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BEING樂活城市新聞/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最近正逢季節交替的時節,氣溫氣壓的改變幅度較大,對人的身體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有人情緒敏感,對天氣變化或特殊節日產生情緒起伏,如同天氣變化對過敏體質的人誘發過敏一般。根據臨床精神醫學統計,季節交替,通常也是精神疾病好發或精神症狀較不穩定的時期,這段時間復發的病人相比平時,確實會多一些,在此時節,病人切勿停用精神藥物,應規律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家人亦應多關心病人情緒及症狀,適時協助就醫,避免精神症狀復發。
衛生局在日前就協助一位躁鬱症案例就醫:小陳為一躁鬱症患者,家屬來電表示,最近小陳自認已康復,好幾天不服藥,已多天不睡覺,併有不切實際計畫、誇大妄想、多話、意念飛躍、易怒,家人如勸其服藥或就醫時,有欲攻擊家人之舉動,經送醫院治療後,醫生表示小陳精神症狀已較穩定,可於最近出院回歸社區生活,但需規律服藥及回診。
精神疾病有許多分類,其中,躁鬱症又叫做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是精神科急性病房中僅次於思覺失調症,是第二常見的精神疾病,躁鬱症患者的躁症常在春、秋等季節變換時刻發作,躁鬱症患者平時一如常人,在躁期時,可能好幾天不睡覺、到處亂跑、亂花錢、好管閒事又雞婆,不斷招惹事端,甚至攻擊別人,讓家人不得不帶他就醫;鬱期的症狀常表現在身體上,初期就醫常被當作內科問題處理,可能的症狀包括腸胃不適、頭痛、腰痠背痛、失眠、心情沮喪、對平常嗜好失去興趣,思想悲觀,嚴重時還有厭世想法或自殺行為等。
衛生局呼籲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家屬能多注意病人是否有規律服藥及情緒症狀變化,多給予病人關懷,若病情復發時能及早接受治療,規則的服藥,多數精神疾病症狀都能獲得改善,並且在社區能穩定的生活與工作。另外,衛生局亦積極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加強民眾對精神病的認知,減少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誤解,鼓勵民眾在社區中給予精神障礙者友善的支持,才能真正協助精障者與其家庭脫離精神疾病之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