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9 07:42:16| 人氣4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孩童的秘密基地,充滿內在對話的迴聲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08-09╱台灣立報╱第13版╱綜合╱本報訊  
  孩童的秘密基地,充滿內在對話的迴聲屋
   ■楊錦堂
 
  《書房想像》的展覽中,參與展出的孩子作品已有著可觀的質與量,既蘊含著人文地理也流動著思維情感,成了一種精彩的空間發散。「書房想像」希望是這麼一個關於孩子對書房空間的見解與呈現,同時也希望能產生力量,足以讓人見識到孩子從作品裡所揭示的空間感知。
  以下試就一些篇幅描述和推介參與這次展覽的作家──孩子們以及所進行的作品概略,之後再附上本展覽的策展論述,供作參考:

讀書寫字的起居室、

藏匿私密的小房、

充滿內在對話的迴聲屋

書房。孩子去親近它,感受它,認真的

進行著一場隨時都可以進行的學習探索。

作家──孩子與作品

劉詠瑄在書房裡不斷地用布尺丈量每一個角落,似乎要告訴我們書房可以量出些許它特有的比例,而她所拍攝的小玻璃瓶富有哲理,也有著濃郁的普普風,硬幣銅板的作品則又帶有批判的力量。

涂冠儀試探書房的許多小空間時竟然冒出古典音樂的旋律,讓人不知下一個小空間又將會冒出什麼歌?我們可以順著她布下的聲紋進入書房的抽屜小匣,欣賞她如何詮釋空間。

陳國豐的「尿尿小童」從五年級開始就筆觸簡練,信筆揮動出他獨特的天真與無邪。

田燕萍的色彩筆記既灑滴又細描,畫出在書房裡特有的安穩與內斂,這可和他平日的生活外在相異。

賴佑任在與父親有密切關係的舊照片及黑膠唱片裡企圖回味並追蹤他與父親兩個世代間的有趣聯繫,充滿虛擬與真實的激盪,這條從書房散發出去的線不知會有多長。

邱郁文從封箱在書房許久的幼兒服裡所調理出對兒時衣著布料圖案的深愛,大方自書桌桌腳繪製起,一路蔓延至牆壁,在成長空間裡生姿搖曳。

鄭向茵翻數著舊照片的種種而製作起裝載這些照片的相框,竟一頭栽進鐵絲與毛線冷暖交加的世界,翻滾無數舊時的回憶。

李嘉蓉喜愛花,索性在書桌前儘量布置出自己愛好的花朵圖,好讓它們隨伺左右,書房也是花房。

宋佩芬更將書房視為一個「大盆栽」,想從縫隙桌角窗沿簾布凹褶處一一栽種,讓我們看到繁花自房間孔隙中又假又真的遭遇。

邱于佑筆下的書房時而簡樸,時而孤立,時而奮起,時而隱微,他不斷地透過文字鑄鍊且淘洗著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尤其是對書房的觸碰,風格極為凝練。

楊庭傑結合其閱讀經驗,將書房描畫成一種欲投入在無止盡科學科幻之中而且有著細菌增生蔓爬的境界,以便明白書房究是什麼模樣,透過秀緻細膩的筆觸涵蘊美幻的遐想與超乎現實的對書房窩居的簇擁。

陳政江則以輕巧卻果斷的筆鋒勾勒起他意圖編造的兒童書屋,隱藏那沉穩晶亮的空間感知,尤其在每間房裡安置一個打了問號的小桶,令人哲思。

涂嘉容愛將自己回到書房把內心世界轉化為文字時的真實感一一吐露,在書房建設一個文字堡壘以對應宛如跑馬燈般繞轉的生活。

有遷徙經驗的陳鈺淨從水晶球解析書房,將其中的各個物件予以倒映,顯映在球體之中的弧狀物件似乎做了一次視覺的倒轉,像在提問人們的觀看。

黃昱凱的紙製機器人翩翩然佔據著書桌,供應主人在書房對異度空間的神往與越進,或動或騎或飛。

李茗鳳在書房追憶與父親共處的一段逝水年華,蒐羅父親在世時與其互動的紙條並將裡頭的隻字片語化為幼小心靈中對生命意志的頻率,屢屢乘機叩擊著她的成長時光。

鍾宜家巧妙地改造我們對生活用品的認識,她利用現成物與現成物的異樣聚合,撞擊我們對生活習以為常卻漸失創造的情狀,作品充沛活力,想多留一些人跡在身邊。

黃泊澄在他的「魔法書房」逐步裝置一個旅行誌,應用了眾多的小物集結拼湊於牆面形成一個旅遊圖誌,彷彿他已蛻變為一位旅遊導舵者正在作品裡啟動一次難得的時光之旅。

俞松林不怎麼喜愛書桌前一直有著的破洞,他拿保鮮膜去貼覆,拿塑膠袋、紙張、鈔票……去貼,這一貼卻也貼出了破洞的真實性,越貼越顯得真實,從破洞裡窺見的書房真實。

王琪華側身從書房的窗檯繞過,隻手拿起相機隔窗隔紗網的自拍,她拍的起興,不斷從網格中探視自己的容貌,好似對其身分進行另一次的確認。

邱亭華繪製了一些狀似變形的物體,或者塊狀或者扭曲,這些個來路不明的形體湧現在書房牆面成了一個通向不知明地方的甬道,似幻似真。

涂宜謹在書房習字讀寫時不斷搬離書桌,書桌到哪書房就在哪,這種書桌搬遷史造成一種對書房空間的再度定義,書房成了一種跳動,在不定點上她處身於書房的獨特中。

邱美月的便利貼即興,直覺得將自己的生活寫照與心情變化傾談出來,似乎繪畫比起任何事物更值得她投注心思,也更值得佐料於書房之中。

古慧瑜在書房空間裡置放一個生滿鏽斑的鐵絲線圈,它像懸浮般立於影像前,螺旋一整個書房空間的景深,隆隆作響,既雕琢著時光亦刻畫著空間,觀看著的我們似也要深深的捲入其間。

啟動通往世界的大門

將一群住在美濃這麼一個充滿著諸多以客家文化特徵為主體性的國小學童的居家摹寫作一部作品的樣貌時,是否可以看出美濃對這一群小朋友來說,既包覆著多元的化育滋養又經受孩童純樸性情的激盪?是否在國內探索客家主體性多元文化時,能夠從家庭作為人的一個基礎單位引向較為可能的空間意識?

吾人在試圖結構美濃在地客家晴耕雨讀的文化涵養與當代學子孩童屢經資訊科技數位速度催逼下的身體處境之中發現,處在科技時代的人們漸被速度拋棄,孩童的學習環境在速度充斥與許多事物速成下也都被工具化為現實的利用關係,少有機會在所處空間中靜下或慢下身心進行更為充分的覺察,因而被消磨的身體感知和已漸漸停滯甚至無感的生活,孩童很難對周遭事物建立豐富的感受,似乎許多事物只能冷淡冷漠,縱使是一個以農立鄉培育無數碩博士的美濃農村,仍難擺脫。

此般速度層的困境裡,應透過一種生命技術生命工夫的形成練習,才能重新尋回自我的身體感。以孩童為例,以書房為一個介物,在回歸居家,從朝夕相處的空間開始;在教育的環節中引導孩童從深戲介物並從介物所散發的光澤質地裡探索起,或許可以讓我們在重新觀看環境覺察人我的過程中,召喚出曾有的純樸,引出一個希望。執此,本計畫嘗試聚焦在孩童回家寫作業相處的空間來進行孩童身心靈的體驗與書寫並且期望形成一種空間意識。台灣立報

書房—讀書寫字的起居室、藏匿私密的小房、充滿內在對話的迴聲屋,是孩童的秘密基地,是孩童的精神堡壘,在這裡孩童發展自己的想像,透過閱讀、書寫、學習與許多嘗試,啟動通往世界的大門,進行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旅程。假如孩童願意在此跨越習以為常的作業書寫,獲得一些拋離或者擺脫慣常思考模式以追尋自身的內在經驗,並且化為一種記憶,或是反向由一種記憶去層層疊疊出能讓一己置身於可謂是一個人的速度的書房結構,那麼,這樣一場隨時都可以進行的學習探索就不只是強調我們深刻將自己浸入書房空間的自主而已,隨著孩童創作的影像、筆記、圖像等敘述所能傳達出鄉村時空與教育啟迪之間存在的生存意義,亦將留給我們在美濃客家現下多元族群、文化資產、教育傳授與空間摹造之間的拓展以及對客家空間認知程度的深鑿,此計畫對客家學術文化與莘莘學子空間觀念的養成,期能深化永續,且更為各界觀者得到一個反身思考與深入了解自身存在感知的重要。

以上文字希望對讀者的閱讀,對讀者在認識這群才華洋溢的孩子們與其熠閃發亮語珠晶瑩的作品時有所助益。

(本文作者為美濃吉洋國小老師)

 

■《書房想像》學生作品選。(圖/楊錦堂堤供)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4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