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老師:「婌婷呀!你得去檢查檢查.」操著標準北京腔的老師一邊幫我把瑞典文的通知書翻譯一遍,一面也解釋這只是一般程序,表示我們已經被納入瑞典的保健系統.
中等美女:「這個預約的時間不太方便耶!」
房東老師:「在瑞典,政府很照顧每個人的,會安排一些檢查,以後你們都會遇到.但是你如果自己不想做,也沒人會逼著,自己都可以決定,你看這上面還規劃週二、週四上午八點到九點不必預約也能去.就這麼着,你自個兒決定.」
突然老師擔心地滴咕著:「我怎麼一年多沒收到檢查通知?是不是因為搬了家呀!」
中等美女暗暗心裡想著:「不會吧!原來瑞典的戶政和健保也是不連線的呀!」
&&&&&&&&&&&&&&&&&&&&&&&&&&&&&&&&&&&&&&&&&&&&&&
去檢查的前一個晚上趕緊上網確認搭車時間和研究地圖,免得錯過又得勞師動眾重新說明和安排,還有要查英文字典,把幾個重要的單字牢牢記住,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麼醫生溝通呢,畢竟這是要寬衣解帶的事,總不能事到臨頭才搬救兵吧!
子宮: womb
子宮頸抹片: a cervical smear
檢查: inspection
陰道: vagina
說實話,真的很害怕去看婦科的醫生,如果要內診又碰上男醫生,天呀!我想我應該會包袱款款打道回府的,所以在台灣時如果有需要看婦科醫生,一定要找到女醫生才去.幸好新竹的馬偕醫院有女大夫.
但是在瑞典怎麼確認呢?猶豫再三還是央求大頭陪我去看看,如果真的都是男醫生,那我乾脆回台灣再檢查,不想利用它瑞典的這項福利.沒想到大頭竟然說我想太多,只要有護士在旁不就好了,醫生是幫你看診的,而且他已經看過多少了呀!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就沒法克服心中的恐懼和羞恥感.
20分鐘就到達Huddinge center,順著路標找到一扇門,除了牆上有個單位名稱外,怎麼看都像出租公寓,害我們不知道該不該進去,爲什麼醫院會長這個樣子呢?滿腹疑問下,進到二樓其中的一扇門.
門內有號碼機但沒有任何的護士或者櫃檯,只好拉出一張號碼牌找張椅子坐下,雖已經有四位在等待,仍然抱持些許懷疑,趕緊拿著通知書問了離身邊最近的一位小姐,「請問這裡是爲女性做檢查的地方嗎?」她看了我手上的紙後笑著說「我也來做一樣的檢查.」這下我才放心,只是裡面全都女生,大頭一個男人坐著等,顯得有點小尷尬.
五分鐘內出來四位身穿白袍的女人,依序帶走一位等待檢查的人,一會兒就輪到我.一位個頭不高(比我還矮些)媽媽型的醫生伸出手握手並且微笑著自我介紹,邊往診療間走她邊問到「你說英文嗎?」「以前做過這種檢查嗎?」「你從哪裡來呀?」溫暖的態度減少我許多的緊張和恐懼,幸好這裏都是女生,沒有男生出沒診間.
一整排的診療間看起來都相當乾淨而且整體很柔和,完全和醫院的印象不同,也沒有濃郁的消毒水味道,裡面則是有內診用躺椅和醫療床,但是因為燈光全都是溫暖的黃色,和一般醫院那種冷冽不同,牆上則都是可愛的寶寶照片,和一大幅女性的生理構造圖.
要取組織前的每一個步驟,醫生都會先告知,「這項檢查可以知道有沒有cancer」「我現在要碰到你」「我要用鴨嘴鉗」「我要取組織」「會不舒服嗎?」「很成功取到了」「六週後會有結果」.
完成後,忍不住好奇就問「這裡應該不是醫院吧?」「這裡是給孕婦產檢和做婦女相關檢查的地方.」「我每年都要來檢查嗎?」「是的,歡迎你.」
前前後後加起來大約十分鐘,而且是很愉快的十分鐘.這樣醫檢分開,全由女性來執行,不管是硬體的空間或是軟體的人和態度,都從女性的角度來思考,果然是個社會主義國家,關心人的地方.
&&&&&&&&&&&&&&&&&&&&&&&&&&&&&&&&&&&&&&&&&&&&&&
獨自一個男生坐那真的挺尷尬的
忍受在座所有女性的異樣眼光
幸好時間不長
出來聽完婌婷的描述後感觸很深
以前曾聽過男女朋友為了是否要做子宮頸抹片而分手
大頭的媽媽也因為醫生多是男性而拒絕檢查
如果台灣的政府也能像瑞典人這麼體貼
處處為女性著想
並以積極主動約診的方式代替消極的宣傳
台灣的女性是不是就能擺脫子宮頸癌這第二號殺手
小處可免家庭不幸的發生
大處可爲國家節省一比不小的醫療開銷
唉!!
凡是從”心”出發真的比什麼都很重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