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9 09:44:45| 人氣5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他砸掉1000萬人的飯碗,法律也無法阻止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点此看大图片

Uber创始人克拉尼克(網絡圖片)


23
歲那年,最讓你煩心的是什麼事?


 

考試沒通過?被妹子甩了?和Uber創始人克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同學一比,這些簡直不叫事兒。

 

他在23歲時遇到了一個小麻煩:30多家媒體巨頭聯合起訴他的公司,要他賠償2500億美元。

 

你沒看錯,是2500「億」。這錢能買下整個Facebook或阿里巴巴還有的剩。

 

事情是這樣的。在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計算機本科時,克拉尼克認識了系裡的幾個牛人。大家一起輟學開公司,做了個叫ScourP2P下載軟體。

 

Scour一發布就火遍校園,大學生們歡樂地用它下著盜版視頻和音樂,他們公司也立刻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然後,法院傳票來了。。。。。。

 

美國電影協會、唱片工業協會和音樂出版商協會起訴他們侵犯版權,要求賠償2500億美元。克拉尼克哪來那麼多錢,於是公司就破產了。Scour黃了也擋不住克拉尼克愛折騰的心。他拉上幾個高管立馬又開了家新公司。

 

最初一切都非常順利。才花了幾個月,他們就找到了投資人。在簽合同前,雙方決定開個會確定些細節。2001911日,投資方代表在波士頓坐上飛機,準備去他們公司。

 

然後,這架飛機撞上了世貿中心。。。。。。

 

投資泡湯,全國上下又亂成一團,克拉尼克同學的公司一下子陷入了財務危機。這時他想出一個天才的點子——不給員工交個人所得稅,這樣就省錢了呢!

 

然後,法院傳票又來了。。。。。。

 

這次找上門的是國稅局,他們給了克拉尼克同學兩個選擇:罰款or坐牢。

 

這次克拉尼克同學只好認栽,湊錢交了罰金。公司折騰了幾年之後,終於在2007年被一家網路巨頭以2300萬美元收購了。克拉尼克同學獲得了人生中第一筆巨款。

 

換了別人,這時候當然就得花天酒地一番。而克拉尼克同學可不是普通人,他的選擇當然——也是花天酒地。

 

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週遊世界。但到了第二年,他就覺得無聊了,決定還是得干點正事。

 

於是他繼續出沒於各種創業圈子找點子,最後把目標鎖定到了計程車行業。

 

在旅行中,克拉尼克發現許多城市都有打車難的問題,他認為這完全是行業壟斷造成的。

 

於是他和幾個合伙人決定開發個打私家車的軟體來打破這種壟斷,他們給這軟體起名叫UberCab

 

最初他們在舊金山找了家汽車租賃公司提供服務。由於服務又好車又好,UberCab很快在當地IT圈火了。

 

然後,法院傳票,哦不,政府禁令又來了。。。。。。

 

髮禁令的是舊金山交通管理局,他們給UberCab的運營挑了一堆刺,最後還說:「你們沒計程車運營資質,怎麼能叫UberCab呢(cab是計程車的意思)?」

 

要換別人,肯定覺得這買賣沒法幹了。沒想到克拉尼克同學看到禁令開心得不行,見人就說:「他們要封殺我們,這個項目成了!」

 

他決定根本不鳥禁令,生意照做,客人照拉。說我名字不行?去掉cab改叫Uber就是了。

 

要是你看過電影《社交網路》,一定知道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的信條——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前進,打破常規)。克拉尼克也是這樣。

 

事實上Uber在每座城市的擴張都是一場戰鬥,而這是克拉尼克最擅長的。

 

在華盛頓,他從網上發動了數萬居民給市長發郵件要求解除禁令。在丹佛,他甚至還發起了一場示威遊行。

 

芝加哥最初試圖髮禁令阻止Uber進入,但當市長的郵箱被抗議郵件塞爆後,禁令就不了了之了。

 

在倫敦和巴黎,憤怒的計程車司機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抗議Uber搶了他們生意。而克拉尼克的對策是立刻宣布當地Uber打車免費。

 

結果打不到車的居民只好紛紛下載Uber打車,罷工居然變成了Uber免費推廣。

 

在一些被禁的城市,Uber甚至會偷偷組織培訓,指導當地司機躲過檢查。

 

 

 

通過各種非常規手段,Uber目前已經擴張到了50多個國家。克拉尼克正面對著越來越強烈的抵抗,而他顯然樂在其中。

 

他在各種場合激烈抨擊計程車行業和監管機構,宣稱這個行業即將滅亡,而全球1000萬計程車司機很快就會被Uber車主取代。

 

這些話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他毫不在乎。對克拉尼克這一點,馬克·庫班有句評價非常精彩:他只是要戰鬥,而不是要打贏。

 

顛覆傳統計程車

 

關於美國傳統計程車業務,首先該從紐約講起。紐約市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現在,六十年來,給計程車司機發放的執照總數一直保持在一萬三千左右,沒有增加。有執照開車的司機,車前方都裝有一個勳章(Medallion)一樣的東西。計程車的勳章,可以通過買賣轉讓。由於內在的壟斷性,從問世以來其價格就不斷上漲,到2013年四月一個勳章價格一度漲到一百三十萬美元。

 



昂貴的紐約計程車勳章的價格,導致實際上每個計程車要繳納的分子錢,等價於約每天140美元,這些費用無疑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歷史數據顯示,從七十年代初到2013年,此類勳章價格上漲了接近九十倍,秒殺同期股票和房市的上漲幅度。四十多年的紀錄,投資計程車勳章看上去是一個退休的捷徑,不是嗎?

 



Uber的口碑和品牌效應

 

但是Uber的出現,慢慢打破了這個格局,到2015年初,紐約的計程車勳章價格下跌到八十四萬美元,相對於最高點下跌幅度超過30%。經過一年多的籌劃,2010年六月,Uber的業務在矽谷北部的舊金山正式開張,六個月後用戶就超過三千,運載人次超過一萬。初次體驗 Uber的人們,被其便利和優越的服務征服,口碑相傳,促進了 Uber的迅速增長。



 

手機上按個鍵,五分鐘車就來了,沒有什麼比這個更有說服力了。Uber的宣傳很少藉助廣告。成立之初,他們常在矽谷的大型科技會議提供贊助,給參會人免費接送服務,在高科技社群中提升 Uber的品牌形象。Uber還經常在大型體育賽事,節日活動這類出行需求特彆強烈的時刻出動,加速市場的佔有率。



 

當口碑相傳的Uber成了一個等價於打車的動詞時,還有什麼品牌效應比這個更厲害?



 

Uber同時也解決了許多人的就業問題。甚至許多失業的職業司機也通過 Uber找到了重新謀生的手段。這也是促進其迅速增長的因素之一。



 

2011年初,Uber獲得一千一百萬美元 A輪融資。2013年八月,谷歌投資兩億五千萬美元入股,此時 Uber的估值已經接近三十億美元。Uber的全球司機超過兩萬,它告訴世界,它的時代終於到來了。和 Uber最接近的行業第二名,Lyft,要等到2012年夏天才正式成立,比 Uber整整晚了兩年。

 



Lyft最近一輪融資,估值在二十五億美元左右,相當於 Uber的二十分之一。Lyft預測今年的扣除司機分成後的營收大約三億美元,相當於 Uber營收的不到六分之一。

 



拼車業務背後的模式

 

Uber2014年開始推出一個拼車業務,叫 UberPool,基本思路就是讓同一路線的乘客沿途共用一輛車,這樣可以降低大家的費用。這有點像傳統的公共汽車,但乘客不用等太長時間,而且上下地點更加靈活。



 

參與的人多了後,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司機在一條環路上,有可能不斷搭載新的乘客,然後放下舊的乘客,形成一個循環不停的「永久旅程」(Perpetual Ride)。司機不必將近一半時間空車去等待尋找下一個客人,效率提高,收入也提高,那麼更多的司機原意參與Uber,形成良性循環。



 

操作上,參與的乘客和司機越多,資源共享的機會也越大,規模最大的公司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這有可能是Uber擊敗其他小競爭者的利器。如果一個司機一個小時要自己拿到三十美元的收入,但是通過 UberPool可以一個小時平均搭載十名乘客,假設 Uber提成25%,那麼每個乘客的費用只有四美元。

 



如果你每天在Uber的花費上超過三十美元,也許還是自己買車划算。但是如果通過 UberPool共享,把你的費用降到平均每天十五美元,甚至更低呢?



 

奧巴馬的前任競選總管David Plouffe,最近被Uber僱傭,負責其公關部門事物。Plouffe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如果洛杉磯的司機,只要15%的人一起拼車,而不是目前一人開一輛車,洛杉磯就不會再有塞車的問題。如果更多的人,不再買車,而是使用 Uber或者類似共享拼車服務,減少公路上的車流數目,減少交通擁擠,減少汽車排放污染,減少停車位的需求,其巨大社會效益,在全美國,將是每年千億美元量級的。



 

除了運送乘客,Uber還可能做什麼?

 

TK給了一個線索:如果你能在大多數地方五分鐘內叫到車,那肯定還要許多別的東西你可以五分鐘內送到。在新澤西和紐約,它在測試一個快遞業務叫 Uber Rush。在首都華盛頓州,它在測試一項服務叫Uber Essential,十分鐘內把常用家庭用品比如牙膏,衛生紙,藥品等送到你的家門口。在紐約和芝加哥,它推出一個送餐服務,UberEats,十分鐘內把一包快餐送到你身邊。Uber還和一些奢侈品店合作,計劃推出當日送貨服務。



 

再往長遠看,如果Uber把本地物流送貨業務做好後,長距離的卡車,飛機和貨船運輸是很自然的下一步發展方向。關於 Uber的未來,無人駕駛車輛肯定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畢竟搭車的主要成本是司機的人力和時間,而不是車本身。這將意味著出行的成本繼續下降,更多的人不再需要自己養車。

 



Uber已經開始和匹茲堡的卡耐基麥隆大學 (CMU)展開緊密合作,大批 CMU的科學家被 Uber僱傭,投入自動駕駛應用的研究。無人駕駛也許是十到二十年以後的事情。但是可以期待,衣食住行中的」行」,將會越發便宜。在最近的一次和科技媒體人Mike Arrington的訪談中,TK再次強調,Uber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大家出行的成本,降到比自己買車更低。

 



Arrington評論道,「你要減少人們對車輛的需求?汽車商肯定會因此很愛你!還有誰不和你打架?」

 

「對了,計程車行會的人早就想把你弄死了。其實,你的長相,特別像他們要雇來干這事的人」。TK尷尬地笑道,「嘿嘿」。

 



有位分析師如此評論Uber:如果你把Uber只當成替代現有計程車公司,它其實不大。如果你意識到 Uber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到學校,把你的父母送到機場,帶你去約會喝完酒後再送你回家,給你送一些日常用品上門,它就大一些。如果你以後不再自己買車,完全用 Uber,它就更大了。

 



如果你把Uber看成一個超級聯網計算機,每天全世界運送上億的人和貨物,連接一切,那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了。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有位戰鬥英雄,叫喀斯特將軍。1876年他在美國西北部圍剿印第安人部落時,遭到人數十倍於自己的對手突襲身亡。傳說中喀斯特將軍的臨終遺言是,「Where does all the Indians come from?(這麼多的印第安人都從哪裡來的?)



 

聯邦快遞(Fedex) UPS和其他快遞公司,停車場和車位的業主們,運輸物流產業鏈上的各位海內外朋友們,你們要小心一點了。不要在 Uber或者類似的新生競爭者突然降臨時,也像喀斯特將軍一樣哀嘆,「Where does all the *** come from ?

 

 

來源:網路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5/27/a1199598.html#sthash.kBmnH0fx.dpuf

台長: 格勒菜園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