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後,我國多地開始降溫,不少地區的朋友甚至有了“入冬”的錯覺。
氣溫驟降使得許多人出現了胃部不適,噯氣,脘腹脹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頻頻出現,這時候您一定需要這樣一種能“治病”的葯食同源之品——萊菔子。
3錢萊菔子換個“紅頂子”
說起「萊菔子」您可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
但是,說到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您一定很熟悉——即蘿蔔子,也就是蘿蔔的種子。
而之所以稱之為「萊菔子」,其實與蘿蔔本身的名字變遷有關。
要知道,現如今的蘿蔔最早的名字是“蘆菔”,接著叫“萊菔”,而後才被稱為蘿蔔。
因此,才有了“萊菔子”的誕生。
將成熟的蘿蔔籽經過炮製加工后就成為中藥萊菔子。
該藥首載於《日華子本草》:「水研服,吐風痰,醋研消腫毒。 不可以地黃同食。 ”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其實,蘿蔔籽也有同樣的保健功效。
中醫認為,萊菔子辛、甘,平;歸肺、脾、胃經,能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晚清時期,一位郎中正是憑區區3錢萊菔子換了個“紅頂子”。
#小故事
相傳有一年慈禧太后做壽,她異常高興,便多吃了些禦膳房為她特製的各種祝壽佳餚,結果一下子病倒了,精力日衰,面容憔悴。
宮中御醫以為太后勞神,便每日給予上等人參煮湯滋補,初始見效,可不久又出現了頭脹胸悶、神疲納差等不適,甚至脾氣暴躁,動輒流鼻血。
眾御醫驚慌失措,只得張榜招賢。 榜尾曰:「凡能醫好太后之病者,必有重賞」。。
3天過去,一位走方郎中對皇榜細加琢磨后,頗有所悟,便揭榜應召。
這郎中入宮後,從隨身攜帶的藥箱內取出3錢萊菔子,研磨后加了點麵粉,用茶水拌勻,搓成3粒藥丸,美其名曰:小羅漢丸。 囑日服3次,每次1粒。 藥丸被太監以綿帕包裹呈了上去。
太后服下1丸后,悶脹慢慢消除;2丸下去,食欲大振;3丸藥盡,1天內鼻出血未發生。
又調養了幾天,慈禧的飲食和睡眠康復如常了。
慈禧大喜,隨即賜給郎中一個「紅頂子」。。 此後,京都曾一度流傳“三錢萊菔子,換個'紅頂子'”的佳話。
萊菔子的妙用
#1
消食化滯
萊菔子是腹脹、腹瀉、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的“剋星”。
它功擅消食化滯除脹,尤善於消麵食積滯。
對於深秋因過食生冷油膩刺激之品,導致飲食停滯在胃,出現胃脘脹滿,不思飲食,噯氣呃逆,或腹瀉等症,均可用炒萊菔子研末水沖服。
此外,萊菔子質潤多油,故可以潤腸通便,對於秋季便秘者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2
降氣化痰
萊菔子的另外一個功效是降氣化痰。
朱丹溪曾提出:「萊菔子治痰,有推倒牆壁之功」。。
如《皆效方》「三子養親湯」治療氣實痰盛之咳嗽喘逆、痰多胸悶,其中就有萊菔子的參與。
尤其是在秋冬季節,老慢支發作后,很多人都有咳嗽痰多的癥狀,對此,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特需門診醫師李薇薇推薦大家使用三子養親湯來進行個人護理。威而鋼 威而鋼马来西亚 威而鋼副作用 威而鋼價格 威而鋼是什么 威而鋼功效 威而鋼用法 威而鋼效果 威而鋼怎麼吃 威而鋼官網 威而鋼成分 威而鋼吃法 威而鋼吃半顆 威而鋼 廠商 威而鋼常吃 威而鋼成藥 威而鋼吃太多 威而鋼吃一半 威而鋼多少錢
三子養親湯由白芥子、蘇子、萊菔子組成的,即取蘇子6克,白芥子6克,萊菔子6克加入冷水250毫升,煎煮25分鐘左右后晾涼喝湯,每天1次。
本方有溫肺化飲,降氣化痰的功效。 適合痰多,舌苔白滑,腹脹、飲食不易消化的患者。
不過如果咳嗽咳痰厲害,或者同時伴有發熱時,要及時就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