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溫柔
文/吳若女 節錄自康健雜誌68期2004/7/1
http://magazines.sina.com.tw/cwgroup/contents/20040715/20040715-008_1.html
我們常對別人的不幸,不知所措。但適時的一句話或一個擁抱,卻能給對方極大的安慰。
......美國杜克大學社區健康照護中心的社工師皮契爾解釋,如果我們目睹別人的痛苦或不安,會變得無能無語,甚至想逃離,都是正常反應,因為,那表示我們對此也感到害怕或焦慮。
但安慰陪伴,也是一種人際關係。許多研究發現,人在沮喪時,如有朋友相伴,即使是最拙的話,也有安慰效果。因此,每個人都該培養這種能力,才能與人互為支持,彼此幫助。.......
當朋友生病了
在馬偕醫院的協談中心,和社工師曹淑華聊起上述遭遇。
她勸我別太自責,別怪自己好像使不上力。其實,無聲的陪伴與關心,已經給他們很大的力量。
但她也提出許多建議,卻是我從前不知道的。
像是朋友罹患重病時,我們能做的,是先傾聽及接納他的感受,而不是用常識或醫學知識與他辯駁,企圖說服他別擔心。生病的人多半既震驚又害怕,也可能忿忿不平,覺得為什麼是他,或已坦然接受。但不管怎麼樣,都要先接受他複雜的情緒,讓他安全無懼地說出來。
接下來,再表達你對他的疼惜或不捨。像是「知道你病了,我心裏也好難過」。如果已進入重大手術或化療,不妨告訴他:「你好勇敢,聽說這種手術或化療很辛苦,你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他的情況愈來愈糟,甚至進入臨終狀態,更要仔細聽他心裡想說的話。因為他有可能想交代後事,也可能想感謝或叮嚀朋友,別拒絕或壓抑他,不要用「別想那麼多,一切都會沒事」的話來搪塞。反而要適時問他,「你還想做什麼?」、「還有什麼願望?我們可以幫忙的?」
當朋友失去所愛的人
至於那位太太的遭遇,曹淑華說,我和她一起同哭,是再好不過的安慰了。
面對親人的亡故,人會有很多情緒,像傷心、哭泣、自責或強烈的失落感,這時,還是先照顧他的情緒。
當對方傷心哭泣時,就在旁邊遞上衛生紙,拍拍他或抱抱他。人在極度哀傷時,無形的肢體語言,比什麼都有用。
如果還是想說點話,不妨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是」、「我也很想念他」。但別說:「別再哭了,這樣哭對你身體不好」或「你要節哀順變」,因為這只反應出我們不知如何是好,希望趕快停止這窘境。但真正對他好的,是讓他的悲傷有個出口,把情緒宣洩出來。
有時候,做點什麼會比說什麼更好。但別只說:「要幫什麼忙,告訴我」,而是更具體的:「我要去超市買菜,要不要順便帶點東西給你?」或「我要帶小孩去看電影,你那個大的可能有興趣,要不要讓他一起來?」不著痕跡的邀約或幫忙,會給對方說不出的溫暖。
最後,失去親人的朋友,需要長期陪伴和關注,而不是葬禮結束就好了。根據觀察,失去親人,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慢慢恢復,有人更長。所以做朋友的,別忘了繼續關心他,隔一陣子打個電話、寫個e-mail或卡片,問候一下。
我很感謝曹淑華給我這麼多寶貴的建議,如果能早點知道該多好。但陪伴安慰原來不止一種,還有別的,而我很快就碰到了。
當朋友丟臉難堪
那天一大早,我被急促的電話聲吵醒,「我的事,有人說要爆料,」一個女友慌張地說。
「什麼事?」
「就是我和某人在一起的事。」原來,是前陣子和她有親密關係的男子,身旁還有許多舊愛,其中一人威脅她離開,否則要把她抖出來。
「這樣會害死我,我還有先生和小孩,」她急得哭起來。我嘆了一口氣,心想「我不是都跟妳講過了」,但看她如此驚慌,便不忍再苛責。
後來,她吃了很長一段時間抗憂鬱的藥,醫生診斷她是重度憂鬱。
她的事,又再一次讓我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好的安慰者,除了耿直的脾氣和強烈的道德感,好像什麼忙也幫不上。
於是,我又帶著疑惑,去找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關輔中心主任葉貞屏。
在討論過程中,她給我許多亮光,讓我知道,做人,其實可以更柔軟有彈性。
從頭講起吧,如果朋友願意跟你說他丟臉不光彩的事,表示你是他可信賴的對象。要珍惜這陪伴的機會,因為他可能除你以外,再也沒有人可以講。
不過,如果你的價值觀和他有所不同,基於安慰陪伴的立場,不妨先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傾聽並接納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不等於贊同他的行為,所以不用太緊張。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不妨委婉告訴他:「我可能不適合陪你,因為我怕把情緒帶給你,也許某某人比較適合。」
但不管是否贊同對方,在傾聽過程中,不要急著給建議,而是等他自己說。從他談話內容,再增強可行的部份。因為,成年人多有自己的打算,做朋友的不見得全盤了解,如果冒然給建議,恐怕不夠完善。如果事情發展不順遂,當事人也許還會怪你,損及兩人情誼。
也有可能,是朋友的另一半發生狀況,帶給他難堪。此時,別過度追問或加油添醋,就是最好的陪伴。有些人會希望別人別再問,因為那像在傷口上撒鹽。有些人會覺得很丟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果是這樣,不妨安慰他:「那不是你的錯,我們也不會這樣看你。」站在他那邊,給他情緒上的支持。
如果,是他受到八卦或攻擊,不妨等候他的反應或需要。假如是他受到委曲,一定會想澄清,此時聽就好了,但在他想報復或還擊時,適時提醒一下:「這樣做好嗎?可能會對你更不好。」讓他冷靜下來。假如他根本不願意提,就跟他一樣,若無其事,一直到他想講或需要協助,這就是沉默的陪伴。
如果他離婚了
其實,我更常碰的問題是,身旁的朋友離婚了。我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我找了好多專家的意見,特別是美國人的,因為他們離婚率比我們高(美國是每兩對有一對,台灣是每三對有一對),他們應該有更豐富的經驗,教人如何陪伴離婚的朋友,整理如下:
別隨便說恭喜。雖然現在離婚愈來愈普遍,對有些人來說,離婚甚至是一種解脫,但《療效對話》的作者南絲.格爾馬丁仍提醒,真正離過婚的人都知道,那是很大的失落,實在說不上恭喜。
先陪伴寬慰他們低落的心情。某些人離婚後會變得很沮喪,特別是因配偶外遇而離婚的人,會對自己有所貶抑,認為是自己留不住另一半。這時朋友能做的,是先聽他說任何低潮沮喪的話。需要時,適時提醒一下:「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不是只有一個人的問題,別太自責。」
別批評他過去的配偶。可陪伴、可傾聽,但一定要勒住自己的舌頭,別批評他過去的配偶與婚姻,因為那對於安慰他,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會讓他更沮喪,覺得自己的過去,好像做了一件很糟的事。
康乃迪克大學健康中心的心理學教授茱莉亞.福特說,「做朋友最容易犯的錯是,過度投入別人的婚姻,並告訴別人該怎麼做。」謹守朋友的本份,就是讓他知道,你願意陪伴他,並相信他有能力處理。
看他的支援系統夠不夠?有時候,還得問一下:「錢夠用嗎?」、「小孩有沒有人照顧?」、「有其他親友的支持嗎?」把他拉回現實面。支援系統較強的人,適應得較好,也容易走出婚變的陰霾。
若有需要,建議他尋求專業的婚姻輔導。有些人在離婚後,會想和對方復合,或者和其他人約會,也可能陷入混亂的情感糾葛,若有需要,不妨建議他去找婚姻輔導人員,給他較好的協助。
......經過這幾次事件,我也比較懂得怎麼安慰別人,但願你也能從這些建議得著幫助,陪伴需要的人。
因為,我們永遠會記得並感謝,在我們最傷心失意時,曾拉我們一把,或說一句貼心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