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是兩位孤獨者所共享的深情
關係中的權力與親密
任何關係都可以用控制和脆弱*的姿態來維持。在以權力為基礎的關係中,人們試圖控制自己和伴侶來保有安全感。在過程當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一連串的角色(例如:好的供養者、能幹的母親、成功的生意人)。他們把真實我淹沒再無數以安全感為基礎的角色期待中,所以常常覺得沈悶死寂。角色是有效率但是反人性的;因此親密關係的發展會受到限制。雖然看起來似乎更安全,但見基於權力的關係,在安全受威脅時,卻常常出現一次又一次的嫉妒、憤怒、焦慮等狀態。
如果一個人願意分享他內在所有的面貌,包括懷疑、不安全、痛苦、恐懼,別人對他就會更加瞭解。揭露(revelation)是親密關係的基礎。透過脆弱*----對他人的揭露------便有可能會增加對自己與他人的覺察。在關係中的個體也可以因為真實我的揭露而感受到個人力量。這種親密關係是建立在分享而分非需要或者安全的基礎上。於是人與人的交流增進了彼此間的認可。能保持對彼此感受的靈敏與關懷,而不要倉促的去消除感受。這樣每個人就能以關懷和敏銳的態度尊重對方,獨立個體的對話豐富了彼此。這樣的親密關係在開始之際可能會有焦慮感,興奮感,或者時常有害怕失去控制的感覺。但報償是雙方能擁有自己的個體性,發覺更多的真實我,與更豐富的生命經驗。
親密的體驗
親密是透過緊密的個人連結與體驗,達到互相瞭解的狀況,人際關係中,有許多方法可以達到「了解」的狀態。通常是藉著有意識的揭露,顯現個人的脆弱*。而這個脆弱的顯現常伴隨著焦慮,主要是因為擔心暴露後可能會受到傷害。從社交層面看,個體髓害怕的是被拒絕;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則是害怕自我界線的喪失(經驗到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從本體論層面來看,則是害怕自我的死亡。
對親密的渴望,以及在如此令人害怕的險境下,人們卻仍有展現自我的意願,皆源自於盼望能有與他人連結的經驗。在社會化的面具下,人們渴望能克服至深的孤寂感,未能被他人覺察的經驗(不被看見,或是不被瞭解),以及認為自己可能是沒有價值的感覺。
親密關係或親密狀態
當一個人有興趣回報這份瞭解時,會促成一種互相接納的氣氛。鼓勵彼此有更進一步的揭露與呈現,願意更呈現脆弱*,因此親密關係便發展出來。但當只有一方願意揭露或顯現脆弱時(比如說傳統的醫療與傳教工作),較防衛的一方處在有權勢的一方;這是一種親密狀態。這種親密狀態也常出現在人際關係中這點可在具有較多依賴和照顧的互動中看到,如父母和子女間,或社會服務機構與個案之間。
親密狀態
在親密狀態,例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需接受角色賦予與義務履行的前提方可運作。大多數的孩子被父母照顧,但不被父母瞭解。許多成人之間的關係與父母子女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也相近似。也有許多人渴望這種親密狀態;伴侶們常將此詮釋為彼此是親密的。在此情況下,照顧者既無法顯現脆弱也無法展現個人,反而是在習俗慣例與期待下隱身。規則與義務成了生活的方式,通常會發展出有效率的角色與安全感。
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不管情況是多麼令人害怕,人們願意呈現彼此的脆弱*。在開放與誠懇的吐露中,得以開展對自己與對方更深的瞭解。一種人與人的分享,一種「我—你」的接觸使雙方都可以成長。兩個人都為自己負責,擁有各種因誠實的揭露而產生的感受,沒有指責或讓自己受害的餘地。在親密關係中的伴侶珍惜個人成長的價值並互相尊重。對彼此靈敏的覺察是親密關係中重要的元素。
分享
親密需要分享,任何的分享都能促進親密關係。有時候,人們需分享的是想幫助對方的意願,或是他們希望獲得幫助的渴望。當這樣的渴望出現時,能夠求助而且能承認自己無助感的層面是很重要的。雖然相互依靠如果成為固定的模式會對親密有害,但承認有這種想依靠的慾望,是一種分享,也可以促進親密。能依靠一會兒是很重要的,只要不是永久的依靠。
所有的關係都要細察一下權力的問題,在親密的狀態,脆弱*的個人必須要仰仗信任與自信;但若有所保留則個人所運用的是控制(常常是無意識的)對方。在親密關係裡,兩個人都是脆弱*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控制對方;而是各有各的力量。例如:人們常常要求他們的伴侶改變行為,以平息因妒忌而生的傷痛。在親密關係裡,痛苦的分享不包括掌控;而是對自己的感受負責不責怪對方,這促使雙方體驗並欣賞這份傷痛。在傷痛的親密分享裡,雙方能各自決定要或不要改變自己的行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