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5 06:59:23| 人氣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客說客話:客家體育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08-05╱台灣立報╱第06版╱族群╱本報訊  
  客說客話:客家體育風

   ■洪馨蘭

  中華隊在本屆亞錦賽分組預賽中,8月3日晚上以初場領先到13分落後,最後第4節又完成大反攻,打出一場充滿戰鬥力且激勵人心的比賽,而國人的國族意識形態,再次獲得強化與宣洩。回顧歷史,客家族群的內部團結,不也曾經經歷這樣的過程?利用「贏」獲得自我存在的肯定。只是,要能「贏」得有本事,在傳統的客庄,這個本事曾來自興盛的習拳之風。

  由小學體育老師劉正英甫完成的文史研究,談到客庄習武風氣與客家體育運動表現有關的故事。劉正英透過蒐集美濃中壇地區半世紀以來村莊拳師(打拳師傅)的生命史,理出一個南部六堆客庄習武風氣的往日盛況。根據拳師的口述,客庄習武之風甚早,或早在清代即已練就一身貼身格鬥或改裝農具為兵器的本事,本庄聞訊權益受損或遭受挑釁之時,一聲吆喝,耙耡鏟鐮傾出,連村中女性都爭上前線。

  20世紀上半葉,日人為進行村莊控制對原有拳練勢力予以收編與瓦解,原本作為地方治安自治武裝的力量,被迫吸納為村內與村際之間相互制衡監控的警察延伸系統。習拳之風消沈半世紀之久,直至國民政府時期又以另種風貌展現。

  因緣際會原本即有習拳之風的武洛庄(今屏東縣里港鄉境內,舊時即與中壇之間可單日往返),一名拳師受邀到中壇教習拳術。相較於河流對岸的福佬集鎮與山區古道樞紐的旗山,是以武館方式營運拳術教學,中壇客庄稱具耕讀傳家之風的習拳場所,實際上就是一個可容納一百多人同時蹲馬步、伸展拳腿工夫的大禾埕。

  根據口述,劉屋禾埕在夜間利用點燃俗稱「瓦斯」的果實催熟劑來進行照明,氣味頗嗆卻仍吸引村中男丁與兒童聚集。在村中普遍漆黑的時候,人聲鼎沸的練拳禾埕,就像是現在的社區活動中心。

  村庄婦女在練拳之前即已在禾埕內外忙碌。師傅教拳時也會在一旁偷偷學習,甚至下場練習。中壇拳師回憶當時至少也有20來位婦女參與練拳。課程結束後,婦女還會端出熬煮多時的草藥湯,作為汗水淋漓的補品。村庄之間出現爭水事件時,婦女也有前往理論或自衛的能力。

  拳師入駐家族伙房,即長期住了下來。除夜間教拳之外,白日亦在伙房右廂間房,替村民解決筋骨酸痛或跌打損傷等問題。客家合院著實又有了村庄醫館或草藥堂的性質。

  拳頭師父後期在中壇地區也催生了當地槌球活動。數年前的六堆運動會,在槌球比賽項目亦曾選擇中壇作為比賽場地。練拳與習武之風,逐漸轉向健身運動以及休閒。客籍運動家在臺灣棒壇也發光發熱。

  客家人「耕讀傳家」中的「耕」,事實上並不只有田間勞動,在農事之餘習拳強身也是客家庄曾極盛一時的風氣。傳家的或許並非耕作技術與讀書哲學,還有強健體魄的自我要求。

  美濃在《美濃鎮誌》中有記載了體育盛行之事,甚至更在舊日鎮立圖書館樓下設置「美濃運動名人館」,展示客籍子弟在體壇上的投入與成就,也透過不同方式,從象徵到實質支持並鼓勵鎮內體育子弟的發展。但體育發展面對當代教育走向呈現疲軟的狀態,其實也從運動名人館長期處於蚊子館可見一斑。

  曾經的體育之盛是否有什麼文化根源,《美濃鎮誌》著墨不多,針對半世紀以來在合院禾埕聚集習拳的集體記憶,或許便補充了傳統上我們對客家人在重視教育務仕求途以外,另一種直接用身體以贏過(打倒)對方、獲得對方畏懼與尊重的社會力醞釀過程。

  (高雄師大客家文化所助理教授)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