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波班大師的簡介(已圓寂) 九大聖僧
龍波班大師出生於佛曆2418年7月16日 ,
出生地為大城府內的邦農彄村莊。
因為大師出生時左手有塊紅色胎記,
所以大師的父母親為大師取名為“班”
(泰文的意思是胎記)
長大成人後長相變得十分俊俏並有著一身白晰肌膚。
大師從小就幫忙家中耕田,
是個非常懂事、勤勞的孩子。
大師二十歲時,
大師的父母親物色到一名家世背景很好的女孩,
並想在大師短暫出家後與該名女子成婚;
在得知父母欲前往提親後立刻被知情的大師阻止,
其因是大師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於出家期間是否會全身投入佛教領域尚是未知數,
如果目前就談妥婚事,之後又變卦,
對女方來說是種傷害,
在大師的奉勸之下父母親就暫時打消此念頭。
進入宗教領域
結束短暫出家後,大師未有成家的念頭,
反而想就此進入佛教領域,
大師對佛法有興趣,也樂於學習佛法,
與父母親商量完後並在佛曆2438年4月1日 ,
於離家不遠的邦某彄寺廟中,正式出家;
認證儀式是由邦巴某寺廟的龍波吮大師擔任主席,
鳩依老 師與桽 老師則是司儀與認證人。
學習過程
大師正式成為僧侶後,
一心想向龍波吮大師學習法門,
龍波吮大師也因為看到龍波班大師的誠意,
願意收他為弟子,教導他法門。
當時龍波吮大師練就招財的法門,
卻叮囑龍波班大師,
出家人絕對不能有想當有錢人的念頭,
不能因為貪,而私吞信眾的供金,
信眾的供金並非自己的金錢,
而這些供金必須拿來做善事才會有善的因果循環;
龍波班大師謹記龍波吮大師的教誨,
並未忘記過,信眾所捐出來的供金,
大師一律善用在寺廟內。
成為龍波吮大師的弟子後,
龍波班大師開始學習如何禪定打坐以及如何讀經文,
這一階段的學習告一段落後,
大師便前往艽解寺廟 向金 老師請教佛法。
大師在前往艽解寺廟經過附近的村莊時,
聽到一些傳言,說 金 老師是位脾氣不好的老師,
每次發起脾氣來就不理會任何人,
指導學生的時候,只要學生出錯,
就會直接發脾氣,
並不像一般出家人有著包容的心胸,
亦沒有耐心去指導學生將錯誤改正。
聽完這些傳言,
大師還是決定去拜 金 老師為師,
大師認為,只要能克服這一關,
學習到的一定比別人多;
所以每天學習時間一到,必定準時到達學習場合,
以非常細心與用心的態度,很努力的在背經文。
每天學習結束後,大師都會做複習的動作,
每當 金 老師在課堂上問問題,
皆能全部答出正確的答案,
連金老師都相當滿意並願意教導他更多佛法與法術,
也因如此龍波班大 師成為金 老師的得意門生。
因為 金 老師的暴躁脾氣,
舊有的學生都已離開,
惟獨剩下龍波班大師一人,
在龍波班大師認為在此學有所成並有意離開前往曼谷進行其他學習時,
金老師試圖慰留大師,大師卻還是決定離開,
金老師因此感到不滿,不願告知可學習的去處,
導致大師只能回到邦某彄寺廟尋求龍普愾大師的指導,
龍普愾大師建議龍波班大師前往曼谷的啥拉給寺廟找稹老師學習法術,
大師在曼谷的啥拉給寺廟待了許多年後,
也陸續進入深山內修行,直到大師覺得無處可學後,
才再次回到邦某彄寺廟。
生平事蹟
佛曆2470年,
大師正式成為邦某彄寺廟的住持,
自此之後,大師不斷的為信眾解決難題,
捐獻給大師的供金,大師也全部使用在維修寺廟上。
曾有一名信眾前來參拜大師,
請求大師幫忙協助解決家裡的問題,
該信眾因父母親去世了,家境貧困,
尚有弟妹需要照顧,生活非常困苦,
才決定來尋求大師幫助;
經大師三思過後,要求該信眾答應一定要做善事,
不可有貪的念頭,該信眾答應過後,
大師傳授了他一句經文,
剛開始這名信眾有些存疑,
但大師要他抱著感恩的心,
回家後每天虔誠背誦此經文,財運自然會進來。
不久過後,該信眾抱著數目可觀的供金回來貢獻給大師,
並感謝大師的幫忙,
他會將招來的財運拿來供弟妹好好學習,
也會幫助其他貧困的孩童。
此故事在村莊內流傳開來,
許多信眾也因此前往參拜大師。
邁入尾聲
在佛曆2474年11月6日 ,
大師被封為佛教傳承的指導老師,
每當有大法會時,大師都必須到場擔任佛教傳承的講師。
大師於虎年佛曆2481年7月26日 下午六點圓寂,
享年六十三歲,僧侶人生為期四十二年;
大師的傳說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
依舊有許多信眾會前往大師的寺廟參拜大師,
每一年的7月26日 ,
邦某彄寺廟會為大師舉辦法會,
許多信眾都會前來參拜,並有住持為大家撒水祈福。
將信眾所捐獻給龍波班大師的供金運用到寺廟內,
以大師的名義捐獻給寺廟,為大師積善積德,
大師的招財咒語能使信眾擁有源源不絕的財富,
因此大師被封為九大聖僧之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