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16 22:26:31| 人氣3,0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子藏撰寫最終課之後(一)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天座談會,其實算不上座談會。
講師群只有羅世明師兄在臺前請大家談一談,料想不到的是,個人竟然是第一位拿到麥克風,當然是羅世明傳遞過來的,個人發言時高芳英和黃基淦兩位卻是隱在共修室的最後面。
其實半年來每月一次的課程,其中最大的感想,還是志工之間流傳的那句:「上課度時間,開會養精神!(閩南語)」
這個月遇上培訓人員回精舍尋根,又是各社區親子班上課的活動日,幾乎所有的人文真善美志工都出班了。
其實這半年全程到堂上課的志工,應該不是百分之百,至少有些人並不是每次都遇見。
志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承擔,上過第一堂課(第一天的課程後)很多筆耕志工是突然醒悟,子藏這不一般的筆耕文字志能承擔的。
慈濟樹的資料,各地區分會或聯絡處的人事一查就能明白,故事主人翁的身行典範,卻不是那般容易能訪得。
寫過人物列傳的志工都明白,除了正面訪談之外猶需側訪的相輔,更需長時間的關察方能將之化為文字呈現。
當年台東林素月師姊說過,她決心下筆寫一個人,必要通過自己的堅持,一定是接觸過、觀察很久,才會決定採訪。鎖定對象後,觀察對方的行住坐臥和個性,甚至花上幾週時間和受訪者相處互動,唯有真正了解這個人,寫來才能刻骨銘心、誠正信實。
如今子藏不同於當日的人物列傳者;每位慈濟人都是一部寶貴的經典,留存慈濟人的身行典範是慈濟歷史重要的一環。是慈濟人物典範的結集整理,透過其行誼與精神,見證法脈宗門的體現與人間菩薩的實現。「以人繫事,藉事寫人」,以歷史為主體,以人物作串聯;透過書寫人物故事,扣緊慈濟志業脈動,強調「慈濟樹」的概念,凸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適當地融入彼時的社會背景,寫出富歷史感及人情味的人品典範故事。
這其中卻有些許的矛盾所在,富歷史感及人情味的人品典範志工一定有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他或她的故事一定能與紀事年表結合?
以當年的李鶴振師兄為例,他沒有慈濟樹,但是臨終前那句:「寧願在我身上劃錯千刀,也不願未來醫生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卻是震古爍今震聾發聵,豈是人品典範而已?
屏東有一棵慈濟樹,她接引的志工除了全家包括子婿都已受證,更有人在四合一以前已經承擔過慈誠副大隊長,但是在紀事年表或資料庫中查詢不到有她名字的記事。
但是偏偏她進入慈濟卻有一段動人的因緣故事。
第一堂課講師群一再強調,應該沒有人去了一趟靜思精舍回家就「拚死做慈濟」的!可是在屏東卻有好幾位資深師姑,請她說慈濟說不出所以然,然而只要講到上人就哭給你看,甚至泣不成聲的表示緊緊跟著上人。
年近百歲的阿滿師姑,當年回精舍將常住們的海青由黑洗成白,驚覺窮困的精舍常住們的海青是尋常白布染上墨汁成色的…寒冷的歲末被裘單薄的常住們,放著厚重的棉被不蓋……後來方知那些是第二天要發放的……極渡震憾的阿滿師姑,哭著回屏東拚死做慈濟,但若面對志工的訪問或採訪,她的回應就是:「師父交代前跤行後跤放,我袂記我做過啥?(閩南語)」
面對此等人物,該當如何?
其實故事或往事的理解,採訪技巧或許不是問題,只是經過將近四十年的種種,此刻說出的當年種種如何考證才是問題所在。
上個月課程中,陳進金教授曾說過,…受訪者除了陳述客觀事實外,也有可能因為自身文化或認同等因素而產生偏見,進而選擇虛構的回憶;又或者是受訪者被他人或社會刻意展示(演出),而成為一種動態的社會記憶,影響了其口述內容的真實性。
人或許真的會「愈活愈回去」很難愈老愈清楚的!回憶過去或許憑空添加得合情入理都大有可能。
上個月有一堂「回眸來時路」的影片,提及當年小木屋的考證,除了人地時地物有著確切的實證之外,卻也因為德慈師父一句:「上人的阿嬤…」讓個人震驚不已。
上人的阿嬤…是奶奶還是外婆?師嬷的媽媽?
影片中的故事上人曾經開示過,但是從邱秀芷編寫的「大愛(1996.4 天下文化)」到今天,似乎從沒有聽過:「上人的阿嬤。」此刻,所謂的考證正確嗎?
大愛台節目的考證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志工寫子藏有如此這般的考證功力?
那天慈大何昆益教授說:「人物寫真,不虚美不隱惡表現八十分或許能寫八十八分……。」
應該是這樣,一人如何拚死做慈濟,故事被寫成超極完美,或許她或他接著就很難做「人」了………。(2015.19.16夜)
那天座談會,其實算不上座談會。

講師群只有羅世明師兄在臺前請大家談一談,料想不到的是,個人竟然是第一位拿到麥克風,當然是羅世明傳遞過來的,個人發言時高芳英和黃基淦兩位卻是隱在共修室的最後面。

其實半年來每月一次的課程,其中最大的感想,還是志工之間流傳的那句:「上課度時間,開會養精神!(閩南語)」

這個月遇上培訓人員回精舍尋根,又是各社區親子班上課的活動日,幾乎所有的人文真善美志工都出班了。

其實這半年全程到堂上課的志工,應該不是百分之百,至少有些人並不是每次都遇見。

志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承擔,上過第一堂課(第一天的課程後)很多筆耕志工是突然醒悟,子藏這不
一般的筆耕文字志能承擔的。

慈濟樹的資料,各地區分會或聯絡處的人事一查就能明白,故事主人翁的身行典範,卻不是那般容易能訪得。

寫過人物列傳的志工都明白,除了正面訪談之外猶需側訪的相輔,更需長時間的觀察方能將之化為文字呈現。

當年台東林素月
師姊說過(林素月筆耕後山桃花園˙慈濟月刊495),她決心下筆寫一個人,必要通過自己的堅持,一定是接觸過、觀察很久,才會決定採訪。鎖定對象後,觀察對方的行住坐臥和個性,甚至花上幾週時間和受訪者相處互動,唯有真正了解這個人,寫來才能刻骨銘心、誠正信實。

如今子藏不同於當日的人物列傳者;每位慈濟人都是一部寶貴的經典,留存慈濟人的身行典範是慈濟歷史重要的一環。是慈濟人物典範的結集整理,透過其行誼與精神,見證法脈宗門的體現與人間菩薩的實現。「以人繫事,藉事寫人」,以歷史為主體,以人物作串聯;透過書寫人物故事,扣緊慈濟志業脈動,強調「慈濟樹」的概念,凸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適當地融入彼時的社會背景,寫出富歷史感及人情味的人品典範故事。

這其中卻有些許的矛盾所在,富歷史感及人情味的人品典範志工一定有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他或她的故事一定能與紀事年表結合?

以當年的李鶴振師兄為例,他沒有慈濟樹,但是臨終前那句:「寧願在我身上劃錯千刀,也不願未來醫生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卻是震古爍今震聾發聵,豈是人品典範而已?

屏東有一棵慈濟樹,她接引的志工除了全家包括子婿都已受證,更有人在四合一以前已經承擔過慈誠副大隊長,但是在紀事年表或資料庫中查詢不到有她名字的記事。

但是偏偏她進入慈濟卻有一段動人的因緣故事。

第一堂課講師群一再強調,應該沒有人去了一趟靜思精舍回家就「拚死做慈濟」的!可是在屏東卻有好幾位資深師姑,請她們說慈濟說不出所以然,然而只要講到上人就哭給你看,甚至泣不成聲的表示緊緊跟著上人。

年近百歲的阿滿師姑,當年回精舍將常住們的海青由黑洗成白,驚覺窮困的精舍常住們的海青是尋常白布染上墨汁成色的…寒冷的歲末被裘單薄的常住們,放著厚重的棉被不蓋……後來方知那些是第二天要發放的……極渡震憾的阿滿師姑,哭著回屏東拚死做慈濟,但若面對志工的訪問或採訪,她的回應就是:「師父交代前跤行後跤放,我袂記我做過啥?(閩南語)」

面對此等人物,該當如何?

其實故事或往事的理解,採訪技巧或許不是問題,只是經過將近四十年的種種,此刻說出的當年種種如何考證才是問題所在。

上個月課程中,陳進金教授曾說過,…受訪者除了陳述客觀事實外,也有可能因為自身文化或認同等因素而產生偏見,進而選擇虛構的回憶;又或者是受訪者被他人或社會刻意展示(演出),而成為一種動態的社會記憶,影響了其口述內容的真實性。

人或許真的會「愈活愈回去」很難愈老愈清楚的!回憶過去或許憑空添加得合情入理都大有可能。

上個月有一堂「回眸來時路」的影片,提及當年小木屋的考證,除了人地時地物有著確切的實證之外,卻也因為德慈師父一句:「上人的阿嬤…」讓個人震驚不已。

上人的阿嬤…是奶奶還是外婆?師嬷的媽媽?

影片中的故事上人曾經開示過,但是從邱秀芷編寫的「大愛(
1996.4 天下文化)」到今天,似乎從沒有聽過:「上人的阿嬤。」此刻,所謂的考證正確嗎?

大愛台節目的考證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志工寫子藏有如此這般的考證功力?

那天慈大何昆益教授說:「人物寫真,不虚美不隱惡表現八十分或許能寫八十八分……。」

應該是這樣,一個人如何拚死做慈濟,故事被寫成超極完美,或許她或他接著就很難做「人」了………。(
2015.19.16夜)




台長: Tellme
人氣(3,016)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走在慈濟路上 |
此分類下一篇:子藏撰寫最終課之後(二)
此分類上一篇:子藏撰寫種子實務研習課程最終課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