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t/h/thinkso/content/20041226/03/1243605680.jpg)
Wrong Rooms: a memoir
作者 馬可.山德森
商周出版
ISBN 986-124-157-4
【 故 事 大 綱 】
馬可以為他這輩子找不到自己的Mr. Right,在一次報上刊登徵友廣告後,他遇見了卓,他們一見鍾情、互許終生。當他們以為這樣就是一輩子時,卓卻罹患了皮膚癌,頓時他們從天堂墜落到地獄,從此之後,愛情多了病痛的陪伴。卓要求馬可答應他,如果他的病情持續惡化,幫助卓結束這一切。
三個月後,卓去世了,馬可親手結束了一切。
【 關於愛情 】
之前,我也不太相信有什麼是可以一輩子的,尤其是愛情,世界一直在變,人也跟著在變;我總是覺得,愛情是最善變的,我愛你,或是不愛,就是一條線而已,轉個身揮手,就可以說再見,很容易。
或許善變的是我。很久以前的秋天,自認愛的刻骨銘心的獅子座男孩離開了,很難過也很寂寞,因為太寂寞,找了個雙魚座男孩代替,我以為我喜歡上他,投向他懷抱之後,忽然了解了,這是一段荒唐且荒謬的愛情(我甚至不知道它可不可以稱的上愛情,如果可以,愛情相對於我,很.膚.淺)。
在很久以後的冬天,夏天男孩說要帶我去他的夏天,看海,他說得浪漫、我聽得心花怒放;我在春天流連忘返,跟他說:「再等等、再等等,等我準備好再去你的夏天。」在春夏交際之時,我想著他會微笑,我也以為愛情來了,後來,沒有後來。比朋友好一點,所以我可以向他依賴。比情人少一點,我可以無所謂,對他,還是對我。我的抗壓性,對愛情不管用。
和天蠍座男孩在一起之後,忽然覺得,如果真的有一輩子,我希望是他,不知道為什麼,這是我愛情的直覺。太年輕說這種話或許聽起來很可笑也可疑,對於我來說,與其說是一種專情,倒不如說這是對他的一種習慣,再換另一個習慣,又要花一段好長的時間,更無法預期的能不能習慣新的習慣,也無法得知新習慣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於是,我把他當作我的一輩子,一輩子很久遠,而我會不會再一次善變的轉身、揮手,誰知道。
【 誰要先死? 】
之前李國修老師到學校演講,談了他的愛情觀,他說【用一顆心,永無止盡的付出,換取一生的承載】這就是真愛,他說真愛裡必須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誰先死。到底是誰要先死,讓誰承擔著思念苦痛,不論是他或我,都顯得太悲傷、太難堪。我說我感情豐富,他先死之後有很多眼淚可以流、悲傷也藉以抒發,而他壓抑過度,太多感覺藏在心裡,包括眼淚,我擔心他的心承載太多悲傷,會枯萎的太快。但,我心藏自私,不願一個人孤單的過度餘生,我的想念會讓自己顯得更加寂寞;或許我先死他可以同意,他用了他的心承載了我的一生,應該也包括了我的死──我猜,天蠍座男孩是我的真愛,我也是他的。我猜,我想,我覺得,應該是這樣。
【 關於死亡 】
第一次真正面對死亡是國一那年,阿婆去世,她是在我面前斷氣的。從醫院送到家裡,拔掉氧氣罩,然後,胸前的起伏停止,她的一生就這樣,沒.了。我忘了我到底有沒有大哭,或許我是想著走了也好,畢竟她身體一直不是太好。遺體放在租來的冰櫃,擺在廳裡幾天,外面罩著一層黃布,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勇氣掀開那層黃布,隔著冰櫃的玻璃,看她的面容。一直到下葬那天,遺體擺進棺材,她穿著新衣,就是那樣慈祥,蓋棺的時候,媽媽哭的很傷心,大哭那種,我還是沒哭,頂多就是流淚,穿著孝衣,看著一個人的一生,就這樣蓋棺論定。那年之後,我們家就沒有所謂的團圓年夜飯,沒有親手做的蘿蔔糕,沒有親手綁的客家粽。然後,鍾家慢慢的分崩離析,我終於體會到阿婆在這個家的重要性。她的一生結束之後,很多事就跟著走樣,再也回不去。
高三那年,看了美麗時光後,一個念頭引起我一口氣買了十條日光燈魚,不知道為什麼,兩三天後,牠們身上開始出現白色斑點,一隻感染一隻,然後一隻接著一隻浮上水面,我一隻又一隻的埋在花圃中。我愧疚,雙手合十的為牠們祈禱,然後落淚。終於,一個禮拜內,魚缸空了,水也沒了,牠們在土裡重逢。
大一時,因為好奇養了我的新寵物,綠鬣蜥。有天凌晨,蜥蜴四肢無力軟趴趴,我陪牠鬧了好一陣,放在書桌上,睡覺。早上,冰冷僵硬躺在書桌上,以人類的說法牠是屬於死不瞑目。那天下午,牠變成土黃色。幾天前,牠的燈泡燒掉,下雨我沒出門買,或許是這樣而被冷死。我用了一大包筒蒿一根花菜,幫牠鋪好柔軟的床,還有牠的水皿,陪˙葬˙品,我希望牠一路好走。這是第一次,觸碰到屍體,屍體僵硬、冰冷,牠再也不動,我把牠放回原位,鑽回被窩裡,想著這就是屍體、這就是生命,就這樣,不動了。我處於驚嚇狀態,蜷曲著,想著牠的綠色,原來綠鬣蜥化成土黃色後,就失去意義,所以僵硬,是這樣嗎?
【 然後,結語 】
感謝馬可真實的紀錄了一段感人又深刻的故事,我和他一起感受了一段深刻愛情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縱使在故事的最後我沒有為他們流下一滴眼淚,我也無法深刻體會親手讓自己失去愛人的哀痛,但我似乎更進一步了解了愛情這回事,而對於死亡,也了解了及時把握的重要。在卓去世的十年之間,我無法想像馬可是如何渡過,但我想,卓是一直在他身邊的。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