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BEING 樂活城市新聞/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嘉南療養院近年來致力推動全民健康促進,今(2014)年很榮幸地榮獲WHO「健康促進醫院全球典範獎」,鑒於此,該院展現極富特色的全人醫療與友善職場,在歡渡十六歲生日之際,2014年院慶系列活動,以「嘉療十六‧健康樂活」的精神,特舉辦復元足跡之病友復健成果與分享,身強體魄之凌波微步趣味競賽及以人為主題的攝影比賽。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16週年院慶主場,於12月16日上午假醫院大廳舉辦,介紹該院健康促進的發展、從心出發的ICU服務,以及「思覺失調症」的宣導,並邀請復健病友分享自身復元的心路歷程,希望社會大眾更加了解,給他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再由病友親自走上舞台,秀出自信與活力,呈現復健成果商品,現場民眾給予熱烈的掌聲加油打氣;接著由護校學生帶來熱情的舞蹈「健康蔬果 你是我的小蘋果」,傳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是蔬菜水果〜與健康的關係要像戀愛中情侶、老夫老妻一樣,愛不嫌多、不離不棄!活動高潮連連熱鬧非凡,參與民眾讚不絕口。
另外,院慶系列活動包含趣味競賽,由院長與主管組隊,與同仁的隊伍相互較勁,充分展現同仁的活力與團隊精神;而攝影比賽的參賽作品,反映該院多元的全人醫療照護及健康促進、低碳醫院、樂活人生為主的人物寫真,內容豐富,帶來心靈上的共鳴與感動。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在地服務16年,希望回到初衷,以樂活的精神提供完善的全人醫療,陪伴思覺失調者,走過漫長的復元之路。
【復元的足跡--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醫療復健】
西元1911年,瑞士精神病理學家尤金 ·布魯勒(Eugen Bleuler)首次使用"schizophrenia"這個名詞,在希臘原文中所指的是「分裂的心靈」(split mind),意指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與現實分隔脫節,無法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過去 schizophrenia 這個名詞的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也因為「分裂」這個字眼,而無法讓一般民眾了解真正的含意,甚至常被認為人格分裂等錯誤觀念,這些誤解可能導致病人或其家屬不敢或不願意就醫來接受適當的治療。
以日本經驗為例,日本花了7年的時間,於2002年成功將「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為「統合失調症」,經宣導後,隨後2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20%-40%。參考日本經驗,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專業學會及民間團體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終於在今年正式將 schizophrenia 之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此譯名可以讓一般大眾較容易了解這個疾病的主要問題在於「思」考及五官感「覺」上出現障礙或「失調」的現象,而這些問題是可以透過適當治療來改善。也期盼透過更換譯名,可以去除長久以來社會上對精神病人的偏見與錯誤認知,也給予精神病人一個健康、公平的治療與照護環境。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自民國八十七年成立以來,不論是在急診、門診、急性病房、復健病房及日間病房,思覺失調症病人一直是主要的服務對象。因此,該院在「以病人為中心、社區為導向」的原則之下,持續針對不同階段之思覺失調症病人提供適合之治療及復健醫療。以該院 R5 及 R6 復健病房為例,在鼓勵病人合適的人際互動及賦權授能(empowerment)的原則下,建立「仿真社區」的療癒性環境,使病人能在穩定的病情下,逐步獲得管理自己本身相關事務的能力,以提昇個人價值感及生活品質。此外,該院依據功能的高低,設立近二十種訓練工作坊,並統整稱為「愛の集團」,根據病人目前功能及所需設計復元計畫,積極營造復元友善環境,推動全院皆為復健場域氛圍,希望能讓所有接受服務的病人均感受到「賦權授能」與「尊重」。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再度呼籲社會大眾,精神病人並非如同媒體報導般的可怕,精神疾病只要尋求適當的醫療,勇敢面對疾病的挑戰,努力尋找復元之路,一樣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並對社會有所貢獻,期待社會大眾能以正向態度接受思覺失調症病友,共同邁向美麗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