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貓是由野貓演化而來的。
據【辭海】生物卷記載: 歐洲家貓的祖先是非洲山貓(F.ocreata),亞洲家貓的祖先是印度沙漠貓(F.ormata)。古生物學家在南歐和北非的古代地層中發現了眾多的野貓遺骨,推測它在上新世冰河期就已經是足跡遍布的野生動物了。
野貓的馴化為家貓的歷史有多久,有兩篇考古學報導值得注意。一篇報導是在約旦杰里科陶器前期地質層中發現的公元前6700年的貓齒;另一篇報導是在印度河谷史前遺址發現的?的公元前2000年貓骨化石,但它們究竟是野貓還是家貓,考古學家尚有爭議。
貓的名稱主要來源於近東和北非地區。古埃及人稱貓為珀斯和珀賽,是以巴斯特女神的化身而得名。土耳其人稱貓為"塔比"(tabby),系由土耳其古代文字utabi轉?意而來,它是巴格達王朝一位王子的名字;在北非地區伊斯蘭語稱貓為卡特(cat); 在阿拉伯國家稱貓為夸特(Quttah),語言學家把它作為家貓起源的依據之一。貓的拉丁語名字叫Cattut,顯然來自伊斯蘭語。這個名字在公元前四世紀時已經廣泛流行它的意思就是"食肉的黃毛動物"。
古埃及是家貓最早的馴化地區,考古學家認為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一王朝時期已經開始馴養家貓。推測最初是在農村由於它的補鼠行為而受到農民的保護而使飼養繁殖,但直至?埃及十八王朝時期(以元前1358~1348才成為馴化的家貓。 公元1922年在尼羅河畔底比斯古墓出土的石雕,描述在一張座椅下一隻貓擁抱著一隻肥大的鵝,有一隻頑皮的猴子跳躍著與貓嬉戲。顯然貓和鵝都已經是經過馴化的十分溫順的畜禽了。儘管貓在埃及馴養的時間很久,但相鄰的南歐和北非地區人們在相當長的時期從未聽說或見過貓.主要原因是埃及人把貓崇為神,是月亮女神巴斯特的化身。對貓加倍愛護並嚴禁?出口。
有一則故事說,埃及人用貓捕鼠,而隔海相望的希臘人對付鼠害仍然依靠貓頭鷹。遠航的希臘商人在埃及港口偶然看見這種奇怪的動物,並且聽到了很多關於貓補鼠的奇聞立即向希臘國王報告了它的形狀和用途。國王命令不惜重金把貓買回來,這一要求就遭到埃及國王的堅決拒絕。希臘國王秘密地向埃及派遣奸細,在埃及的城市和鄉村千方百計設法捕貓。但這種企圖很快就被埃及人識破,埃及國王頒布了偷貓處斬的法令,曉諭民間嚴加看護,凡丟失貓的人也要嚴懲。還建立一系列的保護貓的專門機構。在地中海沿岸港口佈署偵探,搜集希臘人盜貓的情報。這很像是一個有組織的反間諜網,以致在長達好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沒有能讓一隻貓從埃及偷運出去。隨著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被視為神的埃及貓還是通過商業渠道傳入其他國家。據說後代的埃及國王僅只向友好國家贈送埃及貓。並附加有一個條件,即遠往國外的貓要嚴加保護?到達規定年限還必須健壯完好地送回來埃及。
古學家曾在與埃及毗鄰的巴勒斯坦萊基什地區古跡中發掘出公元前1700年象牙雕刻的貓形藝術品,它和埃及馴養的貓形狀完全相同?。在地中海克里特島發現公元前1100年的陶製貓頭塑像;在重要的商業貿易港口海塞堡發掘出公元前7-10世紀時期大量的家貓遺骨。這些可以作為家貓向地中海沿岸國家早期傳播?的重要史証。大約在紀元前後的幾個世紀裡,隨著連年不斷的頻繁戰爭和日益增加的商業交往,家貓在地中海沿岸和近東一些國家廣泛傳播開來。羅馬帝國時代貓已經可以作為商品自由買賣隨意繁殖。在希臘雅典城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雕刻有貓形的墓碑;在義大利南部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的貓像遺骨,以及鑄造有貓形圖案的各種銀飾,都表明貓在這一地區已成為比較普遍的家養動物。
在東方,印度河谷是貓的最早馴化地區之一,但可以佐証的實物還不多,僅只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梵文裡曾提到家養的貓。中國馴化家貓的時間略晚一些。據【禮記‧郊特牲】記載,每年春季天子舉行大蠟禮時,在"蠟祭八神"中有貓神。因"古之君子,使之報之一迎貓,為其食田鼠也。"祈求貓神保護庄稼免遭鼠害。考古學家認為,這種所迎之貓,並不是家貓,而是一種野貓,古代稱為狸。中國最早馴狸捕鼠的記載見於春秋戰國時間。"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韓非子‧楊權】篇;"以狸致鼠,以冰致蠅,雖工不能";"狸處堂而眾鼠散"【呂氏春秋】。表明馴狸捕鼠已是當時常見之事。漢時仍稱貓為狸。【說文訓】漢代劉向著【說苑】談到養狸補鼠,在民間可以很便宜地買到捕鼠的"百錢之狸"。大約自隋唐以後,馴化的貓逐漸被稱之為狸奴、狸貓,以至於噯稱為貓妮、貓咪等等。唐宋古墓出土的壁畫和陶瓷藝術製品,顯示了家養貓婀娜多姿、溫順可親的美麗形態。
日本的貓是從中國引進的。儘管日本人對貓的神話般的傳說已持續幾個世紀,但直至公元十世紀貞元年間,圓融天皇以重金從中國購得第一對白貓,當年就在京都王宮裡生了五隻小貓,天皇詔諭牠們享受與皇族子孫同樣的待遇,給予特殊喂養,還頒布了關於保護和貓的法令。
在人類的長期馴養下,家貓的足跡已遍布世界,成為家喻戶曉的珍畜。但是,生物學家認為,家貓並不像其他家畜那樣過分地依賴人類生存和共命運。牠只是在牧民定居以後才進入人類生活並分享人們的勞動產品。至今牠們仍然保留著獨立生存的本領,而且習慣於夜行或漫游生活並很容易地和野貓交配。所以達爾文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指出:"貓在許多情形下必須大部分自謀生活和逃避各種危險,但由於使貓交配是困難的,人在實行有計劃選擇方面便毫無成就,而在實行無計劃選擇方面,大概也很少成就"。家貓一旦脫離人的飼養,會很快地野化而恢復其原始祖先的性狀、膚色和習性並重新成為野貓。達爾文在著作中敘述他曾看過不少家貓逸散後野化的情景以及家貓和野貓雜交產生的後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