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19 10:07:36|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6個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發佈 重慶居首

16個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發佈 重慶居首


非法添加是食品安全最突出問題

16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 重慶居首武漢第二

八成人憂慮“舌尖”上的安全

55%的受訪者缺乏安全感,在他們“最擔憂的安全問題”中占據前五位的依次為食品安全、社會治安、醫療安全、交通安全和環境安全。本年度16個城市平安狀況的綜合評價中,重慶、武漢和濟南位列“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榜前三名

文|《小康》雜志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鄂璠

幾乎每一次與生命有關的事件發生後,都會影響人們對於平安狀況的感受。

2012年上半年,剛爆出老酸奶和果凍中使用工業明膠的消息,又發生瞭“鉻超標膠囊”事件;在承擔著“救死扶傷”重任的醫院,“殺醫血案”卻接連發生;《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剛剛發佈,就傳來廣東陽春校車奪取兒童生命的消息,最近濮陽校車起火,又吞噬瞭四名幼兒的生命……

此時此刻,中國公眾的安全感還能有多高?

2012年5月底至6月初,《小康》雜志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中國平安小康指數”之“2012年中國城市居民安全感”調查。本次調查涉及7個東部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南京、濟南),4個中部城市(鄭州、武漢、長沙、太原)和5個西部城市(呼和浩特、重慶、成都、西安、蘭州),共計16個城市。經對調查結果和國傢有關部門的統計監測數據進行加權處理,得出2011~2012年度中國平安小康指數為73.1,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小康指數”是從社會治安、衛生安全、生產安全、經濟安全、心理安全等五個方面來衡量的。其中,社會治安指數比上年上升3.2個百分點,生產安全指數比上年上升2.0個百分點,經濟安全指數比上年上升1.8個百分點,衛生安全指數比上年上升1.7個百分點,心理安全指數比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

《小康》調查顯示,僅四成人不缺乏安全感,影響人們安全感的五個最主要原因是環境污染嚴重(44.3%),食品安全不能讓人放心(35.3%),經常聽到或看到新聞媒體關於社會治安混亂的報道(28.3%),所在城市貧富差距過大(23.1%)和親眼看見過違法犯罪事件發生(21.9%)。

在“當前最讓人擔憂的安全問題”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食品安全(81.8%),社會治安(49.0%),醫療安全(36.4%),交通安全(34.3%)和環境安全(20.1%),這五大安全問題也排在瞭“當前最受人關註的安全問題”的前五位。

本次調查還對16個城市的平安狀況進行瞭綜合評價,重慶市連續第三年排在“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榜首位;武漢市從去年的第五位升至第二位;今年新增加的調查樣本——濟南市則成為瞭名符其實的“黑馬”,排在第三位。

81.8%的受訪者“食不安”

國人最害怕“吃”到的東西: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地溝油居前三

最近,一部以介紹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為主要內容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爆熒屏,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還引發網絡上各種地方特產熱賣。為何《舌尖上的中國》如此火爆?有網友評論說,“心靈沖擊讓人落淚”。

而《小康》雜志“2012年中國城市居民安全感”調查顯示:更容易讓人落淚的或許並不是“舌尖上的美味”,而是“舌尖上安全線”的缺失。

81.8%——這個數字,真實地表明瞭中國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雖然這個數字比去年下降瞭3.4個百分點,但“食品安全”第三次登上最讓人擔憂的安全問題排行榜首位。在“最讓人擔憂的十大安全問題”排行中,位居第二位的“社會治安”僅占比49.0%,比位居第一的“食品安全”低瞭32.8個百分點,足以說明,中國人的“食不安”已經到瞭令人憂心的程度。

食品安全關系到民生安康,而我國又是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因此食品安全也備受國傢領導人和各級政府的重視,6月11日,201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對活動做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是事關每個傢庭、每個人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必須在加強監管、堅決嚴厲依法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同時,著力提升整個食品行業的道德誠信素質,這是實現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根本基礎。

在這次活動上,國傢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介紹說,2011年國傢質檢總局共監測食品樣品11萬個,檢查食品生產單位144萬傢次,檢出不合格進出口食品2754批,查處食品質量違法案件2.8萬起,重新審核並淘汰瞭40%的乳制品企業。

“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出自《戰國策·齊策五》的“(寢)食不安”一詞,在新時期竟被賦予瞭新的含義,“吃不好飯”搖身變成“擔憂、不放心食品安全”的背後,是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果蔬中農藥殘留超標、非食用油流入餐桌、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病死牲畜肉等食品安全問題的頻頻作祟,而這五項,也分別排在瞭“中國公眾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第1至5位。

有接近半數(46.9%)受訪者擔憂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但若以“舌尖上的安全線”衡量,食品添加劑其實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被公眾排在第四位的“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即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等。按照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添加劑專傢孫寶國的說法,“食品添加劑並不等於‘違法添加物’,很多人把食品添加劑當成瞭安全事件的替罪羊。”

品牌無“品德” 超七成人對超市“不放心”

三成受訪者給出“今年不如去年”的差評;食品信任危機從“路邊小吃攤”擴大到市場、超市

從果丁到酸奶、從湯圓到饅頭、從膠囊到茶葉,哪有讓人放心的品牌?

2012年以來發生的一系列有關食品安全的事件,極大地影響瞭民眾的安全感受。1月,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示瞭14種不合格食品黑名單,其中,香港知名連鎖甜品品牌“滿記甜品”的一款芒果佈丁,菌落總數實測值是標準值的13倍,大腸菌群數值也超標3倍多;2月,思念湯圓創可貼事件、紅牛添加劑事件和三全饅頭保質期內發黴事件接連發生;4月,央視著名主持人趙普的一條關於“不要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的微博激起瞭“千層浪”,很快,老酸奶、果凍和破皮鞋,這三個原本不搭界的東西被緊密聯系在一起,引發瞭公眾對食品安全的強烈質疑,幾天後,吉林修正等9傢知名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被曝出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也調查出“立頓”的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袋泡茶都含有被國傢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高毒農藥;5月,又查出佛山一傢調味公司用致癌工業鹽水生產萬箱醬油,令人觸目驚心……

因乳企在一系列安全事件中的問題,特別是“三聚氰胺”事件中的問題,知名媒體人王小山在微博上發起“抵制蒙牛”運動,引發持續連鎖反應。而另一位知名媒體人鄧飛 (微博)在其倡導的公益項目“免費午餐”行動中,堅決要求食品配置中不能有牛奶,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

《小康》調查顯示,對於當前市場、超市出售的各種食品,僅2.0%的受訪者能夠“非常放心”地購買,23.6%的受訪者“比較放心”,而其餘的受訪者(超過七成)都表示瞭不同程度的擔憂。

今年的食品安全狀況與去年相比如何呢?36.7%的受訪者認為“和以前一樣”,31.7%的受訪者認為“有些好轉”,還有19.6%的受訪者認為“比以前差些”,9.6%的受訪者認為“比以前差很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食品安全專傢分析說,有接近三成(29.2%)受訪者給予瞭“今年不如去年”的差評,說明中國的食品安全已經陷入瞭信任危機。

《小康》關於“哪個地方的食品安全問題最令您擔憂?”的調查結果顯示,關於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已經從“路邊小吃攤”(76.1%)和“就餐座位數75以下的小型餐館”(55.0%)蔓延到瞭“超市內食品”(28.1%)。這和沃爾瑪、傢樂福、華潤萬傢等超市在近期陸續陷入“食品安全門”有關。

對於失信企業,國傢工商總局副局長王東峰指出,應大力推進食品經營者信用分類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完善市場懲處和退出機制。衛生部則於6月15日發佈瞭《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十二五”規劃》,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國傢標準協調配合工作機制,由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部門建立食品安全國傢標準會商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共同研究食品安全國傢標準體系建設重大問題,協商落實食品安全國傢標準規劃各項工作等等。

六成受訪者看病首選公立大醫院

在“最讓人擔憂的十大安全問題”中,“醫療安全”由去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公立大醫院一直以來都是公立醫院的“龍頭”,是治療疑難危急重癥的主陣地,也是群眾反映“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最突出的地方。在公立大醫院的門診,“候診幾小時,看病幾分鐘”已成為普遍現象。

盡管如此,公立大醫院卻仍然是公眾在身體不舒服或者需要看病時的首選醫療機構。在接受《小康》調查時,63.9%的受訪者把信任投向瞭公立大醫院,其次是公立社區醫院(40.6%)。

雖然公立社區醫院排在瞭第二位,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發部心理信息服務中心主任祝卓宏認為這個位置並不樂觀,40.6%的數據也並不理想,“一般人看病都隻有這兩種選擇,去公立大醫院或者是公立社區醫院,什麼時候這兩個選項的排名能夠調換過來,60%多的人去公立社區醫院,40%多的人去公立大醫院,才比較理想。實際上有很多問題都不需要去公立大醫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也認為,醫改最關鍵的是提高社區醫院水平,使公立大醫院的普通病人越來越少,疑難病人越來越多。

對於“您在您所在的城市能夠放心地看病、打針、吃藥嗎?”這個問題,《小康》調查顯示,41.2%的受訪者選擇“一般”,37.0%的受訪者選擇“比較放心”,15.3%的受訪者“比較擔心”,3.6%的受訪者“非常擔心”,還有3.0%的受訪者“很放心”。可見,“放心”的人以40.0%的比例遠遠超過瞭“擔心”(18.9%)的人,而其餘感覺“一般”的受訪者就成為瞭輿論環境需要多用正面信息引導的對象。

一半人“相信醫生” 另一半人“將信將疑”

四成受訪者認為向醫院派駐警務室難起作用

本該承擔著救死扶傷重任的醫院和白衣天使們,近年來成為瞭一些患者宣泄憤怒的對象。很多醫務工作者也許還沒有忘記2009年的那個“黑色六月”,5起“血濺白衣”事件先後發生。今年上半年又接連發生瞭“殺醫血案”:3月23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名患者傢屬將一名醫生捅死,並造成3人受傷;4月13日,北京航天總醫院急診內科診室,一名用帽子、口罩遮障住面部的男子突然闖入科室裡並拔出匕首,從背後刺向正在為患者診治的趙立眾醫生,隨後迅速逃離現場;4月28日,湖南省衡陽市三醫院南院,33歲的女醫生陳妤娜被人連捅28刀殘忍殺害……

其實,對立並沒有贏傢,醫患關系之間必須重建公信力。《小康》在對醫生公信力進行調查時發現:42.9%的受訪者對醫生“比較信任”,38.2%的受訪者對醫生持“將信將疑”態度,13.9%的受訪者“不怎麼信任”醫生,3.7%的受訪者“完全信任”醫生,1.3%的受訪者“完全不信任”醫生。在祝卓宏看來,數據表明患者對於求醫問藥的態度比以前更加現實瞭,一旦醫患關系中摻雜瞭錢的因素,牽扯到交易,患者對於醫生的信任度就會下降。

為瞭避免血案的再次發生,5月4日,衛生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協調公安機關向二級以上醫院等重點醫療機構派駐警務室,共同加強醫療機構治安管理,維護正常診療秩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與人身安全。

祝卓宏認為,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案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矛盾,在他看來,緩解醫患矛盾,最關鍵的是要看醫療體制和醫生的態度。

“派駐警務室,是治標不治本。醫患糾紛最大的問題是醫療的過度市場化,醫院本來是救死扶傷的事業單位,但用瞭市場化的手段來管理,一個藥品從一次配發到二次配發,再到醫院,加價15%,導致醫患雙方互不信任。另外,醫療資源配置存在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安全風險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偉認為,“不能一廂情願地把醫院變成公共場所,因為醫院是事業單位,它對應的是企事業單位的內保。”

在《小康》調查中,40.6%的受訪者認為“向醫院派駐警務室起不到什麼作用”。雖然王宏偉認為這個方法起不到根本作用,但也是需要的,“‘急則治標,緩則治本’,設置警務室,可防止一些民事事件轉化成刑事案件。”

半數受訪者缺乏安全感

17.2%的受訪者還在擔心“世界末日”

作為心理學專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發部心理信息服務中心主任祝卓宏和武漢心天地心理咨詢機構創辦人駱霞在平時的工作中,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心理咨詢案例。

“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有很多,基本上因傢庭成長及教育背景,社會變革及環境變革所致。”駱霞說。

祝卓宏則分析說,“基本上凡是有心理問題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一個人有心理問題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有的是從小沒有和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有的是遭遇過創傷,缺乏安全感會產生一系列問題。”

《小康》調查顯示,在對於自身生活環境的安全感受方面,僅四成人(45%)表示“有安全感”,其餘55%的受訪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其中有17.9%的受訪者“不太有安全感”,4.1%的受訪者“特別沒有安全感”。

“兩成人(22%)不太有安全感或者沒有安全感,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高的,就相當於有五分之一的人容易出現過激反應。這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是很敏感的,非常容易受到負性事件影響,所以一旦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波及面還是比較大的。”祝卓宏說。

在駱霞所接觸到的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咨詢案例中,有些人甚至會雇用農民為自己種養蔬菜及所吃的食物,還有些人因為懼怕生病而被動健身、養生。

在王宏偉看來,安全包括安全的狀態和安全感,是客觀上和心理主觀上的兩種概念。社會處於轉型期,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事件發生,人們對安全問題也會越來越重視,加上媒體的報道能夠放大這些風險,就會有人開始擔憂,即使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隻有萬分之一。

《小康》調查顯示,對於其實並不靠譜的2012“世界末日”傳言,仍有17.2%的受訪者表示“現在還在擔心”,還有20.7%的受訪者表示“曾經擔心過”。對於在網上看到的或者從其他人那裡聽到的關於食品衛生、治安情況、地震預言等傳言或非官方發佈的信息,有31.3%的受訪者“有些相信並四處打探消息”,5.0%的受訪者“完全相信並因此感到恐慌”,60.5%的受訪者“要看具體情況”,僅有3.3%的受訪者能夠做到“完全不信,聽聽而已”。

八成受訪者關註校車安全:

別讓孩子受傷害

超六成受訪者對“惡性搶劫”案感到不安

在今年發生的有關安全的重大事件中,對人們的安全感受影響較大的是校車安全事故和銀行附近的搶劫案。由於“奪命校車”事故頻發,2011年11月,溫傢寶總理指出,國務院已經責成有關部門迅速制訂校車安全條例。2012年4月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發佈。

在《小康》調查中,有38.4%的受訪者認為《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作用比較大”,還有5.5%的受訪者認為“作用非常大”。但遺憾的是,《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發佈不久後,就傳來廣東陽春校車奪取兒童生命的消息,最近濮陽校車起火,又吞噬瞭四名幼兒的生命。幼小的生命面前,難免會讓人更多地增添幾分擔憂,超過八成(83.6%)的受訪者對中小學校車的安全性表示瞭不同程度的擔心。

今年1月在江蘇南京和燕路農業銀行附近發生的一起當街搶劫案也對很多人的生活造成瞭影響,50.1%的受訪者表示“擔心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17.7%的受訪者“不敢再去銀行提取大額現金瞭”。

美國著名心理學傢馬斯洛曾經說過:“安全需要是人類的重要需要之一。”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類的需要分層次由低到高排列,排在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後的,就是安全需求,即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禦的實力的欲望。

不少心理學傢都認為,因為擔心未來不快樂,而耽誤現在能夠得到的快樂,是不值得也是沒必要的,可如何才能提高安全感呢?駱霞說,有一個秘訣,就是:提升內在的自信,有信仰。

(《小康》實習記者李珺、傅旦妮對本文亦有貢獻)



台長: telarriy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