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BEING樂活城市新聞/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
國立成功大學承教育部支持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由生物科技中心負責的萌芽型計畫主題為” 以微生物科技導入台南市大溪北地區的智慧新農業”,今年的主題強調香菇的微生物智慧植栽,實施的場域以後壁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為中心向外擴散的市線172,目的在建構地方的特色產業,透過人才培訓形成產業鏈結,以繁榮溪北地區;台南市議會賴美惠議長有感於這個計畫對產業在地化的重要性,尤其在往下扎根的教育投資上,因此媒合大學團隊(成大、中山、南台科大及中華醫大)與後壁區的各國小,並邀集安全菇蕈栽培的業者,舉辦這次產官學合作的教學記者會,希望帶動在地的重視。
計畫摘要: 本計畫呼應政府推動的新農業布局,與台南市政府合作,藉由產官學與跨領域合作,導入微生物及基因體科技,利用雲端科技,建構微生物資訊系統以及微生物種原庫,針對大溪北地區,締造具有地方特色與現代科技接軌的產業; 新農業科技的目標在降低對農藥及化肥的倚賴,根據有益菌及微生物社會平衡的概念研發資材,以此強化作物的健康及提升抗病能力,主要針對台灣重要的香菇產業,這個年產值達 36.8 億的農產品,受到全球暖化及種原過度狹窄的衝擊,單位產值約下降45%,另外面對對岸低價的傾銷與偷渡,如何以微生物科技導入植栽,以提升香菇的產量及產值,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多醣體的機能性萃取則將提升香菇產業的產值;人才培訓上,提升生科院學生的微生物學及智慧農業的素養,透過實作及營隊活動落實社會責任,強調高中職校的教育翻轉與實作,國中小則強調對新農業的熱情,以及戶外教學,認識土地,藉由教育的紮根以及整體的翻轉,培訓區域發展的種子人才。並輔導年輕人投入菇蕈的生物科技新產業,利用環控栽培、有益菌施用(包括技術轉移)、乃至下游的機能性萃取及發酵,輔導新農民創新及創業,落實新農業的在地化、平台化及系統化,達成產業新聚落形成及提升區域經濟的目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