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文化的交織
1939
年出生於高雄縣美濃鎮,雖然身為客家人,但最初學的卻是閩南人的歌仔戲。由於當時他對於歌仔戲班中,經常出現的翻筋斗等武打場面十分癡迷,8歲起便開始跟
隨陳來丁(來丁師)學習太祖拳。1952年,楊秀衡加入屏東東港的歌仔戲班「華美歌劇團」,一開始學習武生、馬僮等角色,又隨上海師傅李金虎學習翻筋斗、
觀音坐等拳術,加入戲班不到一年便開始演出戲班中的丑角。由於他的勤奮,兩年後即可演出「探花」、「采花」、「小生」等角。此外,他在戲班中,也習得了鑼
鼓的打擊。在「華美歌劇團」的歲月,楊秀衡還學會許多歌仔戲的唱腔,例如《七字仔》、《都馬調》等曲調,影響他日後在做「撮把戲」的演出時,把歌仔戲的曲
調,套用客家山歌調的歌詞,以客家語演唱。
回歸客家情懷
1954年,楊秀衡感慨每日跟隨著戲班講閩南語,但自身的母語
(客語)卻無緣出口,便轉至桃園龍潭的客家戲班「勝春園」中演出,在「勝春園」中,楊秀衡跟隨陳居順學習客家山歌調的演唱,並習得了一種特別的「變化山歌
仔」唱法,在陳居順過世後,只剩楊秀衡會演唱此種曲調。半年後,他回到了家鄉美濃鎮。1958年,苗栗的客家戲班「勝宜園」來到美濃鎮上演出,由於當時戲
班中正好缺少武生的角色,便邀楊秀衡加入戲班演出。
撮把戲第一人
1959年楊秀衡與「勝宜園」當家花旦徐戊妹結婚,隔年
兩夫婦便離開戲班開始走江湖賣藝。1963年,楊秀衡正式拜廣東人韓秋貴為師,並與妻子組成了「撮把戲」團,行走於各個鄉鎮村庄演出,開始了客家「撮把
戲」的演藝生涯。1970年代,由於電視的出現,觀眾幈棄了從前流行的野臺戲,使得「撮把戲」團的生意日趨沒落,因此楊秀衡再成立了「楊家國術館」與「豪
記綜藝團」,在民眾結婚、新居落成等「喜慶場」演出,而為了適應觀眾改變的口味,也在表演中演唱流行歌曲。1986年,楊氏夫婦被許常惠發掘,於高雄市
「第七屆文藝季」,以及1987年的「民間劇場--臺北市露天藝術節」中演出。楊秀衡的「撮把戲」將閩南車鼓客家化,形式較為少見,因此常應邀至政府機關
舉辦的大型演出,或是電視節目中表演。1998年,楊秀衡更獲得「高雄縣政府優良民間藝人」的肯定。
發揚與傳承
2003
年,楊秀衡至屏東五溝水的國小教師客家營中,教導客家山歌調的演唱。2005年-2006年,於屏東縣的萬巒鄉與高樹鄉進行教學,並且率領學生至臺中、新
竹關西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將客家文化發揚光大,也常於各大「客家藝術節」舞臺上演出,他們的「撮把戲」團在南臺灣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楊秀衡的音樂風格,配
合戲劇、舞蹈、雜耍、魔術與功夫等不同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撮把戲」,可說是民間藝術之即興扮演的最佳範本,也為逐漸稀有的客家撮把戲做了最佳的詮釋與保
存,不但為臺灣音樂界傳承其個人技藝,更為逐漸消逝的傳統民間藝術留下歷史的見證。
楊秀衡,1939年出生於高雄縣美濃。有「客家音樂活字典」稱號,是全台碩果僅存會客家「撮把戲」的民俗藝人。雖然身為客家人,但最
初學的卻是閩南人的歌仔戲,因此將客家「撮把戲」融合了閩南文化之色彩,成立了「楊家國術館」與「豪記綜藝團」,在民眾結婚、新居落成等「喜慶場」演出。
曾獲得「高雄縣政府優良民間藝人」的肯定。
1939 |
|
|
1947 |
8 |
|
1952 |
13 |
|
1954 |
15 |
|
1958 |
19 |
|
1959 |
20 |
|
1960 |
21 |
|
1963 |
24 |
|
1970 |
31 |
|
1970s |
|
|
1986 |
47 |
|
1987 |
48 |
|
1988 |
49 |
|
1998 |
59 |
|
2003 |
64 |
|
2004 |
65 |
|
2005~2006 |
66~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