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 --- 2010/1/11
想寫給大家一些東西
趁著今天盪漾的餘溫還在心頭
今天是收穫豐盛的一天
晚上雅君問我說 他的故事如何讓我知道我為什麼成為旅人
他很想知道 想找機會聽我說說
本想寫信給她 不過把這信都寄給大家看更好
也為今天的盪漾留下註記
今天我說了我是旅人的隱喻
是在現場大家的激盪中 突然看見的自己
表象的 我離開全人中學 下山來
像是一個旅人在追尋著自己想要的人與人的互動
這旅人穿過原野 經過村落 有時也進到小森林裡冒險
慈芳是目前吸引住旅人停留的村落 目前我在這裡工作
然而 我還在尋找嗎
就算是已經停留在這個村落 我還是一個四處追尋的旅人嗎
大家還記得 我前一篇寫的文章 叫做 愛與相信的追尋
很清楚的旅人傾向
表相下面的真實脈絡
我更看到 自己其實長久以來都有個旅人傾向
不只是從全人離開之後
從小到大
從大學到研究所 甚至到宜蘭去當替代役
都有著追尋的傾向
我的旅人脈絡 和雅君的故事在今天的場子裡產生了疊合與共振
今天雅君講自己父母故事那段 很生動 很清晰 也很動人
當戴雅君講小學時 不知道怎麼介紹父母 講自己父母邊緣性的社會處境
她說 這樣的家庭脈絡 是讓他可以堅持在這裡(慈芳)的重要力量
我在那當下 腦中轉的是
雅君的是堅持
我的為什麼是旅人
雅君和他的父母有關
那我和我的父母有什麼關聯?
我基本上是相信人是脫不開原生家庭的
當我很快的看見答案時 眼淚就不聽使喚的流
那時雅君的故事也很感人 所以情感就這樣自然的流露
(芳蓮 那時也激動的哭的不成人樣 雅君還說 古芳蓮 妳怎麼了 這段應該也請芳蓮自己來交代自己怎麼了)
我的旅人姿態和我爸的家庭
我爸的家庭 在民國四十九年823砲戰時 舉家從金門遷到台灣來
爺爺奶奶 伯父 伯母 叔叔 還有我爸 還有那時還年紀很小的堂哥 全家逃難到三峽的插角(就是現在滿月園森林遊樂區那一帶)
我爸在三峽住了十幾年 開雜貨店 開麵店 也做過礦工
後來 又全家搬到三重現在的地方 因為三峽後來產不出煤 礦區盛況不再 雜貨店也開不下去了
我感覺我爸的家人一直在一個全家流浪 想找到一個可以落腳地方的追尋中
在情感上 我感覺像是一直想要找一個穩定的 幸福 安穩的家 或者一種內在的感受 內在的家(內在的幸福 安穩 與快樂)
所以我們家對於 不安定 不快樂 不幸福 是不接納與壓抑的 我們極力的不讓我們的家變成那樣 以一種壓抑與逃離的姿態
今天下午 思緒轉到此時 我的眼淚就不聽使喚的掉下來
雅君爸爸也是外省人 我覺得跟我爸不同的是 我爸不是軍人 也不是自己一個人來台灣
他們是一小家人 一直想在台灣找一個安穩 可以落地生根的地方
這樣的背景 我爸沒有像雅君爸爸那樣對抗軍隊體系的強悍與接受破碎
而是努力 保守的 追尋著家的安穩
我甚至想像爺爺整個家族似乎都是追尋著這種穩定
金門人 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個性
金門土地貧瘠 很多金門人都離鄉背井去工作
又是沿海的小島 很容易往南洋發展 我爺爺以前去過菲律賓做外勞 我舅公 現在在馬來西亞當有錢的地主
旅人一直在看前方 卻看不到身邊的美
雅君常常電我這個
而且旅人一直追尋著想要的幸福與穩定
但遇到苦難和不穩定時 就說: 這不是我要的
於是就想離去
也許幸福和穩定 只要在自己認了該擔的苦 才會從真實裡生出
雖然我爸沒有告訴我他到底是不是旅人
也沒教我怎麼從旅人變成不同的人
但我這樣想著我爸
當他四十歲結婚 不知道怎樣的機緣下 開始認下一個家家長的命
旅人的身分就開始轉換了
而就算是我爸已經認了家庭的命
我們家族的旅人動能 似乎還留在我身上 推著我前進
(這個觀點很家庭系統動力論)
當我認了我的旅人個性
感謝他帶給我追夢的勇氣
當我試著真實的從身邊處境去面對現況的不穩定
當我像我爸一樣決定擔起和別人一起的命運
也許
改變與轉化
就開始了
旅人
來到這個城鎮
會變成什麼呢
送貨員
魔法師
戰士
老闆
服務生
郵差
爸爸
謀士
….
各式各樣
希望都可以是我
舜傑
文章定位:
人氣(69)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