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上了選舉
電視上多了很多很多的政治新聞
某名嘴在活動上罵三字經
於是大家開始瘋狂攻擊罵三字經是不對的
另一邊開始強調因為政策引發社會不公導致情緒性字眼
順便解釋這種三字經其實在"台灣人"語言中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不需要去解釋字面的意義
就這樣看了電視這些新聞開始延燒...
終於有人跳出來問
"真的有這個政策嗎?"
於是發現沒有之後
兩邊又開始互嗆
甲方說~為什麼你們不查證
乙方說~為什麼你們不告知
乙方再度回應~有告知
甲方發現傳真號碼有誤...再度炮火全開
焦點開始放在辦事不力~草草了事的工作態度上...
大家又忘了~到底有沒有這一回事?
吵了半天
問題一開始的重點究竟是什麼?
為了一個沒有的政策在吵來吵去?
---------------------------------------------------
某政治人物在活動上罵靠北
於是身旁的人物幫他解套
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
就是"依靠爸爸"的意思
奇妙的事~這時又要用字面上的意思去解釋了
跟上面的例子不能相提並論
重點是????
所罵的這個字眼...到底為了什麼?
表達不滿的情緒?
---------------------------------------------
當然~我不算是很熱衷政治的人啦!
只是剛好最近新聞話題是這個
順便提一下而已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所以才有爭執
才需要別人的認同
殊不知每個人認定的問題核心不一樣
明明可以客觀的來思考
偏偏氣頭上只能說出一些偏離主題的討論
要得到的是認同還是金錢請想清楚
要得到的是快樂還是憐憫請想清楚
不說~別人會不知道該怎麼做
開口問~別人不見得想聽你講
這一篇其實po的有點晚
該解決與溝通的
都已經離現在的時間點太遠
變不敢提起
我一直認為我是個溝通無礙的人
只是少部份的事還是無法用溝通來解決
只要扯到情感面
什麼都變複雜了
親情面比感情面來的更難切割
你也不能否認過去會給你帶來的慘痛教訓
煩
重點是對方也不見得願意想聽你的想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