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0 09:36:00| 人氣2,11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空性與世相」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講「空性與世相」第二例。我要告訴你們的這個空性,不是指虛空的空,它是什麼呢?這空性就是佛陀的法身,法身是沒有形相的,因此呢用什麼來比喻立辭表講都不確切,原因在於空性它沒有形相存在,所以要用一個文句或名辭來代理無相體的表示,什麼才沒有形相呢?當然最好恰當一點的只有空了,故所以把法身用空性二字來代表立詞。空性是不生不滅的,也就是說沒有生與死,每一個眾生都具備有空性,而且是與佛陀一樣沒有差別的空性,也就是說眾生都具有與佛陀同樣的法身,眾生雖然本具佛性,但是由於無始業染障蓋,所以未能開悟見性,因此才是眾生類。什麼叫做世相呢?世相就是世間上的一切,有生有滅有變化的事物,包括超越事物的精神靈知心識部分,乃至於有色和沒有色的一切無常類。世相又稱有為法,有為法都是有生有滅,所以世相都具成住壞空的,也就是說有存在,有現實安住,有壞滅,有滅後之空無。凡是所有的一切世相,皆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生發的境,所以塵又稱為塵境。世相是由六根執著六塵幻有所存在,對境的假有現象,六塵是牽制六根的外主子,而六根無執染六塵時空性本然不動當體即性,這性就是法身。在法身現前的時候,六塵也就空了,空不是說什麼也沒有,而是無執我,也就是說,於不執著而不取空也不落有,這當下根塵都是一體無礙的。由此深入證悟讓我們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不是離開色去取空,也不是離空去取色,於蘊空際當體便是佛性真如(法身)。空性與世相的關係,對悟道者而言是一體無分的,而對沒有悟道的凡情眾生而言,則是兩個不同的現象概念。


凡為眾生皆具備成佛之種子,都可以修行成佛,因為每一個眾生都具有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每個人都可以福慧圓滿,輕而易舉就解脫生死輪迴之一切痛苦,由凡人成為聖人,關鍵是你有沒有成聖的決心,如果願意要解脫成聖,那就太容易成聖了,如果下決心要成就,有一條很好的路給你們走,也就是第三世多杰羌佛傳授的《解脫大手印》,這是菩提道上的直線大道。菩提道往往有很多若干不同的道,我們走到《解脫大手印》這條直道上,直線前進,就可以解脫成聖了,但千萬得小心哦,我剛才講了,菩提道上有直道也有很多分支道。一當生發邪惡知見就會走到妖魔道中,如果生發錯誤知見,就會走到分支道上,乃至走出菩提道軌,步入邪途,甚至入於三惡道之門中。怎麼樣走才是直道呢?很簡單,按照《解脫大手印》的儀軌法本去修持,就是直道、正道,竄改偏離就是支道!至於法學上的離戲論、非離戲論,正見、偏見等等,這是大家應小心擇決的,否則也會很難領悟真理,走進迷洞中去的!佛教法義中的同樣一個道理,由於講示的文辭法度不同,口氣、語音、助音不同,差別都是特別大的,而且有的開示理趣顛迷覆來無法聽懂,也有的開示邪見充盈著整個說理。佛陀師父曾對我等開示過兩例,今天拿來供大家鑑定體會就明白了,看一看哪一種教說開示學識淵博高深莫測?哪一種理趣精微言明易懂呢?哪一種才是真正相應救渡眾生的好法寶?這兩論說理都是一樣,都是開示同樣一個題「空性與世相」之間的關係,只在文辭不同


第三世多杰羌佛開示說:現在講「空性與世相」第一例。空性存在於俗諦世相的一體性,在客塵上相對緣起而結成生滅萬變事物的本質現象,靈與形相達其中這是無可非議的兩元飛躍實質所在,實際上在現量已知境智中是感官表層的未盡領略,而所取並不是實相當下一成不變的存在體,是眾生之蘊幻所生的有情本質立顯所得,即能所造作「為心所生」之執,是五蘊中相對的緣起現象而立題表法,實際客塵中所見者為假有空幻,實相中一無所有,是認妄為真之表代假有所立之相,這正是一切緣生和合所生法緣出顯世相的本因,構成惑業種子而所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由此我們得知,是六根對塵而招致的變異不定性過患,於真空諦中,惑業種子的實在性完全不存在客塵的實體性,是表端的直覺落著於假有的比量現見中始然。所以世相客塵恰恰是必然的假相主觀之虛妄,而染生於六根對塵的結果,終歸定義是在客觀本質中不成立的幻有。由此理法依成得知世相萬有的一切,生命物質與精神靈識當下無自性,故於本質而立於客塵所在,由是萬法無自性存在於客塵之勝義諦,而它絕不是主觀思維假立的詞造。由此了解佛陀三身四智所具之圓滿性是本然的,其實質對眾生而言是本有的,但有別於未證者于迷中。因此我們不難了解,空性與世相在一般未知者的感觀當中,是客塵上兩元運旋的異端體認空性的本質是未際涅槃的果,認世相為無遷空性獨立無常的現實觀,把空性與現見的有為認知分割為不是一體的本質,而是兩端對立的異化界所顯立的各具之特質。迷糊顛塞的因果邏輯導使之入於唯物凡見,落著於達觀的理念,在飛躍迷糊的邏輯上糾判鎖定,阿賴耶的妄顯自然解讀為常見之實體來否決萬有無常的本質,這是眾生的慣性特質,這是俗人於未知境智的所知障上的錯謬。而相對了覺者的認知,其知空不礙其有,得有不妨其空,沒有離開有為的空而成立於現實見,於現量中即空的當體便是根塵所對立之幻。由此鑒道,則認出勝義諦為空有實質性客塵的兩元無礙相依附存,藉著於世俗諦與勝義諦的二元一體性,因此覺醒未知境智中,雖然現量二微交叉,於比量中其空色本就是一諦之見地存在的客觀相對真理,為此了解,眾生的本質與佛性的一體性即是空性所在之真諦。

至於哪例好,還是我來告訴大家好了。前例是以哲理文詞所作開示,如果文字哲理程度非為學問的大家之流,是聽不懂的,雖然理體是非常的清楚,但未必你就具有此等學問智慧。原因很簡單,因為哲理玄辭的原因,這自然文辭華藻,理法高深淵博,可並非平中取義精妙捷徑的論述,這樣的開示取捨角度,只利於專科哲理博士 和 教授中的大學者,而非專科大學者照常是聽不懂的,因此此類高論不利於大部分的行人領悟,由此鑒於學問差別的原因呢,所以真正的大聖德,為了利益眾生,是不取此類文句來宣說法論的。當今處於末法亂象中有些人物並沒有真正的文字佛教理論學識,而為了掩飾自己的膚庸,便採取摘抄古代真正大聖哲人的文句,融合在自己平凡粗曠的文法中,加上由於自己學識的淺薄膚庸,所以自己沒有辦法體悟涵義,因此呢就胡亂組合所謂的開示應對大家,結果成其為東拉西扯、法理混亂的偏邪謬論。這是因為這些人頭,雖然看了幾十本論著,甚至於上百本書,也曾於辯經場奪得榜位,但由於沒有悟到真諦,聖智慧未開,因此其文化程度處於低平階段,所以入於迷糊狀態;加之給自己要掛面子招牌,未徹底明信因果,世俗執我混於菩提道中成為我執強盛,所以只好故弄玄虛,來面對善信。其實這些人所作的開示,大多在理論、非正理論的混淆中,互相亂竄,題不達意中說教,這對普通行人來說,是無法識別的,由此自然導之學人錯誤的偏見。原因是這些人地位身份在世界級的人物中有頭有臉,而藉此虛假外殼攝受了行人,加之一些行人又喜歡聽不懂的玄虛不實之辭,認為好有學問啊!就這樣自然醉迷其中了,所以就不對其該說法者本質智慧的開敷予以考究,沒有想一想大菩薩就那麼愚癡,就那麼無能嗎?沒有從五明的真實性來體身鑑證,觀看他的實證,而是迷執於他那種兒戲不解的哲理混穿,昏濁不清的文辭造句及假殼威儀勢頭地位,就這樣造成自己終身的誤失但自己還不知道。

  上面這兩例是佛陀師父以哲理文詞和平言直述所作開示對比來證明,凡是真正的大聖德們,只會採用第二例的講法來宣說教法,而不會以第一例來惑誤行人的。因為聖德是大悲為本,憐惜眾生慧命如己,他們時時刻刻是但希眾生片言開悟,所以必然以類似第二例以為利眾宣講,第二例才是真正直入真諦的平言直述淺略易懂精妙法寶之開示啊!


上四段文恭錄自《解脫大手印》必須要看懂的前導文(一)
恭讀完整的內文,以利正知見之建立。


台長: 格勒菜園

右岸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見本性為禪。謝謝分享
2013-05-25 18:13:25
版主回應
金礦、冶煉中不同純度的金與純金雖都具金性,成份必竟不同。

執我的心、不同階段的修行者與佛陀都具佛性,果報與能力也大有差異。

要通過証量才能「即是」,各自努力了。
2013-05-27 16:22:50
(悄悄話)
2013-10-13 21:06:0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