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26 20:01:25| 人氣1,3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過節?不過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臉書(Facebook)上看到臉友貼文上的一段話,忽然一股反思的思緒冒出來,讓我想要好好地想想這個問題,這段話是這麼說的:

別說節日是商人的伎倆!像日本商人用心塑造消費者掏錢購買那一年那一天記得幸福的回憶!這就是人生命裡需要的點滴……

的確,對於一個不想過節的人來說(不管其原因為何),「節日是商人的伎倆」,大概是很好用也經常被使用的藉口和托詞。就實情來說,「慶祝節日」這一件事,在現代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裡,的確是經過商人──就算不是強迫,至少也算是強力地──營造、宣傳操作出來的,不過,節日時的濃厚商業氣氛倒也不始於今日,自古以來,節日就一直是商人(攤販)大發利市的好時機,只是現代社會商業結合廣告操縱的手法更為精巧高明,影響範圍更加廣泛而已,也就是說,洗腦的手段和程度更高更深罷了。提到了這一大堆,到底跟這段引文有什麼關係呢?

在大約20世紀的前半葉,重大的歷史事件總是以一種明確的時間觀念呈現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但今日,世界上此起彼落、接踵發生的事情,加上媒體的竟日追逐,人們已經很難再確切記得事件發生的日期,對於這個時間意識(或者說歷史意識)的改變,Milan Kundera在《笑忘書》中有過這樣的解釋:

從前的歷史是慢慢地進展的,事件發生得少,於是時間上就隔得開,也就容易記得,它們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高潮提供了一個背景。現在的歷史卻是在快速地進展著,一件很快就被人們遺忘了的歷史事件不過是清晨的一點新鮮的露珠,不再是背景,本身就是一個高潮,是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為背景的高潮。(Milan Kundera《笑忘書》,呂嘉行譯)

在個人生活的小尺度層面上,同樣的情形也在發生:每一日忙碌的工作加上工作之餘的聚會或飯局,快速的生活步調讓人很難再去記住每一次的聚會或飯局的日期(在不去查記事本、行事曆的情況下),而商人對節日的炒作,正好為人們提供一個日期的「標誌」,這個「標誌」註記了一個可以被記住、可以被回憶的事件,儘管這個日期的「標誌」,嚴格講起來,是與許多陌生人同時被標記的,但仍舊可以成為「消費者掏錢購買那一年那一天記得幸福的回憶」,能夠成為人們「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為背景的高潮」而被「記住」。(許多〔男〕人對週年紀念日的健忘正為此提供了反證)

以此來反思,也許跟著商人過節也就不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了,儘管必須花費較多的金錢、付出較多的時間、面對更多的人群,但就作為一個事件的鮮明記憶來說,尤其是作為在月換星移之後的回憶來說,這些付出相較之下似乎仍舊是值得的。

所以,日後(男人)如果不想過節,用「商人的伎倆」這個遁詞,大概就說不過去了。

台長: Kouji
人氣(1,3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 個人分類: 我思 |
此分類下一篇:20150823 對「本我—邪惡」的一點思考
此分類上一篇:關於「安貧樂道」的一點小思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