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23 09:55:16| 人氣1,2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農再」 學田社區邁富麗農村境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推「農再」 學田社區邁富麗農村境界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plurk分享到twitter

推「農再」 學田社區邁富麗農村境界
2013-06-23更生日報
  上圖: 學田社區是典型的農村,學田國小學生在學習扎稻草,體驗農民生活。(本報資料照片)左圖:學田社區二年前在理事長林春德(左)與總幹事張國奎(右)攜手帶社區投入「農村再生」計畫。(記者許佳琳/攝)
社區理事長林春德、總幹事張國奎攜手推動 與村民緊緊相結合 社區有如脫胎換骨

記者許佳琳/報導
富里鄉學田村長、學田社區理會理事長林春德,與社區理事會總幹事張國奎合作推動下,與村民緊緊相結合,社區已脫胎換骨逐漸邁入富麗農村境界,朝「學田吉地福星照,稻海米香青常在」 目標邁進。

林春德說,學田村是花蓮最慢開發的社區,過去是一片荒涼的溪埔地,靠移民到這裡拓荒、開墾,運土填田,才有現在良田。這幾年農村沒落,年輕人幾乎都到都市去了,所幸有水保局推『農村再生』計畫,能幫農村再造,讓學田有機會能脫胎換骨。

位處花蓮縣內最偏遠富里鄉,鄉內與台東縣毗鄰的,除了最南的富南村之外,就是「學田村」了,周邊村落同樣皆是以農產業為主,但社區資源缺乏、人口老化嚴重,年齡層以五六十歲以上農民為主,社區發展進度落後。

成功凝聚居民向心力
二年前在社區理事長林春德與總幹事張國奎的帶領下,經由水保局花蓮分局與麥邁景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輔導,開始投入「農村再生」計畫,先後完成四階段培根計畫訓練參與,也讓社區居民嘗試實作課程、進行窳漏空間改造與綠美化工作,成功凝聚居民向心力。林春德與張國奎攜手引導居民許下願景,希望改善社區老舊農村硬體設備、成立農村合作社,提升村民所得,讓青年可以返鄉安居樂業。

六十五歲的林春德,雖然在台中出生,民國四十二年才隨著父母搬遷到花蓮來,過去在當地擔任地方調解委員會委員十二年,並任主席有七、八年,民國九十八年順利選為村長,並兼任社區理事長。總幹事張國奎,則在學田土生土長,退伍後為照顧母親而返鄉務農,由於太太陳玉陵投入社區服務,並擔任總幹事,因此張國奎接觸後也被延攬,協助推動社區營造。

林春德表示,學田社區南邊與台東縣池上鄉福文村接壤,面積有五點二平方公里,人口數約八餘人,族群以客家人、閩南人最多,原住民次之,還有少部分的外籍新住民。學田村原本在日據初期,沒有居民開發,被劃為原野地,民國卅五年後,因屬「學校田產」的公有地,因此改名「學田」,民國四十五年後,有不少中北部地區閩、客籍移民遷入。由於以前這裡是砂礫地,土壤蓄水差,當時靠著居民從東邊山運土來填農地,並設井抽水來灌溉。

林春德指出,學田過去農民都是佃農,以種稻、蔬菜為主,但要向玉里鎮公所承租,沒有私人土地及自耕農身份,民國七十八年向政府陳情後,才獲得土地放領。由於社區長久以來資源缺乏,除農業之外,幾乎沒有依存產業。

張國奎說,從九十九年起接觸到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認為這是社區改造的契機。在與居民共同參與培根課程,彼此討論激盪,及執行「窳漏空間改善計畫」,社區居民共同在派出所旁的空地進行美化工程,如今空間被營造成一處乾淨優美的社區小公園,今年也順利獲得縣政府核定計畫,將能依計畫開始逐步經營、改造社區。

發展「鐵支尾」鐵馬觀光
張國奎表示,像從前在學田派出所附近一帶,是甘蔗集散地,原來花蓮縣鐵路只到富里站,光復初鋪設五分車路到這裡,村民利用輕便台車用人力運甘蔗到富里車站,轉運到糖廠,由於是花蓮鐵路最南端鐵軌最尾端,因此稱為「鐵支尾」。這次計畫中,除了希望改善公共工程如排水系統之外,也希望以「鐵支尾」歷史背景打造特色,發展「鐵路自行車」,未來能吸引觀光客,來社區遊憩。

居民期望農村經濟獨立與提升
談到農村未來發展,兩人樂觀表示,學田社區居民最大的期望還是希望農村經濟獨立與提升,像是近年學田開始種植保健作物「當歸」,就是新的農產特色。之後希望社區未來能順利成立合作社,農村能脫胎換骨,絕對要比臨近台東縣池上鄉福文村還好,讓年輕人能夠安心回到故鄉工作,成為真正的富麗農村。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1,2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