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彣的生日,生日快樂阿,不看我報台的孩子。
一旦過了六月,天天發文的自我約定也就不在了,理由不在,所以期盼不在。
所以這篇又是一星期之後的文章,大概又會開始那完全沒有時序的發文步驟。
常常我們因為期待所以失望,希望期待不存在;
一但期望不在,又空虛於無法擁有期盼的寂寞;
陌生的面孔,熟悉的場景,因為有朋友之間的嬉鬧和注視和等待,
原本應該是過客的我們,卻眷戀,甚至妄想回到過去。
一樣的街道,一樣的商店,電線桿依然佇立,會心跳的感覺不見了,
可以在背後指指點點的身影也不在,不用再擔心不小心講露了人名而遭人白眼,
卻也不在有轉角相遇的喜悅。
最不想經歷的,如今我們正在啜飲,一小口、一小口,每次一點點、一點點,
看不見苦酒瓶的底,卻滿腹苦澀。
想念有很多種,妻子思念在外出差的丈夫是想念;孩子殷殷期盼晚歸的爸媽是想念;
女孩在港邊望著海平線等待金馬獎的男友是想念;念念不忘在異鄉的的朋友更是想念;
因為暗戀而希望看見、摸見、聽見......是想念,
這些想念,有理由、有藉口、有源頭、有結尾。
連想念都說不出口的想見,是另一種無法成為想念的念,念。
今天又是一度的聚餐,我想了很久很久,聚餐該用什麼命名,卻因為人員的相異而難以決定,
今天我,冠彣和雅方,終於有明確的方向取名字,
卻又因為少了特異而有所......好吧,他有他的理由,我懂得。應該吧!?
舒服,若要真正形容今晚的感受就是這樣的體驗,
在哪裡用餐,用餐時間時聊的話題,或是不說話;飯後要去哪逛,逛的是怎樣的店面,
因為陪伴的人,一切變的不重要。
最近似乎被這句話繞著繞著:「重要的是和誰一起......」
重要的是和誰一起
很多事,因為放太多不實際的想像,
所以好像不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