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大橋
橋身全長809公尺,寬19公尺,於69年4月動工,72年10月31日完工通車。是世界第四座電焊鋼繫拱形橋,其他為美國二座,加拿大一座。它也曾是台北ㄉ地標,如今顯然不敵台北101大樓。
八里左岸
為八里地區帶來文化觀光與休憩產業新契機,吸引大台北都會區民眾,同時支援台北國際商港功能商務、遊憩、交通、管理等各項功能,塑造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園區。
八里
明朝崇禎五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鄉之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早在西元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
八里鄉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北端,總面積為39.4933平方公里,其主要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鎮相望,西接林口鄉,南隔觀音山與五股鄉為鄰,西北濱臨臺灣海峽,略呈長條帶狀,兩端向東南及西南延伸,狀似蟹螯,鉗制臺北盆地淡水河之出口,地理形勢非常優越,但略顯孤立,早期為臺灣重要的河港之一。
觀音山
觀音山位於台北縣五股鄉和八里鄉的交界處,高度616公尺。觀音山宛若橫臥觀音而得名,莊嚴聳立於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區,由火成岩構成,為淡水河的著名地標。
大屯山
大屯山標高1092公尺,位於台灣西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為一錐狀火山。約七十萬年前,一次火山噴發將原始大屯山分離成現今的大屯主峰、大屯西峰和大屯南峰。
淡水
古時候「淡水」是一個地方的總稱,使用於淡水河口與淡水港,更早以前甚至是指整個台灣北部。而「滬尾」即是村落名稱,後來「淡水」與「滬尾」並用,日本時代「淡水」才正式取代「滬尾」的名稱,而延用至今。但是日本時代的淡水郡,包含今之三芝、石門、八里等鄉鎮。
「滬尾」一說為原住民之語音,一說如《台灣府志》所載,以碎石築海平之,為漁民捕魚之所,村處其尾處而得名。今日之淡水鎮,北鄰三芝鄉,南以關渡和台北相接,西瀕台灣海峽,並與八里一水之隔。東西長11.138公里,總面積70.6565平方公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