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視網膜退化是眼睛常見疾病,發生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臨床上高度近視的定義為六百度以上),以及多種遺傳性視網膜退化疾病。成大醫院眼科部張義昇醫師以從事動物研究的經驗,期待下一個世代的視網膜細胞治療時代。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上可能出現線條扭曲、物體變大或變小、視力模糊,最終造成視力喪失,通常是兩側性發作眼都會發生。台灣已邁入老年化社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盛行率在六十五歲為百分之六,而在八十歲則大增為百分之三十三。
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近視人口一千萬,接近總人口數的一半,比例高居世界第一,且年齡層逐年下降。大學生近視的比例達九成以上,這個數字高於日本的八成,美國的三成。其中高度近視(六百度)的民眾,占近視人口中兩成,比例也高踞世界第一。高度近視除了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之外,也容易發生黃斑部病變。
色素性視網膜退化症是常見的視網膜退化,每四千人口當中就有一人,有顯性遺傳、隱性遺傳與性聯遺傳,也有偶發性的突變,目前有超過一百個基因缺陷被認為與色素性視網膜退化症有關。患者在十幾二十歲時就會出現夜盲症,晚上難以出門,後來白天視力也許受到影響,通常四、五十歲就會喪失視力,失去工作能力。
視網膜退化發生原因雖有不同,但都導致視網膜退化,造成視力喪失。失明不僅影響個人之身體、心理、生活和工作,也造成社會負擔和國家損失。目前對於視網膜退化、感光細胞之喪失,仍無有效的治療的治療方式。
成大醫院眼科部張義昇醫師今年甫從國外學成歸國。其於民國九十九年獲國家衛生研究院NHRI醫師研究獎助,前往美國大華府地區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從事醫學研究兩年,NIH是全世界最大最頂尖醫藥衛生研究機構,以從事前瞻性、重要性、創新性的研究聞名全世界。張義昇在醫學世界知名學者Anand Swaroop之頂尖眼科實驗室,進行視網膜細胞治療小鼠實驗。
張義昇的動物實驗,是從新生幼鼠的眼睛,分離出視網膜感光細胞的前驅細胞,移植進入視網膜退化小鼠的視網膜下空間。一個月後發現,這些移植的前驅細胞會局部移動,進入退化中的視網膜層並存活;向上發展出神經連結,與雙極細胞連接;向下發展出正常感光細胞該有的外節段,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相連。
張義昇對於此研究領域的突破,在於建立完整的小鼠視網膜感光細胞治療模式和準則,以及移植系統和術後評估。此外,他首次採用三維立體影像重組,清晰呈現移植細胞如何在受贈者小鼠視網膜中移動、發育成完整的感光細胞型態,並連結成視覺傳導網路。他進而研究出受贈者小鼠退化中的視網膜功能得到恢復。
張義昇的動物研究成果,已在全世界最大的眼科研究會議ARVO發表過兩次,並在今年四月國內眼科醫學會中獲獎。張義昇投注兩年研究,成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視網膜幹細胞和治療」團隊中的重要成員,其名字、簡歷和來自台灣公開在NIH的網頁中,為國爭光。張義昇回國後,繼續致力於雙邊研究合作,與世界接軌。希望繼續從事視網膜感光細胞治療的動物研究,並建立國內第一個該領域的實驗室。期盼以「今日的研究,明日的治療」理念,開創下一個世代視網膜疾病治療的新紀元。