融入傳統國畫技術,可謂異軍突起。這些外銷畫另應顧客要求,另外以蓪草紙描繪了很多南方生活習俗的民俗題材,裝訂成冊葉,因蓪草脆薄易碎,常在畫頁四周加裱襯以藍絹帶框。一度曾有以五百冊葉之多,裝箱用船隻自廣東輸入西方,畫作大多以花鳥魚蝶為主,反映閩粵一帶民風習俗,譬如紡絲養蠶、植茶焙葉、龍舟競渡、河流船艘、戲曲人物、中國酷刑,自成系列,令人一新耳目,在歐洲頗受歡迎,對「中國風」(Chinoiserie)末期現象引起絕對衝擊。
蓪草畫流通一百餘年,蓪草畫家風消雲散,成為中國繪畫史一則傳奇。今天許多冊葉亦支離破碎,蓪草脆裂,西方古董商乾脆化整為零,以單頁新裝鏡框出售,亦頗受歡迎。
官卦畫家的歷史貢獻
由炭畫寫實素描轉入油畫(oil painting)、水粉紙本(gouache,亦稱bodycolor)、水彩(watercolor)、膠彩(glue color)繪製領域並不困難,當年廣州與港澳一帶的本地著名畫師便有稱為「林官」(Lam Qua)與「廷官」(Ting Qua)兩兄弟畫匠。這個「官」字福建發音為「卦」(qua),是一種尊稱。哥哥叫關喬昌,弟弟叫關聯昌,廣東南海人。「霖官」就是關喬昌,又名關作霖,人稱「林官」。「廷官」就是四弟關聯昌,別字關廷高,所以又稱「廷官」。「林官」稱林而不稱霖,是因為當時音譯及他自己畫上簽名又稱「林卦」(或林呱Lam Qua),弟弟就稱「廷卦」(Ting Qua)。道光30年續修《粵南海縣誌》內載,「林卦」名「關作霖,字蒼松,江浦司竹遙鄉人。少家貧,思托業謀生,又不欲執藝居人下,因附海舶,遍赴歐美各國。喜其油像傳神,從而學習,學成而歸,設肆羊城。為人寫真,栩栩欲活,見者無不詫歎。時在嘉慶中葉,此技初入中國,西人亦以為奇。」如此一來,「林卦」是如假包換的歐洲留學生了。的確,「林卦」在西方藝術界的名氣比其他中國本地畫家大得多。1835年12月8日一份名為《廣東郵報》(The Canton Register)英文報紙內推崇他的油畫已表現出「對藝術知識領悟加深,成功把握面部神情特徵及驚人的藝術感染力。」同年,他的作品《老人頭像》入選英國皇家美術院展出,1841年與1851年,他的人像畫分別赴美國紐約及波士頓展出,是迄今最早赴歐美參加展覽的中國畫家。
「廷卦」(Ting Qua)畫館在本地的名氣不遑多讓,他以景德鎮大量分工繪製外貿瓷的生產系統方式,亦即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在《萬物》(Ten Thousand Things,2000)一書內所謂的「模件系統」(modular system),雇用大批畫工助手,分工在棉紙或蓪草紙上繪製市井風情成品的某一部分,譬如某人專繪人物、船隻,某人專繪樹木、風景。「廷卦」繪製好局部畫像或畫稿,亦可分工給助手繪描背景或仿繪。如此一來,繪畫成品出產速度陡升,極為一般洋商喜愛。
「廷卦」國學工筆底子深厚,現存美國皮博迪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的兩幅水粉畫〈花卉靜物〉與〈鴛鴦〉,百花不露白,鴛鴦神仙眷,不遜五代徐熙、明代呂紀。另一幅「浩官」(How Qua,浩卦)伍秉鑒家中〈庭院〉,更是大樹婆娑、盤栽處處、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並以大樹為主景切入,出人意料。
話再說回來,這批一度曾利用中國貿易(China Trade)的商機影響18至19世紀歐洲國家的「官卦」畫家或籍籍無名的畫工們的貢獻又在哪兒呢?很明顯地在攝影尚未流行採用前,畫術無疑是保存歷史、傳遞文化的良好工具,尤其是人像畫,主角本人便已蘊含極豐富的歷史背境與故事。除此以外,歐美兩洲的中國貿易對東方或中國文化的印象,從最初的好奇到後來的虛心學習,除了外貿商品如瓷器、紡織品、漆器、家具等輸入刺激外,外銷畫作在民俗、景物方面的描繪敘事(尤其設色紙本冊頁畫,ink and color on paper,Album leaf),完整提供給歐洲早期狂野想像的中國風另一種民間淳樸生活寫實面。最難得的是許多地方景物描繪,畫師採用的油彩、水彩或粉彩材料及表現技巧,均是西方典型手法,並非倚靠什麼「神祕東方」或「野蠻中國」的題材來取悅西方,徹底改變了井底之蛙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