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2:著名醫學博士-陳振興 闡述腦血栓早期—建議應加強一氧化氮供體治療
![](file:///C:/Users/win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199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斐裏德· 穆拉德 博士和 陳振興 博士合著的中文版暢銷書《神奇的一氧化氮》
![](file:///C:/Users/win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陳振興
作為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斐裏德· 穆拉德 博士的得力工作夥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 陳振興 博士,長期致力於一氧化氮的研究與應用,頗得 穆拉德 博士的賞識與信賴。2011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 陳振興 博士和斐裏德· 穆拉德 博士合著的中文版暢銷書《神奇的一氧化氮》更是掀起了一氧化氮養生熱潮。
當被問到一氧化氮與腦血栓之間是否存在關連時, 陳振興 說:腦血栓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種,多見於中老年人,無顯著性別差異,它是由腦血管壁本身的病變引起的。腦血栓一般起病較緩慢,從發病到病情發展到高峰,多需數十小時至數天。這種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靜休息時發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沒有任何先兆症狀,早晨醒來時發現偏癱或失語,這可能與休息時血壓偏低、血流緩慢有關,但也有一些在白天發病的病人,常有頭昏、肢體麻木無力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前驅症狀。
陳振興 博士在中文版暢銷書《神奇的一氧化氮》裏,詳細向讀者介紹了腦血栓形成最常見的病因。即動脈硬化,由於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數在管腔內凝集成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
腦血栓即將形成時,腦部血流減慢淤滯。此時機體將出現各種代償機制。其他病變較輕的血管內皮細胞等加速合成釋放一氧化氮等舒血管和抗血小板凝集物質。機體代償功能較強時,表現為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機體失代償時,血小板黏附聚集誘使血栓形成。在急性腦血栓形成期與超早期,與一氧化氮含量降低有關,血栓形成後腦水腫期,一氧化氮可能參與腦組織損傷。對急性腦血栓形成患者,早期給予一氧化氮供體治療可望改善預後,腦水腫時則不宜給予一氧化氮供體治療,應加強抗氧化治療。
陳振興 博士檔案
醫師 醫學博士
世界衛生組織南歐協作中心高級顧問;原法國巴黎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參事;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
陳振興 博士在美國學習和工作期間,長期致力於一氧化氮的研究與應用,並與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長期合作研討。作為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斐裏德· 穆拉德 博士的得力工作夥伴,深得 穆拉德 博士的賞識與信賴。同時, 陳振興 博士長期投身健康產業,致力於將 穆拉德 博士獲得諾貝爾獎的一氧化氮技術推廣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遠離疾病,獲得健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