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自由副刊
2010-11-3
<洛杉磯傳真> 同志人權對於民主的重要性
◎王丹
10月30日,台北舉行第八屆同志大遊行。霏霏細
雨下,三萬名同志和同志之友的熱情令我感動。
看到自己清華人社學院學士班的學生們舉出橫幅
,青春的臉上洋溢著歡樂,做為老師,我由衷地
為他們高興。比起八年前遮遮掩掩的五百人,這
樣的場景,其實也見證了台灣民主的步履。
最近幾年在美國,在西方民主國家,同志人權保
障已經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儘管還是有相當
大的爭議,但是總的趨勢來看,同志的權益已經
得到愈來愈多的肯定與認同。西方國家面臨的社
會問題千頭萬緒,為什麼會傾注如此的精力在同
志問題上?我想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因
為簡而言之,同志人權,關乎的絕對不僅僅是同
志這個族群的利益,它關乎的,其實是整個民主
制度的發展。可以說,一個不能保障同志人權的
社會,不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道理至少有兩
:
第一,民主並不僅僅是言論自由、政黨輪替,它
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觀念。也就是說,
生活方式的選擇,觀念的改變,其實才是民主最
主要的內容。回頭看人類文明的歷史,無不是從
觀念改變開始的,然後才有制度的調整。而在觀
念改變的部分,寬容、尊重少數的權利,這些基
本的理念就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假如這樣的觀念
無法落實,那樣的民主其實是非常不成熟,也是
有可能倒退的。同志族群做為社會上的少數群體
,是不是能夠被主流所接受和尊重,考驗的正是
一個社會的民主是否已經根深蒂固。那些在政治
上處於弱勢,因此口口聲聲追求民主的人,要是
連同志——在生活上處於弱勢——的人權都拒絕
捍衛,其實是非常虛偽而且自私的,也就是說,
他們爭取的,其實只是關乎自己的民主權利,而
不是整個社會的民主化,更不是他人的民主權利
。
第二,民主的發展,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破
除一些觀念上似是而非的觀點。比如認為搞民主
就會天下大亂,比如文化教育程度差的人就不會
行使民主權利等等。這樣似是而非的觀點,是民
主最大的敵人。而圍繞同志人權這個議題,就存
在最多這種似是而非的論點。比如有人說,同性
戀現象有礙文明。但是同性戀現象最盛行的是古
希臘,最被壓抑的時代是中世紀,請問古希臘和
中世紀,哪個時代更文明?還有人說,因為無法
生育,所以同志族群的存在會影響人類社會的繁
衍,可是同志運動的興起是最近六十年的事情,
這六十年中,哪個國家的人口因此而減少過?我
們現在都六十億人了。支持同志運動,就是因為
要反對這樣似是而非的觀念,不能讓這樣的觀念
成為決定政策的基礎。
正是因為如此,在西方國家的公共領域,已經有
愈來愈多的非同志群體、組織和個人站出來力挺
同志。因為大家都已經認識到,同志人權是否能
夠被保障,關係到的是整個社會的民主制度,因
而也關係到每一個人,包括異性戀自己的人權。
台灣的民主要鞏固,同志人權這個議題絕對是不
容迴避的。●
=======================================
王丹還遺漏了同志人權和女性人權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異性戀的女性應該站出來支持(男)同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