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部電影,是推薦各位朋友今年非看不可的一部好片。推薦的原因不是因為它獲得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是其中面對的生死問題,以及親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
當然,我還是哭了,別忘了我是個愛哭包,但劇中的那種感動,真的是讓人忍不住落淚。看「愛在暹邏」哭是因為愛情,看「送行者」哭,則是因為親情。
一個好的導演,也必定是個擅長說故事的人。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要讓觀眾哭,讓觀眾笑,讓觀眾懂得導演最終想要表達的真意,真的是需要不斷累積經驗而成的功力,「送行者」導演瀧田洋二郎,也是讓人忍不住想要擊節讚賞的說故事高手!
導演的功力真的很沒話說,整部片子的氣氛掌握的很棒,沒有原先預期像「CSI犯罪現場」那種很可怕的屍體出現,也不會過度賣弄情感,更沒有讓人感覺莊嚴肅穆的說教意思。背景音樂由日本大師久石讓編寫,加上劇中因為劇情所不斷出現的大提琴,讓劇情的渲染力加分許多,每當大提琴那低沉渾厚的弦音流洩出來時,就彷彿春風吹過大地一樣,讓人心中滿滿的都是溫暖與感動。
看完「愛在暹邏」讓人有想學彈鋼琴的衝動,「送行者」則是讓人想學大提琴。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就可以了解何以這部電影會帶動日本的年輕人想進入禮儀師職場的原因,原來不管是什麼工作,都有機會可以幫助別人,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劇情的內容就不加贅述,要寫的部份,是我自己觀察而來的。我帶日間部大三、大四的學生,以及進修學院那些已經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生,分別看了這部電影。雖然日間部的學生也有哭,可是進修學院的學生那種被觸動心弦的震撼,才是讓我難忘。
進修學院的學生裡,多的是年紀比我大,已經有家庭的成功社會人士。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卻看到他們有的不時拿下眼鏡用衣袖拭淚、有的用已經皺成一團的衛生紙猛擤鼻涕,還有一個很man的士官長,為了怕別人看到他在流淚,故意舉高兩隻手臂作伸懶腰狀,快速的用肩膀的衣服擦掉眼角的淚水。平時玩世不恭,上課超愛搞笑的業務員阿偉,居然也哭得肩膀抽動不已,真的是讓我為導演的功力感到動容。
仔細想了一下,我的日間部學生們才都二十歲出頭,經歷過的生離死別自然比起這些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來的少很多。只有曾經失去過摯愛的親人,嚐過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才能真正了解,好好的讓亡者有尊嚴的走完這最後一程,有多麼重要!
我前後看了這部電影四次,每一次都免不了要落淚。感動的程度,沒有隨著重覆看的次數增加而稍減。
在小林和社長用心的幫亡者化完妝後,家屬看到面目如生的往生者時,痛心的哭感聲,以及儀式完成後,家屬對禮儀師的無限感激,都會讓我忍不住流淚。
真正讓人感傷的情節,就是洗澡堂的老闆娘過世後,小林細心的幫她沐浴、更衣,以及化妝的過程,小林的妻子對於他的工作徹底改觀,由反對轉變為尊敬的表情,當然還有死者親屬的痛。
老闆娘的遺體開始火化時,她兒子看著焚化爐裡的棺木被火焰吞沒,哭喊著:『媽媽…對不起…媽媽…對不起….』在和進修學院的學生們看這部電影時,我發現這一幕所有人都哭了,我當然不會例外。
最後的高潮戲,就是從小拋棄小林母子的父親,突然傳來死訊。小林前往處理他父親的遺體,看到他自小痛恨的父親,孤單一個老人,只有一箱遺物,死前手裡還緊握著當年小林送給他的石頭。最後小林用他的專業,送了他父親最後一程,這一幕我也是一直聽到周圍傳來不斷的啜泣聲。
看完電影後,我自己也忍不住想到,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死了,會有人讓我這麼有尊嚴的踏上最後這一段旅程嗎?
就像電影裡說的,「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而是一個轉折點的一道門,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新旅程。」我們每個人早晚都會死,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寫文章的我,還有我們身邊所有的朋友和親人。
或許我們從小就一直逃避著我們摯愛的親人總有一天要分開的這個事實,不過生死無常,是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的。看了這部電影,至少可以讓你不再害怕死亡,不再逃避死亡,還有提醒我們,要好好珍惜目前身邊仍然活著的親人!
以下為海報及官方網站連結,
台灣官網,
日本官網,
幕前幕後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