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筆耕志工都認為,一篇原本在「社區道場」上的地方報導,若能被放上「全球資訊網」,那是光榮的事,也證明這篇報導或說是紀錄寫得好。
人文真善美志工,不管文字或者是影視,應該都簽過著作權讓渡書,也就是說簽過此讓渡書之後,雖然原稿還在自己手上,但文字的刪改甚或圖像的應用,就已讓渡出去了。
社區道場上的紀錄文稿,是當地志工在現場紀錄,坦白說詳實正確的紀錄,是最重要的原則,至於筆法的好壞,只要讓人看得懂應該已經在水準之上了。再經過該地區的「審核」與「編輯」後「推薦派報」刊在社區道場網頁上,更是經過去蕪存菁,閱眾當然可以看到更好的報導文章。
但是,「審核」與「編輯」都能認真與真實的審核和編輯?這是值得了解的。在舊版的系統中,有人從來就不知道身負審核或編輯的責任,甚至有無帳號可以登入與否都令人懷疑。
到了去年度的新版系統產生,這樣情況有了改善嗎?還是那三個字!天曉得。
那時候,屏東志工的瑰寶湯爸,正逐步走向人生的終站,同時新版系統對老人家來說,著實有點吃力,個人曾不自量力自告奮勇的電告文發處和宗教處,願意承擔湯爸編輯派報的承擔,讓老人家或許能「走」得輕鬆愉快一些些。
電話中,相關人員回應說:「來年再說吧!」當然,來年未到來之前湯爸已經走了,等到「來年」變成我不想說了。
這篇「整理自:日本慈濟分會關懷簡報 2017/09/19」相信很多人看過,也有人提出問題,但能放在全球資訊網者,大多數的人都是讚歎有加的,只是曾經有某些「經歷」的人卻不做如此的想法。
第一、全球資訊網是該團體的門面,坦白說報導若有不完整正確,對該團體的將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第二、資訊網的編輯或許不在現場,如何判斷該報導的正確性,更何況是由簡報整理而來,這個人也有幾次慘痛的體驗。
十多年前個人寫過「快樂兒童精進班」十年相關的報導,當時投在「慈濟道侶」上,編輯是誰我不清楚,但正因有人編修再寄回來校稿,個人覺得和個人的原稿差異太大,因此電告當時的負責人呂某人,想與之討論其中的錯謬所在。那知,挨了一頓排頭!後來另一位編輯來電討論,個人認為她們不曾在現場待過,有啥好談的呢?隨在她去「編」了,最精彩真實的我留在心中和個人的部落格中。
經過去年個人兩篇報導登載在全球資訊網的(點它→)事件後,個人對於全球資訊網的編輯能力,坦白說著實相當的懷疑。
以此篇「日街友表心意 反贈訪視禮」來說,標題中所謂的訪視禮是什麼?在這團體中已經二十年,第一次見到這個名詞,在其他場合或文字中也不曾見過這樣的禮。
個人非常喜愛金庸的武俠小說,也經常以其筆法做為「臨摩」的樣本(點我→射雕英雄番外篇)。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正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相信看過金庸小說的人,一定能體認這八個字。
幾天前陳妍芬讓個人幫忙修改一篇報導,個人也以此八個字建議其將文中三段做這樣的處理。或許是第一次吧?雖然不能做到個人所想像的,卻也是精彩萬分。
本來是建議她如此寫……
在活動結束前,播放了「證嚴法師說故事《善心善報》」。內容敍述一位有錢人家,他的太太罹患肺癆病,因而沒有生育,吃了很多藥都沒效,最後請來一位很高明的名醫,來為太太看診,但是醫師的藥需要一百隻麻雀的腦……。
春生阿公一如往常提早來幫工作人員做活動前的準備,他表示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覺得很歡喜,已經學佛三十餘年的他,對影片的故事有他的見解:「素食是最好的放生。」他認為吃素就不會引起殺生,自然福氣就會跟著來。
春生阿公的學佛心得正如劇中所描述放生護生得善報的故事。阿公藉此向長者們宣導素食,鼓勵人人多吃素、少吃肉,福氣就會跟著來。
後來妍棻寫成……
在活動結束前,播放了「證嚴法師說故事《善心善報》」。內容敍述一位有錢人家,他的太太罹患肺癆病,因而沒有生育,吃了很多藥都沒效,最後請來一位很高明的名醫,來為太太看診,但是醫師的藥需要一百隻麻雀的腦……。有錢人家的太太得知後,不忍犠牲一百隻麻雀的生命來醫治她的病,於是她要求丈夫將牠們放生;不久,這位太太的病漸漸痊癒後,也產下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
春生阿公一如往常提早來幫工作人員做活動前的準備,他表示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覺得很歡喜,已經學佛三十餘年的他,對影片的故事有他的見解:「素食是最好的放生。」他認為吃素就不會引起殺生,自然福氣就會跟著來。
春生阿公的學佛心得正如劇中所描述放生護生得善報的故事。阿公藉此向長者們宣導素食,鼓勵人人多吃素、少吃肉,福氣就會跟著來。
當然妍棻寫得好,是最大的主因才對!
這篇「日街友表心意 反贈訪視禮」首段即出現「上次送你的錢,花完沒有?我可以再送你。」坦白說,很聳動但卻沒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氛圍。因為看到最後才弄懂,原來是誰送誰?又為何是誰送誰!
當然缺了「情理之中」倒是出現了「意料之外」只是,第二段筆者已經透露……慈濟志工去東京都政府行政中心訪視街友時,除了熱騰騰的飯糰,並沒有帶任何補助金要給人家,反而是對方笑咧咧地開起玩笑,………這何來意料之外呢?
這篇應該不是日常性的活動或觀懷行動的報導。
個人認為該活動其實進行很久了,此刻做了一次紀錄的整理。因此,才有……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探訪關懷,有些街友早已與志工建立信任的關係,談談近況、有說有笑,更不介意讓志工拍照。……的文詞出現,也才有贈送「三百萬」的趣事發生。
但是,個人一看在看此篇文稿果真是「簡報」!若非長期關注這這個活動的閱眾,就像個人 很難理其中的溫馨與動人的所在,因為描述太簡單了些。
如此這般的街友關懷,應該是長期性甚或列冊吧?就像慈濟曾辦過「低收入戶關懷活動」,那是縣府提供的列冊,但一年也只來那麼一次。慈濟人想深入理解照顧卻是被縣府阻止的,想來日本也是一樣吧。
個人六年來搭車通勤,對在車站夜宿的街友頗有認識。其中果真有,有家不想回腰纏巨款的人類存在。三餐吃上百元的便當,還能看站前街頭藝人表演,晚上大地為床逍遙自在。
有時上學時間還當義工導護,為何他要如此?真的沒人知道,此等人類冬天最多。夏天他們到處移動,冬天冷佔到好位通常就不想走了。但是真的是如此嗎?其實當地政府福利單位是有必要深入了解的,個人的訊息也是旁人所言,而來當真不得。
言歸正傳,此篇報導或簡報,個人認為不應該刊出來。第一、慈濟的溫暖溫度不夠。第二、說明不夠明確,不知重點何在。第三、志工好似按表操課,所謂學中覺的提醒似乎不太充足。
更何況,全球資訊網編輯的重點似乎是放在那句「上次送你的錢,花完沒有?我可以再送你。」的玩笑上,但本文對此卻又著墨不深。
近來筆耕同好聚在一塊兒「上課渡時間」的機會變少了,當然彼此Email來往分享還是有的。近日看到此文,心有所感特地將心中所思所想紀錄下來與大家分享,當然也希望知心好友法親們也給予回饋討論囉!(2017.10.16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