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23 21:56:58| 人氣2,0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狼人:孩童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首先就內容來說,這本書之所以重要,應該是它在研究孩童精神官能症上的貢獻。這裡的孩童,其實含括到「嬰兒期」,也就是在這一點上,Sigmund Freud的解釋受到質疑與挑戰(Freud在書中特別是針對Carl Gustav JungAlfred Adler的理論來設想、回應),但Freud一本他在所有作品中的精神,不斷以各種可能遭受到的質疑反思自己的分析解釋,同時也藉這方式來反駁他的對手。

 

「孩童期」的研究本身有許多困難,其一,當成人病患回憶孩童期的事件或兒時所做的夢時,這的回憶或夢是真實發生抑或是病患幻想出來的,這並不容易辨明;其二,就算這些是真實發生,處於這麼年幼階段的孩童,是不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感知能力的確是很受爭議。Freud認為孩童期這一階段的許多心理現象是我們所不了解的,但並不能因此就認定這一階段的幼兒缺乏這樣的能力(在書中,Freud當然也嘗試對這種能力的起源做出解釋),而是應該針對病患的實際情況就事論事,尋找出孩童期經驗對日後病患的影響是否即為這些幼兒的心理感受能力所引起的

 

其次,心理分析的治療過程,其實很類似歷史學與犯罪偵查程序。歷史學的研究過程與犯罪偵查的類似,早在宋朝時就有人提出過,而心理分析也是不斷地針對出現的新證據(每一次治療過程中發現的新訊息)提出檢視、評判,進而做出分析、解釋,這些科學的觀念與做法,並不遜於自然科學所要求的邏輯性、嚴謹性。

 

在書中,Freud說了這麼一段話:「如果要把一個本身具有多次元維度的結構強加在二次元維度的敘事平面上,就會發現其先天上的侷限。」這讓我聯想到Roland Barthes在〈法蘭西學院文學符號學講座就職演說〉中論及文學與現實的關係時提到:「從古代直到先鋒派的探索活動,文學都與再現某種事物有關。什麼事物呢?……現實。現實是無法再現的,……(現實只能被指示),或者按照拉康的說法稱其為不可能性,就是說這是不可達到的,言語無法捕捉的;或者用拓撲學術語說,我們不可能使一種多維系統(現實)與一種一維系統(語言)相互對應。」文學(敘事)這種本質性的侷限(或者更好地說,特性)正是文學(敘事)的自由所在。

 

另外,在障礙/心理治療連續整體(Impairment/psychotherapy continuum)中,心理分析是處於最右端的位置──表達性心理治療,因此也就是患者以言語(語言)表達來作為治療手段的一種方式,在這裡,心理分析再一次又與語言學(Linguistics)聯繫在一起。語言學是所有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符號學(Semiotics)的根源,心理分析與語言學的這種關係,很值得再做進一步的探討。



台長: Kouji
人氣(2,0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心理學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