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19 11:12:13| 人氣2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虎門大橋下來幾發古砲射擊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週日的下午,離開東莞厚街,在返回民眾鎮的路途上,我們拐到位於虎門大橋東岸的威遠砲台去。

我們下車的位置離所謂的「威遠砲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相片中右邊,在橋底下),據說要過去的話得付門票20元看海戰博物館,然後再往前走才是威遠砲台。
這邊的人做生意可以用很奇特的方式與歷史作連結,既然是砲台吧,就有人想出個點子叫做「古砲射擊」,拿個古砲形狀的東西連接上空氣壓縮機,塞顆網球當砲彈,就可以做生意招攬客人了。
古砲射擊的標靶是外國戰船,每發砲彈兩元人民幣,一次要打五發,中三發以上有獎品,不過這古砲所使用的氣壓不大穩定,即便我不改變砲管角度,每一發的落點都會相差甚遠。
仔細看這標靶,都是畫在船上的人身上,想必這兩人也就是象徵當年開啟鴉片戰爭的英國人吧!我還是搞不懂,為什麼標靶要畫在人身上,打中才算? 要是擊中船身不是更好,可以更直接地達到阻撓對方船隻接近的目的嗎?
就在我們要準備上車離去時,一名騎著摩托車的年輕人(那邊一堆人都騎在摩托車上招攬載客的生意)跟我們說,跟著他走,可以不用付錢看海戰博物館,直接到威遠砲台去,代價是二十元人民幣。

我們半信半疑地上了車,由海飛開車跟在那年輕人的後頭,經由一條小路來到威遠砲台,本來以為他講的會是一個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捷徑」,到了那頭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大家都知道的地方,大遊覽車、小車停了滿坑滿谷,只有我們這種外地遊客才傻傻地付錢買一個「know-how」,而且年輕人所謂帶我們到威遠砲台其實也只是來到威遠砲台的外頭,要進去還得每人花六元買門票。

由於這趟出來都是由陳哥在請客,我趕緊掏出錢包給了那年輕人二十元把他打發走,至少這二十元是買給司機海飛,讓他日後都知道可以載人來此處遊覽。
在這個地方看虎門大橋的味道又跟之前射擊古砲的地方截然不同。

虎門大橋東連虎門鎮,西接番禺南沙港,橫跨珠江口,全長15.76公里,寬31.5米,6車道主孔通航淨高60米,5萬噸級巨輪可通航,我們往珠江望時,可以看到船運非常地頻繁,來往船隻之多對我這種來自台灣小島的人實在是很難想像,而虎門大橋的主橋由航道單跨888米的鋼箱懸索橋和輔航道單跨270米,混凝土連續鋼結構是全中國和先進同類橋樑之冠。是廣深珠高速公路(廣州、深圳、珠海)的重要樞紐,大橋如長虹臥波,蔚為壯觀,若登臨大橋,潮飛浪湧、煙波千里的珠江景色盡收眼底,開車的海飛告訴我們,他有個親戚因為經商失敗,最後就是由橋上往珠江裡跳,生前最後一眼肯定是很不得了的吧!
威遠炮台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海口東岸,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南山炮台建於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位於阿娘鞋島(威遠島)武山腳,全週五十二丈五尺,炮位十二個,安放大小生鐵炮十二門。於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鄧廷楨、關天培奏准於原台前加築面寬六十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設炮位四十個。始稱南山威遠月台,後簡稱威遠炮台。
威遠島(阿娘鞋島)位於虎門海口東岸,它與海口中的橫檔鳥以及海口兩岸的蘆灣山構成虎門海口的第二重門戶,成為廣州海路的天然屏障。自明代開始,朝庭就在虎門海口的山地設置了簡易軍事建築物。直至清代,相繼在阿娘鞋島上修建了 南山炮台、威遠炮台、鎮遠炮台、靖遠炮台、蛇頭灣炮台、鵝夷炮台以及九門寨等防禦設施。這些炮台和設施構成了阿娘鞋島的炮台群體,組成了上、中、下立體交叉的火力網。這些炮台在鴉片戰爭中均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現存的威遠諸炮台基本上保存了清代炮台舊貌。因此,威遠諸炮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軍事研究價值、社會教育價值和旅遊開發利用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沙灘上看這些砲口,還是有股肅殺之氣,遙想當年一發發的火砲由此射出,不管有沒有擊中目標,那時的氣氛一定很嗆!

威遠島六砲台 連假好去處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東莞報導】 2007.10.01 03:52 am

聽到東莞市政府和虎門鎮政府要聯手開發威遠島後,位在虎門大橋橋下的小販都振奮不已!小販稱,威遠島將來一定能成為盛大的旅遊熱點。

威遠島上有六處砲台,每處砲台都有大小砲數十門,是十一連假旅遊的好去處。島上的對外交通很方便,常虎高速公路在此設了交流道,還有兩座地方道路的聯外橋梁。

威遠島上有一座江澤民時期蓋的鴉片戰爭博物館。博物館保存眾多歷史文物,光是一場1840年的鴉片戰爭場景,就用了141件實物、130幅歷史照片、12幅大型油畫和3個大型場景,生動再現160多年前震驚中外的戰爭場景。在博物館旁邊還重建了當年林則徐禁煙用的銷煙池,池中的木樁、池板等遺物目前也陳列在博物館內。

離開博物館,就可看到橫跨珠江的虎門大橋,大橋全長15公里,主橋長4600公尺,水面到橋面高60公尺,相當20層樓高,1997年建成時被譽為「世界第一跨」,從遠方眺望大橋,震撼不已!10多年前建橋時,大陸經濟還沒起飛,當時是向各處借貸才完成這座大橋。

大橋下方即是威遠諸砲台群,從山頂到山腳設有南山頂砲台、威遠砲台、靖遠砲台、鎮遠砲台、蛇頭灣砲台和鵝夷砲台等。構成虎門砲台群中的第二、第三道防線,其中靖遠砲台是鴉片戰爭時期虎門砲台中規模最大、配砲最多的一處砲台,共有大小鐵砲60門,當年鴉片戰爭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就是在此壯烈犧牲的。

如果想登山健行,可以從南山砲台底部登高而上,虎門鎮政府近年修建了石階步道,有利攀爬,從地面到砲台頂端只需約半個小時,頂端視野開闊,整個虎門大橋在腳下,還可瞭望整個珠江水域。此處有南山頂砲台,但砲台四周圍牆已多處崩塌,兵房被毀,有一門德國克虜伯大砲,100多年來一直被遺棄在地上,十分可惜。這門主砲長9.4公尺,重達2萬1千公斤。

【2007/10/01 聯合報】

台長: 錶面男
人氣(2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