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去看了色戒
期待很久 也並沒有讓我的期待被落空
只能說 不得不佩服李安 每一個情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
昨天看完 我的心是沉重的 說不出話的
也許是我入戲太深 自電影開場至終都隨著王佳芝起伏
難過 絕望 崩潰 淪陷
以下是在網路上找到的一篇影評 敘述十分簡潔白話
也許不能完全的表達我內心的想法 不過的確讓我得到了共鳴
轉載網址:
http://news.pchome.com.tw/entertainment/ettoday/20071009/index-20071009001156040011.html
散場後,我腳都麻了,腦中有一片很長的空白,亂烘烘的,茫茫然的,不敢置信,電影已經結束了?它真的已經結束了……?
走出戲院時,隱約還聽到有人說:「唉哎,反正我對它也沒什麼期望,好簡單哦,看過就算了啦。」
我立刻快步往前走,儘快拋開這些雜音,我腳步踉蹌,腿還很麻,腦中的空白讓我根本沒辦法判斷任何事。包括,很重要,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這部片到底好不好看?我的期待到底有沒有落空?
騎車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很沉重,回想起剛剛看過的電影,難以釋懷,還想知道更多更多更多,一個個漫無邊際的幻想,像水裡的泡泡,啵啵啵一個接著一個浮上來。
我反覆的想,有沒有更好的結局?有沒有更完滿的可能?在好多個關鍵片刻裡,如果某人說出了一句完全不同的話,王佳芝的命運是否就此扭轉?
好像沒有。沒有。
我悵然幻想著,想過一些很荒誕不經的點子。例如,如果王佳芝的初夜,是獻給鄺裕民,結果會怎樣?身為鄺裕民,要怎樣才可以有說服力的和王佳芝結合在一起?
也許有可能的。如果鄺裕民對王佳芝的感情不是那麼壓抑,如果他對王佳芝的感情再深一些,如果在討論時,他能對其他同學承認說,他喜歡她,刺殺計劃後,不管王佳芝有沒有和易先生上床,他希望向王佳芝求婚。如果是這樣,就算易先生突然搬回上海,鄺裕民和王佳芝就能有個美滿的結果。(然後happy end,但電影本身變得很噁爛,所以諸如此類的幻想是失敗的。)
這只是阿Q式的異想,其實鄺裕民對王佳芝的感情沒有那麼深,也許互有好感,還曖昧著,還隱諱著,雙方都沒有對對方互訴衷情,什麼都模模糊糊的,怎麼可能叫鄺裕民拿出那麼大的勇氣對王佳芝訴情衷呢?
所以,王佳芝只好飲恨把初夜送給梁潤生,鄺裕民黯然退出王佳芝的世界。從這一刻起,王佳芝和鄺裕民已經沒可能了。
除了苦澀難言的恨意,我私心覺得,鄺裕民也配不上王佳芝。
這群天真的愛國青年,幼稚的暗殺行動,從鄺裕民的熱血情懷開始,但支撐住它的只有王佳芝。當所有人熱切的手搭著手,決心加入時,王佳芝是最後一個伸出手,柔情似水的說:我和你們在一起。
鄺裕民像是一輪耀眼的太陽吧,那時在王佳芝心裡。
誰不愛鄺裕民?他如此英俊,在社團圈子裡位居要角,身懷一股浪漫的愛國情操,還有一個靦懷不已,戰死異地的哥哥。還說要刺殺漢奸呢!
多天真多浪漫,雖然事到臨頭,一點也不濟事,操練過的台詞,到頭來說的荒腔走板,什麼「進出口,兼做貿易。」一開口就顯得幼稚。
可王佳芝卻當真鑽進了那角色,取信了易先生易太太,她憑的是什麼?
她懂吃,她懂穿,聰明機警,應答如流,說的頭頭是道。這顯示了她原來的出身並不差,爸爸有錢帶兒子去英國,又供女兒在香港讀大學,她家世在當時來說,自然不差。她童年生活應該是富裕的、快樂的、無憂無愁的吧?!
可是她被拋棄了,一個被父親拋棄的千金小姐,仍然深愛她爸爸,獨自一人在戲院裡哭的肝腸寸斷。
鄺裕民是一團耀眼的美夢,那易先生對王佳芝而言又算是什麼呢?
「他一走出來,身上流露出一股莫名的狠勁」我常在奇摩搜尋到的評論,大概是這麼寫的。
我自己親眼看到的易先生,有狠勁嗎?
有有有有有,有的。
但也很靜默,很神祕,行事如風,猜不透到底在想什麼,有剛勁,卻也陰沉。(是梁朝偉演的嘛,簡直帥的一踏糊塗,亂七八糟,粗野一點的說,大概走經過他身邊就高潮了,真是折煞人,一百個沒話說。)
梁朝偉說他為了擺脫以往演戲的習慣,下了很大的功夫,從他走路的姿態,那些眼神,真的看得出那些蛻變,跟以往的梁朝偉不太一樣。他的內斂,使得他更加神祕難測。
王佳芝評價易先生,是一句:跟想的不太一樣。
其實這群愛國青年,原本應該不是打算色誘易先生。只是想藉著麥太太的角色,打進易先生易太太家的圈子。可王佳芝嗅出了易先生對她的興趣,才自然而然轉成美人計的戲碼。
這群愛國青年根本沒什麼嚴密的計劃(因為太嫰了,沒那種腦筋),所幸王佳芝出身不差,氣質不俗,以她自身的聰慧和見識,打進了富太太的圈子。整個計劃從青年群體戰,變成王佳芝一個人獨挑大樑。
我覺得,王佳芝這句「跟想像中不太一樣」,也許暗暗意味著,易先生已然吸引了她,只是她不自覺,其實在那第一眼,也許她內心深處某根極其隱諱的情弦已經被稍稍碰了一下,很輕微,並不明顯。
不過,這對她的角色很有幫助,她是麥太太嘛,易先生對她起了一絲興趣,這個打麻將不停輸錢的年輕少婦,他一坐下來就興味盎然的餵牌給她,做的如此明顯,牌桌上所有女人都發現了。王佳芝毫不遲疑立刻抓住了這機會,偷偷留了電話號碼給他。
為什麼她可以毫不遲疑?都不害怕?
一則可以為她喝采,媽的,她實在太聰慧了。(比較起鄺裕民的純情愛國夢,她可是真槍實彈的站在刺殺行動最前面,面對這群爾虞我詐的富太太們和情報頭子,還幹的有聲有色。)
一則可以揣想,其實她對易先生也有一絲好奇。易先生對她的勾引,也是幽微浪漫的,一起去西裝店挑料子,訂西服,她在他面前,躲進更衣簾後寬衣解帶,換了一身惹人發狂的緊身旗袍出來。
易先生既有色慾,又帶佔有的說:「穿著,別脫下。」
多香豔啊!香豔刺激又不下流,那樣的眼眸流轉,如許深意,那個女人禁得起這樣雷霆萬鈞又輕如鴻毛的勾引?就算王佳芝無意,也被這話勾的心頭震顫。
戲是假的,情是真的,一點也不錯。
像王佳芝這樣的女學生來扮演麥太太,如果一心記掛著暗殺行動,絕不可能不被易先生這樣的老江湖識破。王佳芝之所以沒被識破,那是因為在接近他的過程中,她的心房也隨之開啟了,她告訴他她喜歡看電影,那可是實話,抱怨小麥總是冷落她,那也是實話。
我猜她嘴裡抱怨的,其實是她爸爸,只不過藉著偽裝的身份,說成了她丈夫小麥,剛剛好恰如其份,也具真實感。
如果不是捧著真心去色誘易先生,她幹嘛說那些亦真亦假的話,真情流露的,讓易先生也卸下心防?
計劃發展到這裡,可能不得不當他的情婦了,她必需破身。
這裡的發展也令我驚訝。到底是什麼支撐著王佳芝繼續下去?我常想著,其實這時候還可以回頭啊!她隨時可以大吼著對她同伴說:老娘不幹了。
因為進行到這個地步,就不可以反悔了嗎?為什麼沒有拒絕?她那來的勇氣獻身給梁潤生,而且清楚明白,接下來還要獻身給易先生?
這時候的她,並沒有愛上易先生,而鄺裕民畏畏縮縮的,也沒有回報她夢想的愛情。她的愛國情操,有到這麼不顧一切的地步嗎?
還是她那時已經投入在麥太太的角色昏了頭,產生了不可迴避的錯覺,所以僅僅只是平靜的、飲恨的問:「是那一個?」然後就壓抑的把自己交給梁潤生,公事公辦的辦完那回事,徹徹底底把自己初夜獻給了莫名其妙的愛國使命感。
那一刻,她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有沒有覺得自己快瘋了?這大概是我最不了解的一部份,深深覺得,也許我不是那時代的人,無法了解那種大環境給人的逼迫,想要什麼不能要,想做什麼不能做,所有情感都躲躲藏藏的,愛國心底下,傷的千瘡百孔。
那之後易先生一家驟離,王佳芝的崩潰,深沉惱恨,眾人的無措,全因為大家集體殺了老曹,終於得到一些釋放的痛快。(我是指身為觀眾的我,因為刺殺案太烏龍,太荒唐,太幼稚了,這時候殺一個人,總算得到一些些模糊的安慰。)
王佳芝離開學校,努力忘掉這一切也是自然的。
只是,這場荒唐的刺殺計劃,在她心上劃了一道長長的缺口。我想她夜深人靜時不小心想起這一段,一定非常痛苦難堪。因而鄺裕民三年後又找上她,告訴她,那件事還沒有結束,希望她繼續扮演麥太太時,她答應了。
我覺得,這並非為了鄺裕民。也無關鄺裕民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