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9 00:34:37| 人氣2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舞筆記---佛朗明哥的起源及轉變 (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朗明哥的起源及轉變

關於佛朗明哥名稱的起源,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以語言學的角度,提出是源自阿拉伯語的felag-mengu(意為漂浮的農夫);有的認為是源自西班牙境內猶太人後裔或吉普賽人的俚語;有的認為由於舞者跳舞時優美的神態類似火鶴(flamenco)而得名;有人提出與古代的法蘭德斯(Flandes,在今日的比利時西部及法國北部與荷蘭西南部的交界地區)有關的見解;也有人認為出生於法蘭德斯的偉大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 (Carlos I,西班牙人稱為卡洛斯一世,一五一六至一五五六年在位),因其王宮內有來自於法蘭德斯的人士,而這些人被西班牙人稱為佛朗明哥(flamenco)人,因此這些人所唱的歌亦被稱為「佛朗明哥」;還有人認為由於來自法蘭德斯的佛朗明哥人是外來者,而吉普賽人亦是外來者,而其吟唱與舞蹈的表演方式,據此被西班牙人亦以「佛朗明哥」相稱。其他還有許多不同的揣測,在這裡就不多做陳述。

由查理五世自法蘭德斯帶來的親信,在西班牙境內仍受到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西班牙國王重用,這些親信不瞭解西班牙的民情,且為了支付帝國在德、奧一帶的許多費用,而對西班牙人民課以重稅以因應財政的短絀,憤怒的西班牙人民因而要求國王罷黜這些「佛朗明哥」人,尊重西班牙本土子民原有的權益等訴求,甚而發生暴動。可想而知「佛朗明哥」一詞在十六世紀的西班牙,並不是一個令人覺得光彩的名詞,而到處漂泊不定的吉普賽人,亦是許多西班牙人厭惡與抵制的族群。或許是這樣的關係,在西班牙本土出生的菲力普二世即位,真正的「佛朗明哥」人因而失勢離去後,這一名詞因而移轉到吉普賽人的身上,或許也有可能。而事實上,根據歷史記載,在查理五世在位時期,的確有許多的「佛朗明哥」人移民前往與今日佛朗明哥藝術有關的安達魯西亞地區定居,或許因此安達魯西亞與「佛朗明哥」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管佛朗明哥的起源究竟為何,這項結合音樂、曲調、舞蹈、吟唱、詩詞及舞台意識的表演藝術,直到十八世紀末才真正的被凸顯出來。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佛朗明哥一詞已成為吉普賽人或類似吉普賽人的同義詞;另一方面,我們也可從一些相關史料得知,人們有時亦以安達魯亞或吉普賽這兩個語詞來指稱佛朗明哥。此時期佛朗明哥藝術的吟唱技巧、彈奏樂器、舞蹈形式皆獲得相當大的發展。

根據最早的資料顯示,與佛朗明哥相關音樂的融合可追溯到十八世紀中葉,當時創作輕快歌謠的作者們,除了創作獨幕笑劇和民謠集曲之外,音樂的風格發展則越來越傾向於民俗舞蹈的曲風,而這些元素在十九世紀時給予佛朗明哥音樂創作上相當大的助益。此時期佛朗明哥藝術表演主要是在加地斯、塞維亞和赫雷斯的劇場,以及可以喝酒的咖啡館(cafe cantante)裡,而這些表演者都是一群經過篩選,包含男性或女性的吟唱者、吉他手和舞者。當時雖然面對法國和義大利音樂席捲整個西班牙的強大壓力,但是安達魯西亞地區在面對外來音樂入侵的同時,由於已擁有吉普賽人保存的佛朗明哥音樂,再加上糅合了傳統西班牙吉他的伴奏和西班牙式的舞蹈,因而將安達魯西亞地區的音樂文化推至前所未見的高峰。這些佛朗明哥表演中所吟唱的歌曲,由於吸取了各地文化和許多人們的感動、遺憾與喜樂,再加上深沉的歌頌以及極富挑逗意味的舞蹈,因而深獲人們的喜愛。不論如何,十九世紀對於佛朗明哥而言,是個戲劇性轉變的時代,自那時起在小酒館裡表演的佛朗明哥,正一點一滴開始形成我們今日所知道的佛朗明哥藝術。

十九世紀佛朗明哥藝術的發展

佛朗明哥藝術的蓬勃發展,始於公元十九世紀後半葉,由於許多優秀表演者的努力,終於將佛朗明哥帶向第一個黃金時代。包括人稱全世界佛朗明哥王者的加地斯歌者艾爾‧布拉聶塔(El Planeta,西文即為地球之意)和他鍾愛的學生艾爾‧菲由‧德‧波多‧里爾(El Fillo de Puerto Real),以及深具份量且最早以巴布塞歐斯(Balbuceos,又譯為含糊調)吟頌歌曲的席爾維利歐‧佛蘭科內第(Silverio Franconetti)。

席爾維利歐‧佛蘭科內第身上流著義大利和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熱情血液,他在結束歷經數年的美洲之旅後,便開始在塞維亞的一間咖啡館裡擔任吟唱手駐唱。在設於露天中庭人們飲酒作樂的咖啡館裡,他以獨特的唱法得到許多回響和肯定,人們開始稱他的音樂是佛朗明哥音樂。從那時起,除了許多原有的曲調分類外,也開始出現不同類型的分類法則;另一方面一些較傳統的佛朗明哥曲調如菲斯德羅(festeros)、甘地釀斯(cantinas)或探戈 (tango,又譯為叮噹調)等,則慢慢喪失普及化的節奏和旋律而轉變為新的佛朗明哥型式。

新誕生的佛朗明哥是和抒情戲劇共生的,它的型態越來越傾向於大眾化,並且不時改變其音樂元素,這樣的轉變也使得它開始遠離以柴火照明的洞窟表演場地,而以劇場的燈具照明取而代之。但是它交錯於劇場舞台和類似酒館的咖啡館裡,保持其原有音樂和舞蹈多變性的表演方式,至今依然光芒萬丈。

在歷史文獻中我們得知,從席爾維利歐的時代到今日仍有許多舉足輕重的佛朗明哥藝術家,如加地斯流派的吟唱家:安立奎‧歐爾特加 (Enrique Ortega)、古洛‧督爾西(Curro Dulce)以及帕基林‧艾爾‧況德(Paquirrin el Guante)等。赫雷斯流派的吟唱家有:馬奴艾‧墨林那(Manuel Molina)、巴科‧德‧拉‧露斯(Paco de la Luz)和洛可‧馬德歐(Loco Mateo)。位於塞維亞城外的德里安納(Trinana)流派則有:拉蒙‧艾爾‧歐耶羅(Ramon el Ollero)以及派拉歐斯家族(los Pelaos)。而和席爾維利歐表演方式相似的還有艾爾‧尼特里(El Nitri)、艾爾‧加那利歐(El Canario)及赫雷斯人艾爾‧查多(El Chato)。無疑地,是這些吟唱者在良性的競爭中發展了佛朗明哥這項藝術。

而女性在初始的佛朗明哥文化發展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些女性為:加地斯的拉露比亞(La Rubia)、多洛雷斯‧拉‧帕拉拉(Dolores La Parrala)、拉‧塞爾奈塔(La Serneta)、拉‧阿菲卡(La Africa)以及阿尼亞‧拉‧德‧隆達(Anilla la de ronda)。還有許多女性佛朗明哥藝術家在安達魯西亞東部的地區如馬拉加(Malaga)、格拉那達及阿爾美利亞(Almeria),甚至於在更東邊的慕西亞地區的礦區裡,一天比一天地更受到民眾的歡迎,因此佛朗明哥正式發光發熱,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投身這個新興藝術,並且馬不停蹄地進行創作作品。

二十世紀佛朗明哥藝術的發展

在二十世紀時佛朗明哥這項表演藝術,開始有了基本的規範。如非常積極推廣這項藝術並且在西班牙各地獲得極佳聲譽的安東尼歐‧佳芎 (Antonio Cachon),他是一位善於自我啟發靈感的赫雷斯吟唱者,並為許多分散已久的音樂立下了穩固的分類基礎;而拉‧尼娜‧德‧洛斯‧貝伊涅斯(La Nina de los Peines)的吟唱藝術,則讓佛朗明哥式的探戈充滿了生命張力。在此同時,佛朗明哥誕生了另一種新方法來接近大眾,一群著名的佛朗明哥藝術家藉由華麗的舞台來與觀眾接觸,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位主角,就是貝貝‧馬爾切那(Pepe Marchena)。貝貝‧馬爾切那在二十歲左右時,就以非凡的唱腔影響了整個佛朗明哥界的吟唱方式,他以創新的腔調來詮釋這來自安達魯西亞的佛朗明哥音樂,甚至使得民眾聚集在劇場門口和鬥牛場上,只為了能夠聆聽他絕美的歌聲。他吟唱的語調有些許的吉普賽腔,但又如此絕對地佛朗明哥,讓人隨之神往,因此帶領出另一種國際化的佛朗明哥藝術風潮。


而費德利科‧賈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也是二十世紀在西班牙文化領域中表現最為傑出的人士之一。他除了是才華洋溢的作家之外,同時也是優秀的音樂家,尤其在傳統的民間藝術和吉普賽人的歌曲中具有亮麗的表現,而他的出生地──佛朗明哥的搖籃──安達魯西亞,更是他創作靈感的來源。在其最有名的兩本詩集《深沉曲詩篇》(Poema del Cante Jondo)及《吉普賽吟唱集》(Romancero Gitano)中,可看出他對保存佛朗明哥傳統的努力,以及對這項音樂藝術的感動與執著。著名的佛朗明哥代表作《血婚》(Bodas de Sangre)及《葉瑪》(Yerma)即是他所創作。《血婚》深受吉普賽民間藝術的影響,除了獲得極大的肯定外,並對其他的戲劇創作產生重大的影響。除了創作外,一九二二年他與好友、著名的作曲家馬奴艾‧德‧法雅(Manuel de Falla)一同策畫一項名為「深沉曲的節慶」(La fiesta del cante jondo)的音樂聚會,透過這個向佛朗明哥吟唱法中最純正、深沉風格致敬的音樂節慶,將佛朗明哥帶向更光明的坦途。只是,同性戀的身分以及鮮明的左派立場,最後為他帶來了殺機,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後不久,在那個只有對立卻沒有包容的年代裡,羅卡成為內戰一開打後不久便被推放上祭壇的血祭品。


到了七○年代,出現了兩位革新的藝術家分別為吟唱者卡麥隆‧德‧拉‧伊斯拉(Camaron de la Isla)和與他搭配的吉他手巴科‧德‧魯西亞(Paco de Lucia)。他倆為外來文化浪潮入侵西班牙而提出青年革命的構想,並且在堅持古典佛朗明哥繁瑣變化的原則下,立下新詮釋方法的規範,而使得年輕的世代在追求佛朗明哥藝術的大道上能夠爭鳴發光。在他們兩人力圖將自己家鄉安達魯西亞的藝術提升為國際化藝術的努力下,這項藝術現今已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資產,世界各地都有佛朗明哥藝術的愛好者。除了巴科和卡麥隆的革新讓佛朗明哥的內容更加包羅萬象外,同時還有另一位格拉那達吟唱者安立奎‧摩雷特(Enrique Morente),由於他嫻熟多種佛朗明哥吟唱風格,因而在當代佛朗明哥改革先鋒中,具有不可抹滅的地位。

演奏樂器吉他的改革,與佛朗明哥吟唱的革新可說是相輔相成的。安達魯西亞地區的吉他手在佛朗明哥非凡的發展過程中,將這個可代表西班牙樂器的吉他變為佛朗明哥音樂的主要支柱。十九世紀吉他手胡里安‧阿卡斯(Julian Arcas)為混合古典派和佛朗明哥的創始者,他和經常與席爾維利歐搭檔合作的樂手帕迪紐(Patino)大師,分別為複雜的佛朗明哥吉他彈奏奠立技巧準則。之後又陸續地出現了多位著名的樂手,而吉他這項樂器,原本僅是搭配佛朗明哥吟唱和舞蹈演出的配角角色,但如今其重要性與日俱增,甚至已成為能獨當一面進行獨奏演出的要角。

台長: 快樂貓
人氣(2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