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宋八大家的六一居士歐陽修,和清代書寫儒林外史的吳敬梓二位大文學家,對於地處江淮之間的滁州人幾乎無人不知。因同時授課文史二科,我在大陸旅遊其間會格外注意到一些教過的古文課本大家的歷史足跡,即使行程匆促也會想盡方法縮短其他路途,特別親自到達這些古代成就無限令人甘願冒險犯難挺進駐足憑弔之地景。
談起歐陽公,首先便要講述在仁宗慶曆年間,朝政腐敗,權貴當道,早已令有志之士私自不滿已久矣。此時,原在朝中任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怨謗,敢於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仁宗聽信饞言,將歐陽修貶謫滁州此偏鄉。
慶曆五年,歐陽修奉令來到滁州,認識了瑯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于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讚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後,吸引了不少遊人。當時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來,觀賞之餘,創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歐陽修親為配詞。現在馮公祠前面的一副對聯“泉聲如聽太守操,海日已照瑯琊山”,便是說的這件事。事隔數年之後,歐陽修和沈遵重逢,“夜闌酒半”,沈遵操琴彈《醉翁吟》,“宮聲在迭”,“有如風輕日暖好鳥語,夜靜山響春泉鳴”。琴聲勾起了歐公對當年在亭間遊飲往事的追憶,即作詩以贈。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恪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屋已建到“數百柱”,可惜後來多次遭到破壞。
清代咸豐年間,整個庭園成為一片瓦礫。直到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 醉翁亭一帶的建築,佈局緊湊別致,亭臺小巧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卻有九處互不雷同的建築、景致。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格各異,人稱“醉翁九景”。
醉翁亭前有讓泉,泉旁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亭中有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後最高處有一高臺,曰“玄帝宮”,登臺環視,但見亭前群山涌翠,橫呈眼底;亭後林濤起伏,飛傳耳際,猶如置身畫中。
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記》而聞名遐邇,數百年來雖然多次遭劫,但終不為人所忘,曾有人撰寫了一副對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如今,此處千載勝境,更加壯觀誘人。
歐梅,又稱古梅,相傳為歐陽修親手所值,高7米,離地面六七十釐米便開始四枝,四枝幹粗70釐米,蒼顏多瘢。雖經幾百年風霜雨雪,仍然枝茁葉茂,老而不衰。這株古梅品種稀有,花期不搶臘梅之先,也不與春梅爭艷,獨伴杏花開放,故名曰“杏梅”。每年春天花開季節,古梅枝上花絮色艷,遠看猶如一簇篝火在熊熊延燒,近看又酷似千萬隻小紅燈在閃爍。觀此株歐梅約為明代嘉靖年間補植。歐梅的根部紮在一座由巨岩石壘砌的長方形花壇中,梅臺壁嵌有清順治九年{西元1652年}李崇陽提的“花中巢許”四字石碑。將歐梅譽為“花中巢許”,正是讚頌她那清白 、高雅,不爭權勢,不重名利的高尚品格,兼譽歐陽修的高風亮節。
文章定位:
人氣(1,248) | 回應(1)| 推薦 (
6)| 收藏 (
1)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