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到韓國或日本以及英國留學
韓國 :
戰後的韓國實在是很貧窮,農物礦產也很貧乏,而且背負著與北韓隨時戰爭的狀況,但是韓國是一個有運動員精神,很有毅力的國家,只要他們說得到,似乎沒有沒有不成功的時候,因為歷史可以告訴我們,他們整治漢江、舉辦奧運的成功、走出亞洲經濟風暴,尤其在電子、造船、通信、汽車等行業受到了劃時代的發展,真是讓世人刮目相看。
日本:
日本是傳統文化色彩很濃的國家﹐諸如茶道、花道及相扑等﹐都蜚聲海外﹐至于更獨特的“藝妓”﹐是日本藝術史上的一絕。藝妓的歷史很久遠﹐據傳至少已流傳了300多年﹐至今﹐雖已逐漸衰落﹐但仍作為日本京都的一種藝術象征而存在。除了櫻花和富士山之外,藝妓是日本又一個象徵,她和櫻花一樣,植根於日本的土壤,散發出傳統文化的芬芳。她是生活與戲劇的合影,是日本美學意識的傳達者和日本傳統文化的繼承者,雖然具有藝術修養,但他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藝人,雖然藝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妓女,但他又顯然具有取悅於男人的性服務功能。
在藝妓業從藝的女妓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顧名思義,藝妓是藝和妓的結合,是有藝術氣質和教養的妓女,藝妓需要掌握唱歌、跳舞、演奏樂器以及談話等技能,他們應該力求做到輕鬆自如、快活、伶俐與嫵媚。他們實際上是演員,為客人提供賞心悅目的服務。藝妓一天的行程相當緊湊,早晨,他們要習練花道、茶具藝術和唱歌跳舞,下午,他們要精心梳妝打扮,已準備晚間的應酬,在這方面,他們要花費很多時間,因為這種從做髮型到摩擦腳跟的精心修飾,有著極其繁瑣的程序,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一種客人注目的形象,儘管這一形象使他們面目全非。
日本歷史上的藝妓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不過﹐藝妓業在二次大戰后大為蕭條了﹐隻是在經濟恢複后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妓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妓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后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公司生意減少﹐藝妓業再度陷入低穀﹐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妓隻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媳。一些藝館轉作祂用﹐服飾、樂器變賣或出租﹐藝妓轉到夜總會當招待﹐藝妓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傳統意義上的藝妓﹐在過去並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
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妓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實際上﹐能當上一名藝妓也確實不易。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很是艱苦。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妓﹐一直可以幹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幹﹐但要降等﹐隻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妓的陪襯。至于年老后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隻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當然也有不少人落俗為<<佣傭>>﹐甚至淪落青樓﹐就很不幸了。
在日本,請賓客上藝妓館有時具有政治和經濟上的目的,很多政治和生意關係都是在藝妓館裡結成的。一些社會學家認為,日本男人在社交方面生性拘謹,缺乏瀟灑自如的氣質,而有藝妓作陪,可以造成一種輕鬆的環境,藝妓在席間演奏樂器、唱歌跳舞,並以各種含有微妙韻味和絃外之音的應答,營造出無居無數的鬆弛氣氛,有利於達成雙方面的夥伴關係。
今天,經過多年刻苦的日本古典音樂和舞蹈訓練的藝妓,在日本正日驅減少,如同許多古典藝術一樣,雖然藝妓館現已成為少數人一種奢侈的娛樂場所,對於藝妓交流的審美規則,人們也日趨陌生,曾經是一種生活中的藝術,正不斷變成戲劇中的生活,但是藝妓畢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土壤開出的一朵奇葩,是頗具特色受到日本男人鍾愛的性文化形式,她或許會變換一種面目出現,但是她的本質──使藝和妓合影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近年來﹐對于藝妓的衰與興、保與棄還存在針峰相對的鬥爭。
英國:
不只英國人自己這麼說,來到蘇格蘭高地的遊客也都覺得,蘇格蘭的風味與英國其他地方迴異。悠揚的風笛,美麗的格子呢,陳年威士忌,除了這些對蘇格蘭的刻板印象,高地人們的熱情友善總讓人驚喜又窩心。而愛丁堡,又是蘇格蘭高地最美最可愛的城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