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24 18:44:19|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花蓮除三害系列報導之一 福壽螺入侵 農友憂損農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06-24╱更生日報╱第2版╱花蓮要聞╱田德財  
  花蓮除三害系列報導之一 福壽螺入侵 農友憂損農作

    吉安鄉一處水池、鯉魚潭溼地溝渠旁滿布福壽螺卵

   前言

  原有自然環境目前已飽受外來種危害,例如福壽螺、非洲大蝸牛,造成農業經濟重大損失;巴西烏龜、牛蛙、有毒的眼鏡蛇不當放生或棄養,除了造成原生物種的浩劫,也危及人身安全,外來生物造成的另一嚴重問題為與本地種生物的雜交,使本地種逐漸失去遺傳特性,危害很大;花蓮有三害,分別是福壽螺、小花蔓澤蘭、小黑蚊,這三害對花蓮影響很大, 全民如何共同防除「生物駭客」,減輕外來入侵物種對既有生態系的破壞,保護本土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本報即日起提出「花蓮除三害」系列報導。(編者)

  記者田德財╱報導

  三害之一的福壽螺,不僅是生態的浩劫,造成花蓮縣的農業損失,前天新北市板橋新海人工溼地的荷花池,疑遭到「生物駭客」福壽螺的入侵,使得荷塘內的荷葉紛紛發黃枯萎,花況慘不忍睹。

  近年福壽螺對花蓮縣的危害處處可見,花蓮縣生態推展協會理事長高德安曾經發現,危害全台的「粉紅色風暴」福壽螺已悄悄入侵,憂心可能造成當地物種的生態浩劫。

  三年前,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斥資近五千萬元,以溼地工法在鯉魚潭建置污水處理系統,透過水生植栽淨化廢水,再排入潭內,成功改善水質及優養化問題。但高德安發現,隨著天氣轉暖,這處佔地一公頃的溼地,二月底開始出現大量福壽螺,水中植物周邊成為孕育福壽螺的溫床,溝渠旁也滿布福壽螺一顆顆粉紅色的卵。

  另外,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一處水池也曾出現了令人怵目驚心的景象,一堆堆粉紅色葡萄串狀的福壽螺卵,黏在矗立池中的樹幹和岸邊石子上,讓人看了作噁,有農民說,福壽螺雖然早已司空見慣,但像這樣滿池粉紅螺卵的景象,還真不多見,深怕「見綠即吃」的福壽螺會危害到周邊農作物。另外,諸多農友也發現稻田中,布滿了福壽螺,及其累累的紅色卵。

   六十八年引進 至今難根絕

  福壽螺在民國六十八年被引進台灣養殖,當時希望能取代台灣原生種田螺推廣食用,但因可食用部位僅佔全螺不到卅%,且肉質不佳,養殖業者求售無門,紛紛棄養,因福壽螺適應力極佳,蔓延全台進而侵害水生作物,損害難以計算,至今每年政府仍會編列預算防治,但事隔三十多年仍未根絕。

  農業人員說,其實福壽螺已經成為本土農業生態的一環,有水的地方就能生存,由於牠喜歡啃食植物嫩莖與幼葉,繁殖速度極快且除之不盡,被農民視為天敵,尤其是水稻秧苗期危害最嚴重的蟲害之一。

  花蓮農改場說,為確保今後水稻等作物免再遭受害,常將福壽螺生態,習性各種防治方法列宣導,希望各鄉鎮公所、農會工作人員及農友瞭解後加以應用,而有效抑止螺害。

  農改場說,福壽螺生態習性,成螺離開水面產卵於稻稈(葉)、電線桿、樹幹溝渠、堤岸、田埂、雜草等上,卵塊由二到四層總數平均五百到八百粒之卵疊覆而成呈葡萄狀,顏色鮮艷醒目,卵產下後約十四天,即行孵化成仔螺。

  初孵化之仔螺,落入水中後,多數在水中漂浮物上或水邊活動,以田中浮游物為食,稍長即以水中植物為主食。仔螺發育五十五天後即成熟為成螺,具交配能力,受精後平均十二天即產卵塊,成螺可發育至八至十公分,重一百四十公克以上。

  螺體除產卵或環境不適(如水質太酸或太鹹),需遷移外很少離開水面。螺體具有鰓肺,可以吸氣管伸出水面,吸飽空氣而載浮於水面上,隨水漂流而傳播蔓延。

  食性雜有見青即吃之特性,一般幼嫩植物為食如幼稻,菱角芽心,空心菜等,水稻插秧後二週內之秧苗時特別嗜食,殼高二公分以上之螺,每日約可取食六到十六株稻苗,食量受水深影響,在僅濕潤狀態下行動不便,食量劇減,食物缺乏亦會嚙食成株水稻。

  耐旱性強,在枯水乾旱情形下即緊閉螺蓋,靜止不動,至少可以活九十天以上,一旦遇到水即恢復活動。在水中遇低溫時(十五度以下),即潛入泥中越冬,因此水溫太低時施用防除藥劑效果不顯著。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