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29 09:48:34| 人氣1,66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動台灣一零七,現場帶領人逐字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心動台灣一零七圓滿落幕後,錦敦老師用心的請人幫忙整理帶領的逐字稿,放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在文章的最下方,有Word檔的連結開放下載,喜歡的朋友,可以帶回去慢慢讀。



心動台灣107旅行回故鄉

黃錦敦老師口述


20131221日,我在台南的郭柏川紀念館,這個太有味道的老房子,做了一場「旅行回故鄉」工作坊。

那天,我拿了錄音檔給一個年輕的老師怡伶,她在2014年的第一天,把那天的故事一字一字的敲下來,我稍微修改後,放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我要在這裡,特別謝謝怡伶。

我從哪裡來?

有一年,我在中橫時,就在公路上走路搭便車,前一兩次搭便車其實不太知道怎麼樣跟人家講話,但是後來很清楚的知道,上車只要說:「你好,我姓黃,高雄來的。」很特別歐,對方就接的上了,對方常就會接著說他自己從哪裡來。

說出自己「出發」的地方,是讓人彼此連結的重要元素

我有一次到屏東一位朋友的家開工作坊,他是原住民,也是牧師,他們在瑪家鄉有一塊地,四個兄弟在這裡分別蓋了四棟房子,都自己蓋的,風格都不同。我這個朋友的家是地中海風,他說蓋房子時,師傅把牆壁抹的平平的,他就用手隨意的抹牆壁兩下,就要讓它彎彎的,不要那麼平整,要有手的味道,他們家的東西都是手的味道,我很喜歡他的家。

我去他家開工作坊,請他們夫妻來講這個房子的故事。他把設計圖拿出來,你會覺得很好笑,哪裡要電、哪裡要水龍頭,哪裡要什麼都是自己用自己的符號畫的,畫給工人看。他用自己的圖像畫施工圖,他們自己設計自己家的樣子。這個房子裡有閣樓,就像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樣,孩子的從房間的閣樓出來,就可以跟樓下客廳的人說話。但是他說他們到現在都還沒有住那裡,那當初為什麼要蓋那個房子?牧師說:「因為牧師要到處牧會,但孩子小的時候常跟他說:『同學問我哪裡人,我都說不出來。』他為了讓孩子可以說出『我是哪裡人』就在那裡蓋了一個房子」。

很特別,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好像代表一種安穩,一種「我說得出來,心裡有一塊就確定了。」那東西其實是很特別,但在我們生活裡,常放在心裡面沒有被說更多、更清楚。

今天的題目「旅行回故鄉」就跟這個有關係。我們會講回故鄉,就表示一定有出走過,曾經從「某個地方」離開過,所以,我們先來說說「離家」的故事。

對我來說,離開家就是旅行的開始

我把離開家這件事跟旅行接在一起。一個原因是我很喜歡旅行,另外一個原因是,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離開家,只要接上旅行的隱喻,這件事就不是糟糕的事。

在我們的文化裡,離家一直是個很大的拉扯。孩子要離家,跟爸爸、媽媽要護住孩子的心是相互拉扯的。拉扯到比較困難的時候,孩子離家就會變成一件「不對」的事。我要說:不管你是怎麼離開家的,對我來說就是一趟旅程的開始,像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樣,那就是一趟旅程,常和對錯無關,只和自己的生命旅程有關。

我兩段離家的故事

我先來講我自己的(離家)旅行,離開家是個隱喻,人一輩子有好幾次會離開家,那是個好幾次出走,好幾次回來的過程。但是我在想,人生裡會有幾個大到像里程碑一樣,讓你一輩子都忘不了「離家旅行」。

我第一次離家出走是國中一年級,那一天我看著兒子躺在床上睡覺,我突然有感覺:對厚,我就是在他這樣年紀第一次離家出走的。

那一天我只記得我把一件褲子丟在浴室的門口,不願意放到洗衣籃,然後就要上學去。我媽就說:你給我撿起來。我在猜有太多脈絡是那時說不清楚的,「亂丟褲子」那是一個事件,但是我那時候跟媽媽的關係是更大的脈絡,我就不願意撿起那件褲子。到長大我才懂,我不願意撿起褲子是因為我不願意在妳那樣口氣下,我撿這條褲子。

但那時候真說不清楚,我只會心裡大喊著:「我才不要」,那天我就是不願意,我硬要上學,我媽媽把我拉住喊我爸爸,我爸在後面工作衝過來要打我,我手用力一甩,第一次對媽媽罵髒話:「幹你娘!」第一次這樣罵自己的母親,我其實很少罵這種話的,很生氣,找不到更兇的話了,就把這句常聽到應該是很兇的話罵出來了,然後就跑。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我爸爸追不上我,後來我爸爸丟鞋子,沒有丟到,那一天我跑了。

我其實是很單純的孩子,我覺得我從小到現在都還是很單純的孩子,跑了就不曉得去哪裡,一直跑一直跑,沒有目標,翻過牆、越過鐵路,後來去哪裡?後來繞回我家的後門,在鐵門後坐著,我坐到中午12點多,他們去找我剛回來,我從鐵門聽到他們回家的聲音,也不知道怎麼處理,第一次離家出走,沒經驗,也不敢跟媽媽說我回來了。直到媽媽打開後門看到我坐在牆角,她沒有說話,只問我:「吃飯了沒有?」

我說:「沒有。」

她說:「進來吃飯。」我就回家了,那是第一次離家出走。

到了去年媽媽才又重提這件事,從那次離家出走30多年來都沒再談過這件事。母親說:「那一天她在家裡點香,跟家裡的神明說:『這個孩子平安回來就好。』40多歲的我聽到這句話依然觸動,很感激當年的母親沒有讓這件事情更困難,那是我第一次的出走,只有一天,但在心裡感覺走得很遠了。

接下來說我19歲那年的離家。我19歲那一年做了一個決定,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很清楚的把自己從家裡帶離開。熟悉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那一年我決定從機械科要轉心理系,民國77年做的決定,民國77年沒有人知道心理系是什麼?民國77年沒有心理師、諮商師,沒有人懂,更不用說爸爸媽媽。那時候我做了這個決定時,對於父母我是用「騙」的。我騙了一整年,告訴爸爸媽媽說:「我要考大學」,考大學他們聽的懂,但如果聽到我要考心理系,那我人生這段計劃可能就會被我爸爸媽媽阻止。我不曉得哪來的勇氣,不曉得哪來的聰明跟任性,我就是一路都細心瞞著沒讓父母知道,像是呵護着一個秘密一般,直到放榜那一天。

說起來「騙人」好像是不對的,但是我現在回去看那個年紀所做的決定,怎麼想就怎麼對。上次我跟哈克一起講個故事,我讀機械,工廠實習要做板金,要做個水壺,我們做水壺是用鐵片敲壺體的彎度,接下來要學焊接,去工廠把這些鐵片焊在一起,組成一個水壺。老師要檢查有沒有做好,就是裝水,很好笑的是,一裝水我的水壺就從不同的洞流出水來。我有同學做的很漂亮啊!但我呢?所以我去做那個幹嘛啊!我五專功課其實不差,但問題是「我去做那些幹嘛啊?」這樣問題,我得誠實的回答自己。

我用騙的騙了一整年,後來考上了。考上了後來親戚朋友問起考上什麼?我常無法言說,我都只說我考上理學院,我沒有說我考上心理系。因為他們知道了以後,就會問我:「什麼是心理系?」接著我就得花二十分鐘去解釋。然後他們會跟著問:「那出來可以幹嘛?」我會更無言以對。我都還沒讀,我怎麼知道可以幹什麼?況且19歲的孩子不太會想關於「出來要幹嘛?」的問題,我覺得那是很關鍵的,我們長大一些後,現在都要確定能幹嘛我們才願意做一些事。19歲就是:「我不知道以後可以幹嘛,但我不怕。」我不怕我以後不能幹嘛,我只怕我讀的東西我沒有感覺。所以那時都只能說到理學院,一個聲音悶在心裡沒有人懂。

要註冊那天要北上到中原讀書的時候,我記得那天就是用個很大的綿布背包,什麼東西都塞在裡面帶上北部,然後自己找房子,同時要辦好註冊住下來。就這樣一個人上去,對我來講,那是一個很棒很棒的離家的旅程,我從那年學心理治療一直到現在,年輕的時候我想盡辦法,我用「騙」的讓我可以離開家。

不只讀書,旅行看世界,我也是用「騙」的

19歲那個年紀也騙著爸媽到處旅行,說要去幹部訓練,結果是騎著機車戴著女生旅行、跟著同學去南橫,那時候南橫都還沒有柏油路,都是石子路,就這樣騎到花蓮。我到這幾年才有語言可以說這段經驗,雖然叫做「騙」,但另外一個叫做:「我要做自己,但不想讓我跟爸爸媽媽在關係裡難受。」其實那是一種協調,那是沒有資源裡面想出的協調方法,其實心裡不是要讓爸爸媽媽傷心或傷害他們,而是我沒辦法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只好找很多藉口,我自己心裡也會因此而愧疚難受。

我的朋友都知道關於旅行,我這樣一騙騙到快四十歲,我連結婚後要去旅行,都還是要用騙的。所以才會在那一年921大地震,我去澳洲自助旅行,我說去台北受訓,結果台北是災區,就穿幫了。母親越洋電話打來罵,後面都沒有辦法玩,是這麼困難的,無法言說。我不能告訴爸爸媽媽說那個世界對我有多重要,說不出來、說不清楚。

所以我的離家故事,出發的方法是「隱瞞」、是「找藉口」。我沒有惡意,但那麼年輕的自己,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面對這種兩難,我只是想要去打開自己的世界

離家的心情

那天我寫講義寫到一半,就想起一個弦律。

(唱)「浮雲一樣的遊子,行囊裝滿了哀愁,雖然努力向前走,鄉愁依然入夢中。」

這首歌可以跟著哼的人,大概是四十幾歲以上的人了,這是一首很久前的民歌,這首歌說著離家的牽掛情感。不是離開了家,心裡就很開心了,其實離家後,內在所經歷的心情,也是不容易的。

我徵求當事人同意後,在這裡要讀一段我蠻有感覺的文字,這是欣瑤在報名表書寫的,欣瑤的報名表寫得很有情感,我讀了都被吸引:

 

「想回家,但是不敢回,怕踏進去腳就拔不出來。」

「想看見家人的好,但是不敢看,怕知道了無數的虧欠就浮上心頭。」

「想照顧家人但是不敢伸手,怕被要求的更多,失去了長自己的空間跟位置。」

這裡頭都是爭扎的痕跡,每一句都是。孩子離開家,不論是被祝福或是經過一番拉扯,離開家了以後,除了自己要把自己站穩以外,那種因為離開而和家拉出來的空間裡,常會放進去許多複雜說也說不清的心情。有掛念、有害怕、有掙扎,這樣的心情,是離家的遊子放在心上很大的考驗。

還有另一個學員的書寫是:

「要離開家鄉闖盪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種親情跟獨立自主之間的拉扯。也是自我的一種爭扎,擔心自己未來會後悔沒有往上爬,或者後悔沒有撥時間照顧父母,我也看到自己對父母的愛多過於自己的想像。」

這些都是離家內在會經歷的拉扯,但許多時候我們卻在這樣的拉扯之間,才看得見自己對家的眷戀。那像是一個測量器,離家了才知道自己對家裡的愛有多少?

我也是因為離開過家,在那一次次的旅行裡,才更確認自己對家裡的愛。甚至有時候我覺得離家是「養對家裡的愛」的一條路徑。一行禪師曾在談論伴侶關係經營時,特別強調伴侶每年應該都有一些時間分開幾天,回到自己的空間,如此對於活化關係是很有幫助的。這讓我想到去年十月我到土耳其旅行,因為國際電話費用實在太貴了,一分鐘台幣一百元,以分計費。我為了要跟太太有比較經濟的聯繫方式,我就去買一個平板電腦,下載line。還記得自己在土耳其旅店好幾個早晨與夜晚,打開line一字一句的和太太對話,後來我想想,去年那一整年和太太之間說過最好聽的話,就是在那幾天,所以我都把對話記錄保留下來,因為實在太珍貴了。

我和父母的關係也是如此,十幾歲時拼命想離開家,但大學畢業後就很確定要回家了。這是因為離開過,想念過,掛心過,才知道要這樣選擇。但我知道我不能和他們住在一起,這樣很容易因為摩擦而消耗掉愛,我發現我們最好的距離就是車程在二十分鐘左右,這是「最美麗的回家距離」,我們會有連結,但彼此尊重。

如果沒有離家,就長不出自己嗎?

我開這樣的工作坊,不是鼓勵每個人都要用很大的力道,和家裡打仗來離開家。叛逆、掙脫、逃跑都是離家的方法,但並非離家唯一的方法,有的人離家是被祝福的、支持的,甚至,有的人不曾離開過家,卻仍能長出自己。

有人在報名表寫著:「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家,這個主題我可以來嗎?」

還好台灣有蔣勳這個人,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剛好可以引用。

「我們人一輩子有兩次切斷臍帶的經驗,第一次是出生的時候,身體跟媽媽分開,於是我們有獨立的身體,那是切斷生理的臍帶;第二次要切斷的則是心理上的臍帶,讓我們在心裡上真正成為自己。」

所以,身體上離開家不是唯一長自己的路徑,許多人離家旅程是在心理層次進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進到輔導室的孩子,許多走進心理治療的成人,談著生涯議題、談著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談關於自我的探索與瞭解、談想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些議題,都是一種心理層次的離家旅程,從這裡來看,許許多多在治療室裡的孩子還有成人,都可以看成是在「離家」長自己的旅途中,這樣的旅程,一樣可以看成是一個「太美麗的旅程」,那也是雄壯而細緻的,只不過他們還在找路中,從旅行的隱喻來看,他們是遊子,不是「有問題的人」。

因此離家不一定是身體的離家,也可以是心理層次的。離家也不一定都是要叛逆的、激烈的,有的家是可以給出祝福的,有些家甚至是鼓勵你在家裡是可以「長自己」、「表達自己」、「可以和父母很不一樣」的。

因此若你的生命裡的離家是被祝福的,父母願意支持你成為自己,願意接納你成為和他們「想像中不一樣的人」,那很好,那是很幸福的,要好好的感謝與享受。若不是,若你得奮戰掙扎才能踏上旅程,那也不算糟,每個人的路,本來就都不一樣。

離開了家,就是遊子

對我來說,不論你是如何離家的,你是如何切斷「心理臍帶」的,一個人開始踏上找自己的旅程,在到達彼岸之前,就是遊子了。這十幾年我在心理治療領域裡,看見很多遊子的身影,迷惘、努力、找尋、奮戰、思念、內疚、喜悅….這些心情都有。接下來我想我們把焦點放到每個人自己的生命裡,來說說,你自己當遊子的故事。

請大家分成小組,參考以下的問句,彼此訪問,彼此說故事、聽故事。而讀者,也可以藉著以下的問句,拿起紙筆或坐到電腦前面,用書寫說你自己的遊子故事。

離家與回故鄉,都是傳承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從文化「承與傳」的角度,來談談「離家與回故鄉」這件事情。

什麼叫文化?文化是人們透過一代一代,在幾百年幾千年的生活中不斷累積下所留下的好東西,那是拿來促進生活品質,面對生命中挑戰的重要智慧。從這裡來看文化,那是很珍貴的,但因為歷經的時間長久,文化的存留都得靠有心的人們一代一代的傳遞,不然斷掉了,這些累積起來的智慧就難以找回。所以這幾年可以持續看到,許多人回家鄉,其實是為了把重要但卻微弱的傳統文化支撐起來,好能繼續傳遞下去,不至斷絕。

泰武古謠傳唱的指導老師查馬克,就是當年參加了一場部落的婚禮,看見婚禮上女方的家族吟唱祖先的歌謠,接下來換男方應該要接上,但男方家族卻無人能接唱,查馬克說當時他看到這一幕,淚流滿面,因此更盡力帶領一群願意學習的孩子,重新吟唱被遺忘的祖先歌謠。因為歌謠是原住民傳遞文化的重要載具,失去歌謠,就失去了祖先的聲音,就失去了和文化的連結。

後來查馬克帶領的傳唱團隊得到金曲奬、上了國際舞台,但查馬克說:這都不算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在十年、二十年後,這些孩子在部落的婚禮上,在祭典上,可以吟唱祖先的歌謠,讓歌謠回到生活裡,那才是他最想要看到的。這叫做「文化復現」,是真得需要有心的人回故鄉努力,才能把文化承接起來、傳遞下去。

傳承,不該是完全複製

但我覺得,文化的承與傳不是從上一輩的手中拿過來,就直接整塊的遞給下一代,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文化的傳遞不會是複製的過程。以一個家庭文化的傳承來說,我們其實不能不經思考體驗,就完全複製我們父母所給的。如果回頭看我們的父母親,他們也一定不是直接複製我們的阿公阿嬤,就囫圇吞棗的拿給我們,承接文化一定不能照單全收,否則文化就無法「演進」,文化就會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裡,失去支撐「人」的力量。

所以我是這樣的看的:如果父母輩傳遞給我們的文化是A,我們離家其實是要去找B,是要長出和這個家裡不太一樣的的B。當我們離家在外把這塊(B)長夠了,再「回家」好好的接上父母給的,這時我們才有能力把AB揉在一起,成為自己身上獨特的好東西。等到有一天,我們有下一代的時候,再把這樣文化傳遞下去,而我們孩子他也要經歷同樣的歷程,出去尋找屬於他自己的新元素,再把他的長出的那一塊拿和我們想傳遞的揉在一起….。也就是有這樣的歷程,文化才會是活的,這樣的文化才有辦法經的起一代一代外在環境的考驗而存活下來。如果我們跟八百年前的行為思考舉止一模一樣,我們其實要在現在這個環境裡存活是辛苦的。

離開家的孩子,對家的代代延續,其實是重要的

如果文化必須要有生命,文化必須不斷進展演變,那這些「演進」可以發聲,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願意踏出腳步,說:「我要離開家看看世界」,才能為文化的演進加入新元素。所以對我來講,「離家」的孩子,對一個「家」的文化延續演進,可能是很重要的,如果從這裡來看這些離家的孩子,其實是很勇敢的,他們其實不是「背棄者」,反而像是帶著某種使命出發的探險者。

所以當我們把回家和離家放在一起觀看的時候,對於「離家」又可以有新的解構層次。

「肯定孩子離家其實對整個家族甚至社區文化的更新,是有影響力、是重要的。」

如果這是一個可以觀看離家的觀點,那麼,我們對這樣的孩子,是不是該給出更多的寬容與敬重?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概念推到更大,其實你去看那些沒有辦法進到主流文化在外頭闖蕩的孩子,一個一個的生命衝撞著體制固執的地方,短期來看,主流文化會很不適應,會難受,但長期來看,他們會不會也是活絡我們文化重要的行動先驅?我們的社會是不是也因為有這些「衝撞者」,才能一代一代對人更為寬容、更尊重差異?

當然,在此又有得停下來提醒一下,我不是說:從家裡出走、和主流文化衝撞才是「對」的。有的人可以好好守在家裡,可以依循主流文化的教導行事,這些都沒有不對,這些人其實是「穩定」的力量,也是重要的。但我覺得一個社會、一個家族是需要不同力量「合作」的,有穩定的守候、有追尋的出走,這兩種力量對一個文化的傳承是重要的。

我們文化裡容易欣賞穩定守候的人,但卻常找不到好位置來看待這些「離開」的孩子。我如此的解構「離開」行動,只是為了說出一種眼光,讓我們也可以好好的看待這些離開的人,至少我們可以祝福那些出走的生命和靈魂,他們其實某種程度是真的很勇敢的。

回家,是為了接上情感,傳承文化

對我來說,回家或回家鄉都很相似,只是家鄉的範圍大了一些。許多時候我們想回家,是為了接上情感,因為知道有個地方是自己的根基,有個地方有我們想念的人,父母會年老的,會需要我們的陪伴,所以有人回家是為了情感。

有另一種回家的理由則是為了傳承,為了接上家裡這一整套的味道,但我發現,連結感情和傳承文化這兩個部分是分不開的。早上我說查馬克回部落傳唱古謠,會有這樣的想法是他在大學時,一個人在外地生活,常想起他爺爺在他睡前床邊哼著歌的聲音。他說爺爺哼的歌謠雖然常都一樣,但喝酒醉的時候跟清醒的時候唱起歌,味道就是不同,他一個人在異鄉孤單的時候,想到的都是這些。他離家時才發現想念著「家」的什麼,這讓他啓動回來傳唱古謠的念頭。所以查馬克回故鄉,既是為了傳承了文化,也是為了連結了情感,回鄉同時完成了這兩件事。

很特別的是,我們要看得到自己家裡的味道,常常是因為我們曾經離開過。我們離家在外,在睡夢前的被窩裡、在一個人用晚餐的時候、在過節的時候、在受挫難過的要死的時候,才會一次次發現,原來「家」是這種味道,然後有一天我們希望可以把這種味道接回來,心裡也希望有人可以繼續守候這種味道,於是回到家、回到社區、回到部落來承接文化,也傳遞文化,這時候就是道道地地的「回家」了。

我的回家旅程

我最近開始這樣想這件事:我19歲用很任性的方式、要用騙的方式離開家裡,這已經整整25個年頭了,這過程我都在找自己,努力的長自己。不過,年輕時長自己時常是顧不了家的,就是常無法順著家所期待的方式長,就像是我要讀心理系,就照顧不了父母親的疑惑與擔心一樣。

所以孩子長自己的時候,常常只能顧到自己,顧不到別人。顧不到別人的意思是說:「我其實力氣沒有這麼大,我要長自己的時候,其實力氣不容易到別人那裡。所以我只能好好集中力氣,先長自己再說。」所以這二十幾年來,我讀書、工作、旅行都不在父母的計劃內,某種程度對他們來說,這可能是失控的,但我沒辦法跟他們說清楚,只好讓他們放著擔心。

因此,我長自己,某種程度來說,要先把父母許多的期待先放在一旁,要先把這個家想放在我身上的,先放在一旁。這時候,想的是「離家的拓展」而不是「回家的傳承」。

但這二十幾年我慢慢的長,特別在敘事治療裡我把自己長的清晰了,長的覺得自己真得可以了,在去年底的時候,突然有個想法跑了上來。我在心裡問自己:「這兩件事真的是對立的嗎?好好長自己跟接上家裡想傳遞的,這兩件事真的只能對立的嗎?」因為這樣的對自己發問、思索後,我開始宣告自己生命的重心有些要轉換了。我想我不用再費那麼多力氣「長自己」了,因為我想長出的部分已經是拓枝扎根了,因此接下來我想把心更回家接上父母所想要傳遞給我的。

在這裡,我先來說段故事。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在管教我時,我最常被罵的其中一句話是:「你怎麼都不會替別人想。」這句話我從小被罵到大,我從小看著我哥哥心裡就想:「為什麼他都那麼容易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著想就是:「爸爸媽媽教他要體貼別人,教幾次他就自動會做了,他就可以費力氣在別人身上。」但我老是想著自己心裡有什麼事想做,所以就常常被罵,但就算罵了一百次,我其實也沒有因此真的懂「為別人著想」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值得我用「委屈」、「心情不好」來換取?

現在回頭看,我不是不想為別人著想,而是我真實的感受是:「如果為別人想代表要壓縮我自己,那我在那樣的年紀實在做不來。」但那時候「做不來」不代表我沒有想要好好學這件事。我發現這幾年我敘說父母故事的主題,其實都和「替別人著想」有關。我想我其實沒有真的忘記父母所說「要為別人著想」這件事情,不然我怎麼會到現在都把這樣的事情放在心上。這幾年和我熟悉的朋友大概都聽過我說着下面這些故事。

從小我們家境算不太好,一直到我讀五專讀大學的時候,父母親都還是需要跟人家借錢繳我的學費,我是工作到第五年還是第七年才把助學貸款還清,所以從小家裡手頭上並不寬裕。我記得大概是國中一年級,我的成績可以去申請清寒獎助學金,我去學校問,自己都把細節查好了,只要我媽媽去里長那裡申請證明「清寒證明」,我就會有一千塊的獎學金,那我就有零用錢了,就不用只是羨慕同學了。

我把規定弄清楚後,就回家跟母親說:

「媽,妳可不可以去里長那邊要一個清寒證明?」

我媽媽是這樣回答的:「比我們辛苦的家還有很多,你把它拿走了,別人就沒有了。」

就這樣一句話,我就鼻子摸著,那時候心裡面覺得不服氣:「為什麼自己都沒有了,還要顧到別人?」那時候我心裡面是這樣想的。這件事就放在心底過去了,但卻沒有忘記,我這幾年反覆想到時,心裡有的已經不是委屈了,而是對母親的一種敬意。

後來我爸爸的生意受到工業化的影響,大家都使用塑膠製品,我們家就突然沒生意了。我媽媽就想辦法,後來就去菜市場賣紅豆餅,在學校外面賣雞蛋糕、賣粉圓、愛玉,做點小生意。做小生意偶爾就會遇到沒有付錢的人,遇到沒有付錢的人,我媽跟我媽說:「他沒有付錢耶。」

我媽說:「他大概是忘記了。」

偶爾這個忘記、那個也是忘記,講了幾次之後,我就不服氣了,我有一天就問:「如果不是忘記的,是故意的咧?」我媽媽就回答我說:「這一點點錢都要故意,就是家裡很困難他才會需要這樣。」

我現在想會覺得我媽媽這種想法怎麼想都不會輸,怎麼想她都不會難過,要不就是「不是故意」的,要不就是「他很缺,我給他很好啊!」這叫做替別人著想。我活到這裡,我很確定「我不要委屈自己」,但是我要很努力的地方是:「可以的話,也要替別人多著想。」這是我要從父母那裡接下手的,這也是我想要傳給我家孩子的,同時這是我繼續要在教學工作裡傳達的。

媽媽,只教了一半

從小媽媽要我替別人著想,但卻沒有教我前面那一段,就是「不要委屈自己」。所以老是要委屈,我就沒有辦法。

沒有辦法母親沒有教前半段,那我就要自己學。在我離家的這幾十年,我有學會了一件事情叫做「照顧好自己」。所以到了四十幾歲的今天,我才可以把這「照顧自己」和「替別人著想」兩個部分揉一揉,重新改寫為:「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然後可以的話要多替別人著想」,改成這樣,我就會了。

從文化、價值傳遞的概念來看,這件事如果我是用複製的,我就會帶著委屈來做這件事。我看著母親大半輩子對她的婆婆生氣,因為婆婆一直沒有善待她,她有委屈,但為了盡媳婦的責任,還是得帶著委屈照顧婆婆。現在她婆婆走了幾年了,她都還在委屈。我曾說:「妳生氣幹嘛還要去照顧她?」我不忍心看她一股氣憋著,到婆婆走了心裡都還放不下。

所以我的想法是,當我們要照顧別人時,有沒有可能是心裡深呼吸一口氣,很誠實的問自己:「我撐的住嗎?」撐的住我就去照顧別人,就算費力也不會有真正的委屈,可能有要多擔待一點,但那不會是委屈。如果答案是「撐不住」,要不要先做淺的,做一些可以做到的就好,就不要用太高的標準來看待自己,我想這樣,才不會真正的傷害到自己、傷害到長期的關係。

對我來說,這樣的承接才是活的,才是經過我們生命消化過的,這樣文化才會有繁衍的味道,遊子,是這個時候才能真得回家的。

離家回故鄉,讓生命得以延伸

我在想旅行後的回故鄉、回家鄉,不論接上的是情感或文化,對我來講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更延伸」。這一段在《地海巫師》的小說裡也有講到類似的概念。

….是不是該轉身回頭去找源頭?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可以接到大海,同時也接到源頭,你就會成為那一條河流的本身,而不是上面的一塊浮木,隨著河流飄來飄去。」

接上源頭對我來講就是整個生命的延伸,我看的見源頭,就像是牽起父母和祖先的手,這是承接;然後眼光再往後代看,手也是牽起來的,這是傳遞,如此,我們生命就會延展得很長遠,連結也就更強大了。

這幾年我回家探望父母時,見了面就會說「爸,我回來了!媽,我回來了!」每次講這一句話時,我都很有感覺。我回來了!講的是我整個人回來了,我的心也回來了。昨天才剛回到家,我們家是一貫道的,一樓大廳有個佛堂,回到家至少要對佛堂、祖先牌位三鞠躬。年輕的時候不太願意這樣做,覺得很沒有意義,但這幾年我每次回家其實是很有感覺地三鞠躬,鞠躬時我心裡總是這樣說:「謝謝神明幫忙照顧這兩個老人家」,我沒有再向神佛要求什麼了,說的都是感謝。

從十幾歲時一直想離開家裡,現在我很有感覺的跟父母說「我回來了!」。從敷衍的「三鞠躬拜佛」到現在的深刻體會與感謝。從這些地方的改變,我知道我真的回家了,我想回家了。

回家其實是生命的往前,回家跟前行不是兩件事

我的好朋友寶如告訴過我一段這樣的故事。有一年寶如到印度的流亡藏人區,認識一個藏人朋友,那一年他要回中國。寶如訪問他說:

「回去,你想帶什麼回家?」那個朋友說:「我已經把自己變的很好了,所以我帶一個很好很好的孩子回家就好了。」

我聽到這裡是很觸動的,我們當然也可以問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要轉身回家了,我想要帶一個怎麼樣的自己回家?」

「如果遊子到異鄉其實是為了長自己,你想長成什麼樣子?好回家時可以接上父母親的手、接上祖父母的手。」

「要長成什麼樣子,你自己會覺得滿意?」

如果我們清楚這個答案,我們或許就可以偷偷的許願,認真的努力,試著長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子,讓自己回家能有個交代。這裡「回家有個交代」不是指向父母交代,而是「我是這樣子的人,我這樣子對這個家、對我自己是很有交代的。」

我說我到四十幾歲做出回家的這個決定,不代表我是四十幾歲才開始接上自己的家,也不是指從此我不用長自己,這是一個初略的概念,不是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我的意思是說,每個人離家與回家的歷程都是不一樣的,我談回家的議題,不代表你一定得現在開始努力回家,一定得現在說我要認真接回「家」的什麼?如果你還有好幾年,那就依着你的速度來。因為家其實是一個太複雜的地方,他裡面常有愛又有傷,一般來說,有傷我們就討厭他,有愛就喜歡他,但有愛又有傷,這個跟戀愛的男女朋友之間的複雜狀態是類似的,常複雜到不是一下就能搞清楚的。你一定要跟著你自己的速度,不可以勉強,特別是在家裡受過傷的人,不可以太勉強自已回家接上。

但如果你很想「回家」接上好東西,而「關係」真的還是很困難,是有傷的,我看見另外一條「回家」的道路,就是不急著去跟家裡面的誰和好,不是要去把那個關係鬆掉。你可能無法和他們太靠近,但你可以遠遠的看,比如說你跟母親很困難,不是要去跟她和好,而是去看母親這個生命,看她從哪裡嫁過來?怎麼長大的?她到這個家是怎麼撐在這裡?她是怎麼面對她生命裡的難題?遠遠的看這個生命,然後在心裡問自己:

「如果有你覺得她有可以敬佩的地方,那你會敬佩她什麼?」

不是要你跟她和好,而是看著這個生命,有沒有心裡也可以長出敬佩的地方。接著我們就可能可以這樣問自己:

「這些讓人敬佩的地方,有沒有也適合自己的?有沒有也適合帶在自已身上的?」

透過價值/能力/文化層次的觀看,越過關係的困難,把好東西接上,這是一條路徑,但,當然也不是適用在所有人身上。

還有另外一條路徑,也有機會穿越關係的困難接上「家族」的脈絡與傳承。就是:越過上一代,往更前幾代看。看看祖父母、外公外婆的故事,看看這個家族的故事,有沒有你可以接上的,這些都是可能的方法。

今天到這裡,不曉得你們接到了什麼,希望回去大家可以走自己的路,該繼續流浪的就繼續流浪,但是千萬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回家的那就回家好好接上,那是幸福的,但是不要勉強自己,畢竟這是一個大工程,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打造的,我們會有各自的歷程與速度。

在這裡跟大家說再見~我要回家了!




Word檔下載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z1eWuXYkDsMWG1fS3VxNF9hQUE/edit?usp=sharing

(進入雲端硬碟後,選取左上角「檔案」,按最下方「下載」即可)

台長: WeNurtureEachOther
人氣(1,66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小白
當時因工作關係無法報名前往。
感謝怡玲一萬五千多字的繕打
也謝謝錦敦在這樣的活動當中說了這麼多好東西。
小白珍藏著。
期待哪一天能夠好好的看待自己離家和回家。
2014-02-03 22:31:05
哈克
謝謝怡玲
感恩錦敦

哈克敬上
2014-02-05 11:55: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