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慈濟道侶」收編時,人文志業中心的編輯高怡蘋說:「爾後,志工的『戰場』在『社區道場』了。」
不管是「慈濟道侶」或「社區道場」不都是活動紀錄?高宜蘋為何有「戰場」之所,實在不清楚。
當年有位曾欽瑞師兄,每次活動總會以文字紀錄當日活動的點點滴滴,後來被 證嚴上人讚歎:「…一字一鋤耕出慈濟的腳步足跡……」這是個人所知,筆耕一詞的最早出處(見前文:記「觀月橋畔」開張)。
進入慈濟世界二十年來,從筆耕、影視、文宣、文化三合一,……直至那一年台南風災後,志工發送熱便當,居民拿著便當要求和志工合影,同時也說:「…這影像將留給後人知道,當初受災時,慈濟及時送來熱騰騰的便當……。」
當志工秀出此照片向 證嚴上人報告時,證嚴上人慈示,不只是「文圖影三合一」,更應該「人事理三合一」,臻而求真、求善、求美,達到「真善美三合一」,因此把參與記錄慈濟文史的志工團隊,正式命名為「人文真善美志工」。這一年好像是2003年。
證嚴上人期許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藉由文字、圖像、影音的傳播媒體,為時代樹立「人品典範」,讓真善美「文史流芳」。期待發揮「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流清成為主流。
當年構思「社區道場」前身軟體時也「網路」「網頁」方興未艾是時候,當初單純的構思是,大家把活動上傳網頁,包括各種活動教案與圖像紀錄。慈濟人有帳號密碼即可進入後台或下載教案,達到彼此交流的目的。因為那時候,慈濟快樂兒精進班,每年有一次的全省聯誼交流,不僅舟車勞頓來回奔忙,但國外的兒童班卻無法回國交流。
經過「行入慈濟大藏經」之後最後「進化」到今天的「社區道場」不過話說回來,「社區道場」怎會成為志工的「戰場」?
當初還有一個「來者不拒」的思考,畢竟是活動紀錄,只是精舍文宣組成立編輯小組,當文稿圖像要在「社區道場」網頁出現,必需經過審核、編輯後才「派報」此刻「戰場」的氛圍已經若隱若現。
志工上傳之後,一定會派報嗎?會嗎?個人曾經參與編輯,但一本來稿一定刊出的初衷,只要不是太「離譜」的文字,一定會送「編輯派報」只是,往往順了姑意倒惱了婆意,這就不談也罷了。
在2016年尾,社區道場大改版,清除掉不少掛名佔位置甚至不知自己被「掛」在其中,也從來沒有「動作」的人物和名字,但如此這般之後呢?只有四個字,靜觀其變。
近日上傳了一篇「歲末年終歡喜過新年 記鹽埔高樹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昨晚收到TCT的編輯意見:
首先,篇名標題被改成,仿效竹筒歲月 錢筒仔回娘家。
審核意見是:
1.文中叨叨絮絮寫了一大堆關於福慧紅包的細節,未見相片可以相呼應。
2.文中寫司儀說到上人時,不用刻意空一格。
3.建議寫到經藏時還是要加《》的標點符號。
長嘆啊…不是報真導正嗎?當日現場,司儀串場真的是國、台語夾雜叨叨絮絮的說了半天,個人文中還特別寫了:「…司儀一長串的『國台半』介紹了今年的福慧紅包…」嗎?怎得審核意見是,文中叨叨絮絮寫了一大堆關於福慧紅包的細節,未見相片可以相呼應?
個人參與過社區歲末祝福不下百場,見過各種不同的司儀串場,有人國台語夾雜語無倫次甚至結結巴巴,有人語意流暢不管是國語或台語,甚至全場客語都能說得讓人心動。
這一段福慧紅包的介紹,特地配合司儀的語意用台語文紀錄,竟然獲得「叨叨絮絮寫了一大堆…」的評語?坦白說,福慧紅包的細節介紹,每年的歲末祝福都有,當今時日或許應該要說得更清楚些。
倒是司儀稿中這一句,這是大家最歡喜的一刻,從常住師父手中接受福慧紅包……是否該修正呢?兩個小時的祈福感恩法會,就等這一刻?那其他的流程內容呢?
這一場鹽埔高樹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個人在上傳社區道場的文稿中,將這一句放在圖片說明當中,倒是符合了有圖有故事吧?
這一場是,鹽埔高樹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其中竹筒回娘家,坦白說應該不是活動的重點所在,正如不必強調「這是大家最歡喜的一刻……」一樣,即使「竹筒回娘家」當下有多精彩動人,將篇名改成「仿效竹筒歲月 錢筒仔回娘家。」個人總覺得大大的不宜。
今年的主題:「修福,粒米藏日月;持慧,毫芒有乾坤」有那一個場次在其中大力著墨嗎?
不管如何?筆耕志工還是志工不是作家也不是記者,大家心中謹記的是 上人「發揮「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流清成為主流。」的期待,其他枝微末節應該是「派報編輯」的工作了,不是嗎?(2017.01.12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