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參加的導覽主題是明清瓷器,但是因為導覽順利,我們比導覽老師預計地早結束,多的時間老師還加碼再帶我們欣賞了難得一見的琺瑯彩紫砂的系列。提到紫砂,大家應該都會想到泡功夫茶的紫砂茶壺,不過在帝王之家的藏品裡就不只有茶壺了,故宮所收的紫砂琺瑯彩物件共有19件,這次難得一次全部展出。琺瑯彩在康熙時期研究出做法後,就開始在瓷器、銅器等不同材質上做實驗,連紫砂製品都能成功地上了琺瑯彩!
目前台北故宮收藏了共19件康熙宜興紫砂琺瑯彩的作品,很幸運地,這次的展覽19件精品都一起展出,這19件都在道光15年時編纂的陳設檔案中有記載(現在很多故宮的瓷器的記錄都是靠比對這個檔案而來的),在這個特展後要一次看到這麼多件精品齊聚一堂就有難度了,現在因為要援馳故宮南院的票房,很多精品都運到故宮南院陳列,因此很多展品在北院就緣慳一面了。
很多宜興紫砂的作品是茶碗茶蓋,看起來沒有差太多的器型,但是上面的畫工精細,用色繽紛但不失雅緻,真的不是普通紫砂茶具可以相比的。
琺瑯就是製成玻璃的原料做的,因此紫砂碗上都有著一層亮亮的反光,就是鍍上一層薄薄的玻璃一樣。
碗底可以看到清楚的康熙御製的字樣
展品中也有很迷你的茶壺,還配上一個小小的木盒子收藏,跟家家酒玩具差不多大小的紫砂壺也有精細的花卉飾文,壺蓋上還有一隻立體的獅子當壺蓋把手。
真正實用大小的瓜型茶壺,圓滿的瓜型胖胖的好可愛,翻邊的蓋子做的精巧可愛,外型就跟童話中的用品一樣。
另外也有方型壺身的紫砂茶壺作品。
除了紫砂的精品外,這區也放了其他以琺瑯上色的不同材質的作品,瓷器一定有的,不論是花瓶還是茶壺都做工精美。
另外銅胎的缽、碗也滿多的
型狀像瓷器上開光部分的特別銅胎茶壺,顏色鮮豔美麗。
最難做的是玻璃胎上琺瑯彩的作品,因為兩者材料相同、熔點相同,要怎樣能在玻璃器物上圖上琺瑯彩又不在燒製的過程毀了這件作品,想起來都覺得難;這個精緻的小瓶子就是這些陳列品中最難製作的玻璃胎琺瑯彩。
在看完了琺瑯彩的部份後,第一部份的導覽正式結束,經過3個多小時,我也餓了,就先去附設餐廳吃午飯,想說吃飽了再走到劍潭捷運好了,沒想到我運氣好,剛走出餐廳就遇到導覽老師跟幾位還在問他問題的”同學”,老師一看我還在,就說假如有興趣,10分鐘後可以一起來看戰國玉器的特展:實幻之間,這個展朋友跟我說過已經快撤了,我在餐前也特別去逛了一下,只是自己看不出所以然,沒想到老師要幫我們幾個人加碼做導覽!那當然要跟著啦!老師先帶我們去斜對面的展間裡看一些3D列印的模型,讓我們了解有時候眼見不為憑,很多東西因為看的觀點不同會被誤導,正如這些3D列印模型在我們眼前的形狀跟在鏡內反射的不同的例子一樣。
這個例子更淺顯了,同樣長度的竹節因為葉子生長的方向看起來就有長短不一的感覺,這就是視覺上的錯覺。
看過這部份後才真正進入戰國玉的展廳,戰國玉也有錯覺嗎?古玉的展怎麼弄得如此神秘?
第一部份的展品只是用現有的東西做比較,讓我們了解弧線、曲線比直線動感,在很多時候看起來也更加地美。這兩只玉杯都是乾隆時仿漢的作品,兩者的弧線複雜度就不同,有杯腳的玉杯看起來就精巧許多。這兩個玉杯是用來收集露水的,因為乾隆相信飲用露水有助於長生不老。
這兩組玉璜則是參觀者比較不同的弧度產生出美感效果就不同,下方角度的方向會引領人的視線到不同的地方。
這一盒看起來像是測視力的大小圈圈其實是來自夜郎國的耳環,它們的缺口指向不同的方向,就如視力測驗的符號一樣,引我們的視線到開口處。
另一組示範線條如何牽動人的視線的對照組是一對騎馬騎兵的玉雕,其中一個騎兵是直接往後看,但另一位則是頭稍往上揚似乎在看飛鳥,他們頭部及眼睛的位智˙就讓人注意到不同的地方。
漢代的人們比較喜歡玉神獸,因此有許多神獸的雕刻,這隻看似老虎卻有兩隻翅膀的神獸身體微微扭曲,四肢似乎要準備躍撲向前方,也展現了曲線的美。
這組玉雕一個是仿獸齒形狀的彎曲衣飾,另一件是長方型的玉片雕刻,也再度讓大家可以比較直線與曲線美感呈現的不同(天啊!沒有人導覽說明,誰會懂這些器物陳列比較的意義啦)。
另一頭玉神獸,也是有帶翼的,它看起來精神飽滿、一付馬上要一躍而起的樣子,除了本身雕刻得立體,它的設計也同時滿足了幾何美學:整個器物的造型可以套在一個直角三角型內,看起來穩定平衡,這個是我們這些參觀人沒有考慮過的客觀因素,十分有趣;乾隆也很喜歡這隻神獸,在它的胸前題字外,也幫它配了底座,底座下面也有題字,還真愛不釋手。
這頭玉神獸乍看之下像一隻舉起前腳的可愛小狗,其實看似前腳的是它曲起的翅膀,下面看似跪下的腿其實也是在做一躍而起的準備,我真的誤會大了。
在戰國時期人們的喜好從神獸轉變為龍/蛇的崇拜,因此這時期的作品多是2D平面的龍型玉珮,各玉珮的雕刻在線條上展現不同的曲線,而且直立時的動感(躍進)與平放時(飛行於雲端)的動感感受又不同,線條其實是很奇妙的。
這個舞姬的玉珮除了顯現不同曲線的美妙組合,也同時滿足了三角型設計所提供的平衡美感,可愛又有趣;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玉珮,這麼有趣的東西之前居然都沒有注意過,知其所以然果真重要。
接下來導覽老師介紹的玉印是這個展覽發想的源頭,這次展覽的策展人本身有物理的背景,因此一天看到這個玉印上有5隻身型扭曲的獸盤在圓型的印章本體上時,想起愛因斯坦說過的地球重力場對物件的影響,在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下,這些要附著在地球表面的獸身體會隨著地球自轉及引力的拉力變得扭曲,雖然在地面上它們看起來就跟任何人一樣平常(一個人若是站在地球的側面,看起來應該是橫的”站著”,所以獸體扭曲只是從外星看起來的樣子,跟橫站著一樣,本體不會有感覺或自覺)。因此這區的後方貼上了大圖顯示地球本身的重力場如何影響了宇宙空間,當然也被宇宙空間影響,策展人想說的是或許古時後的中國人已經觀察到地球重力場的影響。雖然我之前看過愛因斯坦展,但是這部份的展覽真的太隱晦了,還好這次跟到導覽老師,要不然我真的不懂策展人的苦心(從曲線的美感一路鋪陳到重力場造成的扭曲!)。
古人也會拿古物來加工,做自己喜歡的物件,右邊照片中的花瓶是一個玉琮改雕成的,外邊方的部份就是可以雕刻的材料,由於材料有限,圍在外邊的龍只好露出部份的身體,一付藏在雲中只能看到部份而已,這樣利用觀賞者腦補來讓大家看到並懂得這是一條長長的龍,而不是片斷的東西是比較後期才發展出的繪畫構圖技法,之後利用在雕刻上,只是沒想到戰國的古人已經會使用這樣的設計了。這種設計也在其他地方出現,在牆的另一邊展出的幾個方型玉雕就有這樣利用有限雕材及腦補來展現龍的長度,下方的玉腰扣比較難看出來,上面其實刻了帶表四方的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龜蛇),可惜朱雀的另一半不見了,雕工細緻漂亮。
當然,看完了戰國玉器展後,一定要來看看人氣王肉型石及翠玉白菜,好久沒見這兩件鎮店之寶了,據說之後會讓它們分別去故宮南院露面,好促進南院的票房,要同時看到它們展出就難了;還好這次還能看到它們合體。
這次真的很感謝同事推薦我跟著這位阿傑導覽老師一起認識故宮的寶藏,讓我對古物背後的故事有更多的了解,看展時也樂趣倍增。這次還莫名地可以跟道加碼的導覽(只因為當天是戰國玉展的最後一天,老師不捨得我們入寶山空手而歸),真的對老師的熱心心懷感激。
對跟著阿傑老師聽故事遊故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臉書上找”故宮講故事”的粉絲頁,老師會在上面公告下週的導覽時間跟主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聽故事,重新愛上國寶與藝術。
紫砂風潮:傳世器及其他
展期: 2010年2月10日~ (目前為常態展)
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故宮本館3樓)
展期: 2018年9月20日 ~ 2020年6月28日
故宮博物院
地址:111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故宮本館2樓)
故宮官網:https://www.npm.gov.tw/
進入天才的世界:看「愛因斯坦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